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鸡的生态规模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357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蛋鸡的生态规模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挑选鸡苗;养殖场地选择及建设;雏期放养、育成期驯养和产蛋期放养方法;光照管理;防病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生态养殖为基础,根据蛋鸡生长发育阶段,分阶段独立养殖,并做好防病管理;雏期采用自由采食并添加维生素C或红霉素的饮用水来减少雏鸡受病几率;育成期采用人工投食为主、自由采食为辅,并添加维生素E以促进性腺和性器官的发育;同时合理驯养雏鸡,通过训养雏鸡栖架休息,不仅避免了育成期鸡体过肥,而且增强了蛋鸡的体质;产蛋期采用纯人工高钙饲料喂食,提高了产蛋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不仅实现了生态养殖,而且操作简单,经济效益高,可作为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推广。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蛋鸡的生态规模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蛋鸡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蛋鸡的生态规模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蛋生产国和消费国,蛋禽业作为畜牧业中的主导产业之一,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蛋鸡是生产鸡蛋的唯一途径,做好蛋鸡的养殖饲养管理,增加产蛋量是目前许多国家研究的重点课题。科学有效的饲养方法不仅能为蛋鸡养殖业的绿色养殖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利于推进产业化经营,满足市场需求,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确保蛋鸡养殖业向着高产优质、健康持续的方向发展。
[0003]最近几年,随着规模化养殖产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蛋鸡的养殖范围和养殖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同时由于禽类养殖的经济回报高,成本低,给养殖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现有的小规模、高密度、分散状态的农户养殖模式存在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养殖设施简陋、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较低等弊端,已严重制约了蛋禽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大规模、集约化、一体化、标准化的健康养殖模式必将成为中国蛋鸡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唯一出路。
[0004]随着消费者的需求不断的增加,对于鸡蛋品质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对蛋鸡优质高效技术的培育也变得极为重要,因此生态养殖应运而生。所谓的蛋鸡生态养殖,从专业角度上说就是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传统养殖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利用林地、草场、果园、农田、荒山等资源,实行放养为主的养殖模式。
[0005]但是现有的生态养殖方法,大多养殖区利用率不高,养殖方法单一,蛋鸡生长发育较差,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蛋鸡的生态规模养殖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蛋鸡的生态规模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挑选鸡苗:挑选鸡苗:选择7-9日龄的发育匀称,健康无病,肥瘦适中,健康无病的雏鸡个体;;
[0010]S2.养殖场地选择及建设:选择土壤肥沃、向阳,并种植有便于成鸡栖息的果园、山林、灌木丛、草地或竹林等作为养殖场地,将场地划分出育雏区、育成区和产蛋区,并对三个区域进行隔开;将育雏区进行清理并建好遮阴遮阳棚架,在育成区的树木上设好投食投水台,在产蛋区建设鸡舍;
[0011]S3.雏期放养方法:首先将清理后的育雏区进行牧草的培养,待牧草成活后即可将选好的7-9日龄的雏鸡入区,以自由采食的全放养模式进行雏期的喂养;隔3-5天补充一次添加有维生素C或红霉素的饮水;在晴热或雨水天打开遮阴遮阳棚;7周后将蛋鸡放入育成
区,育雏区再次进行牧草培养后准备下一轮蛋鸡养殖;
[0012]S4.育成期训养方法:进入育成区的蛋鸡以人工投食为主、自由采食为辅,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3点各人工喂食一次,以鸡还需自由采集补充和有空槽为准;待鸡群适应放养后进行人工训养,开始训练它们栖架休息;训养期间,每周补充1-2次添加了维生素E的饮水;
[0013]S5.产蛋期圈养:待蛋鸡20周左右,进行产蛋鸡转群,对发育合格达到产蛋要求的鸡群转入产蛋区的鸡舍中,进行纯人工喂食;对未达到产蛋要求的鸡群留育成区继续训养或另圈养殖区域进行加强养殖;
