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废料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2834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废料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钢筋混凝土废料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工作人员手动或利用上料器械从进料机构将钢筋混凝土投入至处理箱内,然后处理箱顶部的预碎机构对从进料机构送入的钢筋混凝土废料的进行预碎,预碎后的钢筋混凝土从隔板中间位置的穿槽落下,所述处理箱两侧内壁之间的顶部固定有隔板,且隔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穿槽,隔板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向着靠近穿槽的一侧倾斜向下。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废料从中间位置依次进入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和第三破碎辊之间的破碎腔内,钢筋会沿着破碎辊和送料辊外壁的螺旋槽弯曲而从出料槽中被送出,或钢筋被弯曲折叠而随着送料辊外壁的螺旋槽从出料槽被送出。送料辊外壁的螺旋槽从出料槽被送出。送料辊外壁的螺旋槽从出料槽被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混凝土废料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料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废料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
[0003]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常会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构造进行建筑成型和加固,一般通过钢筋构架再浇筑混凝土,实际在建造建筑施工或拆除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废料,为了回收利用其中的钢筋材料,往往需要将钢筋外部包覆凝结的混凝土敲碎分离,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工作人员利用工具进行敲碎剥落钢筋外部的混凝土,若是直接使用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的破碎机,会在破碎混凝土的过程中将内部的钢筋材料同样挤断,而使得挤断破碎的钢筋材料混杂于混凝土内难以分离,因而现有技术中对钢筋混凝土的处理分离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废料处理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钢筋混凝土废料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工作人员手动或利用上料器械从进料机构将钢筋混凝土投入至处理箱内;S2:处理箱顶部的预碎机构对从进料机构送入的钢筋混凝土废料的进行预碎,预碎后的钢筋混凝土从隔板中间位置的穿槽落下;所述处理箱两侧内壁之间的顶部固定有隔板,且隔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穿槽,隔板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向着靠近穿槽的一侧倾斜向下;S3:废料从中间位置进入至破碎机构中,废料依次进入间隙逐渐减小的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和第三破碎辊之间的破碎腔内,混凝土被破碎而落下并随着不断间距变小的破碎辊而粉碎变小,钢筋沿着破碎辊和送料辊外壁的螺旋槽弯曲而从出料槽中被送出,或钢筋被弯曲折叠而随着送料辊外壁的螺旋槽从出料槽被送出;所述破碎机构设置有自上而下分布的四个第一破碎辊、四个第二破碎辊和四个第三破碎辊,且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和第三破碎辊均设置成两列分布于穿槽的两侧位置,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和第三破碎辊的外壁均固定有多个破碎齿,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和第三破碎辊的两端分别与处理箱的两端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破碎辊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大小和竖直方向距离大小相同,且第二破碎辊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大小和竖直方向距离大小相同,第三破碎辊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大小和竖直方向距离大小相同,第一破碎辊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大小、第二破碎辊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大小和第三破碎辊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大小逐渐减小;处理箱两侧外壁位于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一破碎辊之间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
出料槽,处理箱两侧外壁位于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二破碎辊之间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出料槽,处理箱两侧外壁位于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三破碎辊之间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三出料槽,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和第三破碎辊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螺旋结构的导料槽;所述处理箱两端内壁之间的两侧与第一破碎辊对应的水平位置转动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送料辊,且处理箱两端内壁之间的两侧与第二破碎辊对应的水平位置转动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送料辊,处理箱两端内壁之间的两侧与第三破碎辊对应的水平位置转动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三送料辊,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和第三送料辊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螺旋状结构的引料槽;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第三破碎辊、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和第三送料辊的一端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一破碎辊和相邻两个第一送料辊之间相靠近的一端均向着靠近第一出料槽的一侧转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二破碎辊和相邻两个第二送料辊之间相靠近的一端均向着靠近第二出料槽的一侧转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三破碎辊和相邻两个第三送料辊之间相靠近的一端均向着靠近第三出料槽的一侧转动。
[0006]优选的,所述预碎机构和破碎机构运行的过程中,同时利用处理箱内的气流机构增加处理箱内的空气流动。
[0007]优选的,所述预碎机构设置有固定于处理箱两端外壁两侧位置的气缸,且气缸伸入至处理箱内的一端固定有挤压件,挤压件远离气缸的一端外壁固定有等距离分布的挤压齿,挤压齿设置成伸出的锥形结构,挤压齿的长度随着高度降低而逐渐减小。
