一种TC32钛合金大规格棒材锻造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375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钛合金锻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TC32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锻造加工方法,在开坯锻造后进行再结晶均匀化锻造,然后在β转变温度以下锻造,最后经成品锻造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组织的精准调控,以获得所需力学性能,而且提高棒材探伤水平的一致性,获得的组织和性能均匀,增加了成材率。增加了成材率。增加了成材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C32钛合金大规格棒材锻造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钛合金
,具体涉及一种TC32钛合金大规格棒材锻造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钛合金因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蚀性好、弹性模量低、导热系数小、屈强比高等特性,已被应用在航空、航天、船舶、化工、石油等领域,其中在航空领域中,钛合金作为当代先进飞机的主要结构材料之一,主要用于飞机的起落架部件,用于机身的蒙皮、框、梁、隔热罩和壳体等,先进钛合金材料的大量采用时新一代飞机先进性的显著标志之一,可大幅度度提高结构减重效果和安全可靠性。
[0003]随着飞机设计理念由单纯静强度到安全

寿命、破损

安全和现在的损伤容限设计原则的发展,钛合金材料也逐步由追求单一高强度或高疲劳性能向中高强度、高模量、高韧性、低裂纹扩展速率、良好的疲劳性能等损伤容限型综合高性能的方向发展。国外典型代表为Ti

6Al

4VβELI中强度损伤容限型钛合金和Ti

62222S高强度损伤容限型钛合金。国内也相继发展了中等强度损伤容限型钛合金TC4

DT和高强度损伤容限型钛合金TC21。目前,TC4

DT钛合金已用于制造整体化的大型框、梁、接头等关键承力构件。TC21钛合金作为一种高强高韧损伤容限型钛合金,可用于大型整体锻件和大型焊接整体构件。
[0004]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在满足国内对钛合金材料的高指标要求的同时,对钛合金产品均匀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钛合金原材料普遍存在加工周期长,火次多,成本高等不足。对于原材料而言,锻造火次过多会导致组织过分细小,细小的组织会减缩小锻件的工艺窗口,造成最终产品无法获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然而锻造火次少容易造成组织不均匀,棒材自由端过长而造成原材料损耗大的问题。特别是重要用途的关键结构件,对钛合金棒材的组织均匀性与批次稳定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0005]TC32钛合金一种新型中高强韧钛合金,该合金综合性能优异,具有良好强度

塑性

韧性

疲劳性能

损伤容限性能匹配,综合性能全面优于同类中强高韧钛合金如TC4(美国Ti6Al4V)和TA15(俄罗斯BT20)。该合金适用于两相区锻造+准β热处理、两相区锻造+两相区热处理和准β锻造+两相区热处理等多种工艺,片层组织状态下da/dN与TC4

DT钛合金相当,网篮组织状态下da/dN与TC21钛合金相当,同时拥有良好的疲劳性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6]根据上述背景,本申请针对新型TC32钛合金开展了Φ210mm ~Φ380mm棒材加工技术研究,实现TC32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低成本、规模化稳定生产,满足航空工业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C32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锻造加工方法,生产出直径为Φ210

Φ380mm的大规格棒材,这种钛合金棒材为α+β两相
组织,棒材组织均匀性良好,力学性能稳定,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TC32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坯锻造后进行再结晶均匀化锻造,然后在β转变温度以下锻造,最后经成品锻造而成。
[0009]进一步,上述TC32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锻造加工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一)开坯锻造将TC32铸锭在1150

1200℃进行1

2次镦拔锻造,单火次总锻比控制在5

10,最终坯料的高径比控制在1.3

1.5之间,锻后采用空冷;(二)均匀化锻造加热温度在β转变温度以下30

50℃,对经过步骤(一)中的坯料进行1火次镦拔锻造,锻比控制在1.6

2.1,锻造后坯料的高径比控制在1.3

1.5,锻后直接回炉至β转变温度以上70

100℃保温适当时间后出炉;(三)β转变温度以下锻造加热温度为β转变温度以下30

70℃,分3

6火完成;(四)成品锻造对经过步骤(三)处理后的坯料进行1

2火成品锻造。
[0010]进一步,在步骤(二)中,均匀化锻造的保温时间按坯料最小截面尺寸
×
加热系数δ (min/mm)计算,加热系数δ一般取0.4

0.7。
[0011]进一步,在步骤(二)中,在β转变温度以上70

100℃加热完成后,进行一镦一拔,镦拔总锻比控制在1.0

1.3之间,锻造后坯料的高径比控制在1.3

1.5,锻后采用空冷或者水冷。
[0012]进一步,在步骤(三)中,在β转变温度以下30

70℃第1火进行换向镦拔锻造,镦粗变形量控制在20

30%,完成后进行空冷,第2

6火为拔长锻造,每火次拔长锻比控制在1.4

1.6之间。
[0013]进一步,在步骤(四)中,成品锻造需采用V型砧拔长,每火次锻比控制在1.1

1.3之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在常规自由锻造的基础上,在开坯锻造中融入了再结晶均匀化锻造技术,使钛合金材料发生静态再结晶来实现组织的快速细化与均匀化,该方法简单可控,通过调控锻造参数,能够实现组织的精准调控,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同时,解决了常规自由锻造中依靠在单相区多火次、大变形量破碎β晶粒带来的组织不均匀,β晶粒过于细小导致最终棒材及锻件强韧性匹配差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在β转变温度以下锻造时采用换向镦拔,严格控制坯料进入两相区的高径比为1.3

1.5,减小了换向镦拔变形量大导致坯料过热的风险,使坯料难变形区变形更加充分,获得的组织和性能均匀,各向异性低,提高了棒材探伤水平的一致性,减小了棒材自由端,增加了成材率;(3)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钛合金大规格棒材工业化生产,其锻造过程控制简单可控,能够生产出组织均匀性良好、综合性能优异、成本低廉、批次稳定的TC32钛合金大规格棒
材;(4)本专利技术生产Φ380mm
×
3000

4000mm棒材火次仅8火,Φ210mm
×
2800

3500mm棒材火次仅7火,较传统钛合金锻造的12

16火加工成本降低约30%,综合成品率提升约5%,适用于工业化生产;(5)采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TC32钛合金棒材可用于两相区锻造+准β热处理、两相区锻造+两相区热处理和准β锻造+两相区热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C32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坯锻造后进行再结晶均匀化锻造,然后在β转变温度以下锻造,最后经成品锻造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C32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的锻造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开坯锻造将TC32铸锭在1150

1200℃进行1

2次镦拔锻造,单火次总锻比控制在5

10,最终坯料的高径比控制在1.3

1.5之间,锻后采用空冷;(二)均匀化锻造加热温度在β转变温度以下30

50℃,对经过步骤(一)中的坯料进行1火次镦拔锻造,锻比控制在1.6

2.1,锻造后坯料的高径比控制在1.3

1.5,锻后直接回炉至β转变温度以上70

100℃保温适当时间后出炉;(三)β转变温度以下锻造加热温度为β转变温度以下30

70℃,分3

6火完成;(四)成品锻造对经过步骤(三)处理后的坯料进行1

2火成品锻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C32钛合金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鸿昌李超樊凯朱雪峰陈艳詹孝冬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天钛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