[0014]S6.光照管理:产蛋期的的光照管理应与有成阶段光照具有连贯性,饲养于开放式鸡舍,如转群处于自然光照逐渐增长的季节,且鸡群在育成期完全采用自然光照,转群时光照时数已达10h或10h以上,转入鸡舍时不必补以人工照明;待到自然光照开始变短的时候,再加入人工照明予以补充,人工光照补助的进度是每周增加0.5h-1h,当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助光照共计16h,则不必再增加人工光照,若转群处于自然光照逐渐缩短的季节,转入鸡舍时自然光照时数有10h,甚至更长一些,但在逐渐变短,则应立即加补人工照明,补光的进度是每周增加0.5h-1h,当光照总数达16h,维持恒定即可。
[0015]S7.防病管理:
[0016]1)春季管理:提高日粮营养水平,满足产蛋需求,逐渐增加通风量,做好卫生防疫和免疫程序,每天注入干净的饮用水;定期对鸡舍打扫、消毒,及时清粪,检验鸡舍的通风和调温设施;经常查看鸡粪,发现病鸡及时隔离治疗;
[0017]2)夏季管理:预防中暑,入夏后,应根据气温的上升情况及时降低鸡群的饲养密度,鸡群放养做到早放晚圈,尽量减少鸡在鸡舍内的停留时间,并且设法增强屋顶和墙壁的隔热能力,减少进入舍内的太阳能辐射;合理饲喂,尽可能地提早喂料时间,增加饲料的营养浓度;
[0018]3)秋季管理:注意早晨和夜间补充光照,白天加大通风量,饲料中经常投放药物防止发病,夜间防止受凉,适当减少通风量;
[0019]4)冬季管理:注意防寒保温,鸡舍温不低于15度,加设取暖设施,并且补充人工光照。
[0020]优选的,所述防病管理中对病鸡、不产蛋母鸡及时处理和淘汰。
[0021]优选的,所述所述育雏区、育成区和产蛋区内均增设有一定数量的补料点和补水点。
[0022]优选的,所述育雏饲料以重量份数为20-30份豆渣、50-55份玉米渣、30-40份小米、10-15份麸皮、2-5份鱼粉、2-4份骨粉以及0.3-0.5份食盐为原料制成。
[0023]优选的,所述育成鸡需要限制饲喂,并且定期称测体重,在鸡舍内设置有足够的饲槽,且摆放合理。
[0024]优选的,所述牧草为苜蓿、黑麦草或龙爪稷。
[0025]优选的,所述产蛋期人工喂食的饲料为钙含量在3-5%的人工蛋鸡饲料。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生态养殖为基础,根据蛋鸡生长发育阶段,分阶段独立养殖,并做好防病管理;雏期采用自由采食并添加维生素C或红霉素的饮用水来减少雏鸡受病几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要求;育成期采用人工投食为主、
自由采食为辅,并添加维生素E以促进性腺和性器官的发育;同时合理驯养雏鸡,通过训养雏鸡栖架休息,不仅避免了育成期鸡体过肥,而且增强了蛋鸡的体质;产蛋期采用纯人工高钙饲料喂食,提高了产蛋量、延长了产蛋期;本专利技术方法不仅实现了生态养殖,而且操作简单,经济效益高,可作为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8]实施例一
[0029]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蛋鸡的生态规模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挑选鸡苗:选择7-9日龄的发育匀称,健康无病,肥瘦适中,健康无病的雏鸡个体;
[0031]S2.养殖场地选择及建设:选择土壤肥沃、向阳,并种植有便于成鸡栖息的果园、山林、灌木丛、草地或竹林等作为养殖场地,将场地划分出育雏区、育成区和产蛋区,并对三个区域进行隔开;将育雏区进行清理并建好遮阴遮阳棚架,在育成区的树木上设好投食投水台,在产蛋区建设鸡舍;...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蛋鸡的生态规模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挑选鸡苗:选择7-9日龄的发育匀称,健康无病,肥瘦适中,健康无病的雏鸡个体;S2.养殖场地选择及建设:选择土壤肥沃、向阳,并种植有便于成鸡栖息的果园、山林、灌木丛、草地或竹林等作为养殖场地,将场地划分出育雏区、育成区和产蛋区,并对三个区域进行隔开;将育雏区进行清理并建好遮阴遮阳棚架,在育成区的树木上设好投食投水台,在产蛋区建设鸡舍;S3.雏期放养方法:首先将清理后的育雏区进行牧草的培养,待牧草成活后即可将选好的雏鸡入区,以自由采食的全放养模式进行雏期的喂养;隔3-5天补充一次添加有维生素C或红霉素的饮水;在晴热或雨水天打开遮阴遮阳棚;7周后将蛋鸡放入育成区,育雏区再次进行牧草培养后准备下一轮蛋鸡养殖;S4.育成期训养方法:进入育成区的蛋鸡以人工投食为主、自由采食为辅,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3点各人工喂食一次,以鸡还需自由采集补充和有空槽为准;待鸡群适应放养后进行人工训养,开始训练它们栖架休息;训养期间,每周补充1-2次添加了维生素E的饮水;S5.产蛋期圈养:待蛋鸡20周左右,进行产蛋鸡转群,对发育合格达到产蛋要求的鸡群转入产蛋区的鸡舍中,进行纯人工喂食;对未达到产蛋要求的鸡群留育成区继续训养或另圈养殖区域进行加强养殖;S6.光照管理:产蛋期的的光照管理应与有成阶段光照具有连贯性,饲养于开放式鸡舍,如转群处于自然光照逐渐增长的季节,且鸡群在育成期完全采用自然光照,转群时光照时数已达10h或10h以上,转入鸡舍时不必补以人工照明;待到自然光照开始变短的时候,再加入人工照明予以补充,人工光照补助的进度是每周增加0.5h-1h,当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助光照共计16h,则不必再增加人工光照,若转群处于自然光照逐渐缩短的季节,转入鸡舍时自然光照时数有10h,甚至更长一些,但在逐渐变短,则应立即加补人工照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刚张丽芬
申请(专利权)人:马龙县隆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