[0008]优选的,所述挤压齿圆周外壁靠近挤压件的一端顶部开设有穿透设置的通孔。
[0009]优选的,所述处理箱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料槽,且进料机构设置有固定于处理箱顶部与进料槽对应位置的进料通道,进料通道的顶端开口,两个进料通道相反的一侧均开设有穿透设置的安装槽,进料槽两端内壁之间与安装槽对应的位置转动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的圆周外壁固定有倾斜放置的引流板,安装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转动电机,引流板靠近进料槽的一侧内壁固定有多个水平放置的辅助齿。
[0010]优选的,所述气流机构设置有转动连接于处理箱顶部内壁中间位置的导流管,导流管的顶端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导流管的圆周外壁开设有螺旋状结构的导流槽。
[0011]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圆周外壁开设有多个穿孔,且导流管的圆周内壁固定有螺旋状结构的导流叶片。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和第三送料辊均设置成一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且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和第三送料辊的开口端均通过风管连接有抽风机,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和第三送料辊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多个风孔。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和第三送料辊圆周内壁与风孔对应的位置均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挡板,且挡板远离扭簧的一端向着转动方向延伸,所述挡板靠近风孔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弧形结构的辅助槽。
[0014]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为:1、一种钢筋混凝土废料处理方法,从进料机构将钢筋混凝土投入至处理箱内,利用处理箱顶部的预碎机构减小钢筋混凝土废料的大小,使废料从中间位置依次进入第一破碎辊、第二破碎辊和第三破碎辊之间的破碎腔内,挤压破碎钢筋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被破碎而落下随着不断间距变小的破碎辊而粉碎,钢筋会沿着破碎辊和送料辊外壁的螺旋槽
弯曲而从出料槽中被送出,或钢筋被弯曲折叠而随着送料辊外壁的螺旋槽从出料槽被送出,以避免钢筋被过于紧密的破碎辊挤断,且避免钢筋随着混凝土落下而便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分离,从而提高实际对钢筋混凝土废料的处理效果。
[0015]2、一种钢筋混凝土废料处理方法,利用气缸往复推动和收缩挤压件以通过端部的挤压齿对放入的钢筋混凝土进行击碎处理,以减小钢筋混凝土废料的体积,且将挤压件端部多个挤压齿的破碎点构成底部向内收缩的面,以在往复运动挤压预碎的过程中下压钢筋混凝土废料,防止废料从上方脱离,而提高实际进料和对废料的预处理效果,利用挤压齿实际对废料进行预碎作业的过程中,可使破碎产生的粉料随着挤压运动而暂存于通孔内,避免粉料堆积于挤压齿外壁而影响预碎效果,随着挤压件之间的分离粉料从通孔内落下。
[0016]3、一种钢筋混凝土废料处理方法,连续进料作业过程中,利用转动电机使引流板随着安装杆往复转动,使两个挤压件相互靠近挤压的过程中,引流板位于安装杆顶部向着辅助齿一侧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废料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工作人员手动或利用上料器械从进料机构将钢筋混凝土投入至处理箱(1)内;S2:处理箱(1)顶部的预碎机构对从进料机构送入的钢筋混凝土废料的进行预碎,预碎后的钢筋混凝土从隔板(2)中间位置的穿槽(3)落下;所述处理箱(1)两侧内壁之间的顶部固定有隔板(2),且隔板(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穿槽(3),隔板(2)顶部外壁的两侧均向着靠近穿槽的一侧倾斜向下;S3:废料从中间位置进入至破碎机构中,废料依次进入间隙逐渐减小的第一破碎辊(8)、第二破碎辊(9)和第三破碎辊(10)之间的破碎腔内,混凝土被破碎而落下并随着不断间距变小的破碎辊而粉碎变小,钢筋沿着破碎辊和送料辊外壁的螺旋槽弯曲而从出料槽中被送出,或钢筋被弯曲折叠而随着送料辊外壁的螺旋槽从出料槽被送出;所述破碎机构设置有自上而下分布的四个第一破碎辊(8)、四个第二破碎辊(9)和四个第三破碎辊(10),且第一破碎辊(8)、第二破碎辊(9)和第三破碎辊(10)均设置成两列分布于穿槽(3)的两侧位置,第一破碎辊(8)、第二破碎辊(9)和第三破碎辊(10)的外壁均固定有多个破碎齿(15),第一破碎辊(8)、第二破碎辊(9)和第三破碎辊(10)的两端分别与处理箱(1)的两端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破碎辊(8)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大小和竖直方向距离大小相同,且第二破碎辊(9)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大小和竖直方向距离大小相同,第三破碎辊(10)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大小和竖直方向距离大小相同,第一破碎辊(8)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大小、第二破碎辊(9)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大小和第三破碎辊(10)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大小逐渐减小;处理箱(1)两侧外壁位于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一破碎辊(8)之间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一出料槽(5),处理箱(1)两侧外壁位于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二破碎辊(9)之间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出料槽(6),处理箱(1)两侧外壁位于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三破碎辊(10)之间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三出料槽(7),第一破碎辊(8)、第二破碎辊(9)和第三破碎辊(10)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螺旋结构的导料槽;所述处理箱(1)两端内壁之间的两侧与第一破碎辊(8)对应的水平位置转动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送料辊(11),且处理箱(1)两端内壁之间的两侧与第二破碎辊(9)对应的水平位置转动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送料辊(12),处理箱(1)两端内壁之间的两侧与第三破碎辊(10)对应的水平位置转动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三送料辊(13),第一送料辊(11)、第二送料辊(12)和第三送料辊(13)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螺旋状结构的引料槽;第一破碎辊(8)、第二破碎辊(9)、第三破碎辊(10)、第一送料辊(11)、第二送料辊(12)和第三送料辊(13)的一端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一破碎辊(8)和相邻两个第一送料辊(11)之间相靠近的一端均向着靠近第一出料槽(5)的一侧转动,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欣悦李雨昂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红胜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