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钛合金β锻造织构的两段非等温锻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542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1
一种控制钛合金β锻造织构的两段非等温锻造方法,涉及一种控制钛合金β锻造织构的锻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目前通过β锻造工艺加工的近β型钛合金具有很强的{001}β基面织构,从而危害材料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两段非等温锻造的方法,在第二段锻造过程中引入α析出相,从而抑制β相基面织构的形成,解决了目前大形变量下的β锻造所引起的强{001}β基面织构的问题,在同等锻造形变量及锻造形变速率的条件下降低了β织构强度。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推广与工业化生产。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钛合金
β
锻造织构的两段非等温锻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钛合金β锻造织构的锻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钛合金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轻质结构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抗腐蚀性能优异,高温性能好等优点。钛合金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有利于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发动机推重比,从而减少飞机油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其中近β型钛合金,如Ti

6246,Ti

6242,Ti

17等被用来制造发动机压气机的叶盘等转动件。该类近β型钛合金往往通过β锻造工艺进行加工,即合金的锻造温度高于合金的β

α相变温度,位于β单相区间内。β锻造具有工艺塑性好,变形抗力低,产品断裂韧性高等优点。在高温锻造过程中,β相晶粒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晶粒内部位错的运动和滑移系的开动发生晶粒转动,进而形成β形变织构,即β相晶粒的择优取向。合金在β锻造后主要形成平行于锻造方向的{001}和{111}丝织构,其中以{001}织构为主,且织构强度随着锻造形变量的增大而增大。
[0003]目前,通过β锻造工艺加工的近β型钛合金往往具有很强的{001}β基面织构,尤其是在形变量较大的情况下。强β织构的锻件具有各向异性的力学性能,从而危害材料的可靠性。此外,强β织构也是形成α相“宏区”的原因之一,α相晶粒在“宏区”中表现出很强的局域择优取向。α相织构的形成是由于β相在α+β温度区间发生β

α相转变的时候符合Burgers取向关系,α相继承了母相的强β织构。“宏区”的形成会严重影响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而严重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因此,控制钛合金β锻造织构,进而消除织构带来的不良影响已成为该领域被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目前通过β锻造工艺加工的近β型钛合金具有很强的{001}β基面织构,从而危害材料的可靠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控制钛合金β锻造织构的两段非等温锻造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控制钛合金β锻造织构的两段非等温锻造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0006]一、第一段锻造:将近β型钛合金样品加热至高于β

α相变温度30℃~35℃,升温速率为8℃/s~10℃/s,并保温10min~15min,得到均一的组织;然后在高于β

α相变温度30℃~35℃的条件下进行等温锻造,形变速率为0.01/s~1/s;
[0007]二、第二段锻造:将第一段锻造后的样品降温至低于β

α相变温度75℃~80℃,降温速率为8℃/s~10℃/s;然后在低于β

α相变温度75℃~80℃的条件下进行等温锻造,形变速率保持与第一段锻造中的形变速率相同;
[0008]三、第二段锻造后空冷或淬火,即完成锻造。
[0009]本专利技术采用两段非等温锻造的方法,在第二段锻造过程中引入α析出相,从而抑制β相基面织构的形成,解决了目前大形变量下的β锻造所引起的强{001}β基面织构的问题,在同等锻造形变量及锻造形变速率的条件下降低了β织构强度。此外,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
行,易于推广与工业化生产。
[0010]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为了实现在总形变量不变的条件下控制β形变织构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方法将传统β锻造分成两段锻造,其中第一段锻造在β单相区间进行,β织构随着形变量的增加而增强;随后在第二段锻造过程中将温度降低至α+β双相区间,降温速率控制在10℃/s以避免α相或马氏体相在冷却过程中的析出;第二段锻造在α+β双相区间进行,α相随着锻造的进行而逐渐析出在β相晶界上和β相晶粒内部,β相晶粒内α相阻碍了位错的运动与bcc滑移系的开动,进而抑制强{001}β基面织构的形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为一种控制钛合金β锻造织构的两段非等温锻造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0012]一、第一段锻造:将近β型钛合金样品加热至高于β

α相变温度30℃~35℃,升温速率为8℃/s~10℃/s,并保温10min~15min,得到均一的组织;然后在高于β

α相变温度30℃~35℃的条件下进行等温锻造,形变速率为0.01/s~1/s;
[0013]二、第二段锻造:将第一段锻造后的样品降温至低于β

α相变温度75℃~80℃,降温速率为8℃/s~10℃/s;然后在低于β

α相变温度75℃~80℃的条件下进行等温锻造,形变速率保持与第一段锻造中的形变速率相同;
[0014]三、第二段锻造后空冷或淬火,即完成锻造。
[0015]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将近β型钛合金样品加热至高于β

α相变温度30℃。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6]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在高于β

α相变温度30℃的条件下进行等温锻造。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17]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将第一段锻造后的样品降温至低于β

α相变温度80℃。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0018]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降温速率为10℃/s。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0019]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的是:步骤二中在低于β

α相变温度80℃的条件下进行等温锻造。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0020]用以下试验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验证:
[0021]进行传统β锻造与本专利技术工艺中β相形变织构强度的对比实验:原材料采用一种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中的近β型钛合金Ti

6246(Ti

6Al

2Sn

4Zr

6Mo)。Ti

6246棒材的直径为203mm,高为171mm,实验测得的β

α相变温度(T
β
)约为948℃。将原材料加工成直径8mm,高12mm的标准圆柱形试样;然后在Termecmaster

Z试验机上进行恒定应变速率的等轴压缩实验。
[0022]试验一:本试验为传统β锻造方法:将上述的标准圆柱形试样从室温加热到980℃(T
β
+30℃),升温速率为10℃/s,随后在980℃保温10min以获得均一组织;压缩的形变温度为980℃,应变速率为0.01/s,形变量为75%;压缩后的试样通过气冷淬火(He)冷却至室温,得到样品1。
[0023]试验二:本试验为一种控制钛合金β锻造织构的两段非等温锻造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钛合金β锻造织构的两段非等温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钛合金β锻造织构的两段非等温锻造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一、第一段锻造:将近β型钛合金样品加热至高于β

α相变温度30℃~35℃,升温速率为8℃/s~10℃/s,并保温10min~15min,得到均一的组织;然后在高于β

α相变温度30℃~35℃的条件下进行等温锻造,形变速率为0.01/s~1/s;二、第二段锻造:将第一段锻造后的样品降温至低于β

α相变温度75℃~80℃,降温速率为8℃/s~10℃/s;然后在低于β

α相变温度75℃~80℃的条件下进行等温锻造,形变速率保持与第一段锻造中的形变速率相同;三、第二段锻造后空冷或淬火,即完成锻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健关阳林鹏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