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前纵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319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前纵梁结构,属于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身前纵梁结构,包括前纵梁总成、上边梁总成、前纵梁连接板总成、上边梁前段总成、前防撞梁吸能盒总成和前防撞梁总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身前纵梁结构优化了传力路径,有效提高了车身前端吸能能力,减少机舱纵梁的载荷,减少或避免前机舱对乘员舱的侵入量,提升驾驶员安全性。提升驾驶员安全性。提升驾驶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前纵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前纵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汽车消费者日渐重视汽车碰撞的安全评价。其中偏置碰撞为评价项目之一,包括有25%以及40%偏置碰,就是车辆与碰撞物体的重叠面积相当于车身的25%与40%宽度。重叠面积越小,汽车受到的撞击力压强更大,对于车身的碰撞要求更为严格。
[0003]现市场上大多数车型在碰撞时主要通过前纵梁进行碰撞力的传递,从而减少前机舱对乘员舱的侵入量。但由于碰撞传力路径单一,且没形成闭环结构,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增加加强板或加大料厚形式去加强刚度和强度,而往往采取了这些措施也无法满足碰撞法规的要求,且会存在焊接困难、材料成本高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在25%偏置碰撞过程中,由于碰撞点不一样,汽车碰撞时,碰撞块并没有全部与前纵梁接触传力,只是产生了一定的弯曲变形,碰撞力主要通过上边梁去吸收,最终上纵梁弯曲严重,机舱侵入乘员舱。这也是目前较多车型在25%碰撞中A柱弯曲的主要原因。
[0004]图1和图2分别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总成、上边梁总成、前纵梁连接板总成、上边梁前段总成、前防撞梁吸能盒总成和前防撞梁总成;所述前纵梁连接板总成包括前纵梁连接板本体,所述前纵梁连接板本体包括敞口的盒体,所述盒体内与所述敞口相对的底壁上设置有前纵梁连接加强板,所述盒体的前壁上设置有吸能盒安装支架,所述盒体的后壁上设置有前纵梁连接封板,所述盒体自前壁朝向后壁具有逐渐变小的截面;所述前纵梁连接板本体和所述前纵梁连接封板焊接在所述前纵梁总成上,所述盒体的底壁与所述上边梁前段总成的前端焊接固定,所述吸能盒安装支架与所述前防撞梁吸能盒总成螺接固定;所述上边梁前段总成的后端与所述上边梁总成焊接固定;而所述前防撞梁吸能盒总成分别与所述前防撞梁总成、前纵梁总成和前纵梁连接板总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连接加强板的两侧延伸至所述盒体的上壁和下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和下壁的外端设置有焊接翻边,所述前纵梁连接板本体的焊接翻边焊接在所述前纵梁总成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吸能盒总成由吸能盒本体、吸能盒安装板和吸能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展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阿尔特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