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活门结构的压力加油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76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机械领域,涉及一种三活门结构的压力加油控制阀。该阀包括入口壳体、中壳体、上壳体、上盖、外罩、下柱塞活门、中柱塞活门、膜片活门、线圈、衔铁、多个弹簧、多个管接头、多个密封圈等组成部分。线圈与衔铁组成的电磁活门,控制下柱塞活门控制腔的建压与泄压,中柱塞活门和膜片活门,由外部设备控制管接口的通断,实现控制腔的建压与泄压,三道活门采用各自独立的引压通道,通过限流塞控制引压效率。三个活门结构的弹簧依次匹配,保证在额定压力下,三道活门的开度足够,产品的流量达到设计要求。三道活门采用串联的形式,提高产品关闭功能的可靠性,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活门结构的压力加油控制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机械领域,涉及一种三活门结构的压力加油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飞机压力加油过程中,加油控制活门能否可靠有效关闭,将直接影响飞机的燃油系统安全,在发生严重故障时,甚至出现油箱超压爆裂的情况。
[0003]提高加油活门关闭可靠性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增加活门数量,在一道活门发生卡滞的情况下,通过油箱监控措施,使得产品的备用活门关闭;采用不易卡滞的活门结构,膜片活门结构较柱塞式的活门结构,几乎不会发生卡滞的风险,作为备用活门,能有效的提高产品的关闭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三活门结构的压力加油控制阀,用于飞机压力加油。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三活门结构的压力加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壳体1、衔铁2、衔铁弹簧3、中壳体4、线圈5、密封圈A6、垫圈A7、螺钉A8、线圈外罩9、转接座A10、螺钉B11、密封圈B12、转接座B13、绝缘垫圈14、螺钉C15、垫圈B16、密封圈C17、电路板18、膜片活门弹簧19、上盖20、膜片活门21、螺钉D22、螺母23、密封圈J24、上壳体25、密封圈D26、限流塞A27、密封圈E28、外罩29、滤网A30、中柱塞活门31、中柱塞弹簧32、下柱塞弹簧33、下柱塞活门34、密封圈E35、螺钉E36、垫圈C37、密封圈F38、滤网B39、限流塞B40、密封圈G41、管接头A42、密封圈H43、密封圈I44和管接头B45组成;
[0007]其中,下柱塞活门34压入中壳体4柱塞腔内,腔内布置下柱塞弹簧33,将密封圈F38嵌入中壳体4的对应胶圈槽,通过8对螺钉E36、垫圈C37连接,且实现密封;将衔铁弹簧3套在衔铁2装入线圈5内的滑轨,将两个密封圈A6嵌入线圈外罩9的胶圈槽内,套在前序装好的线圈5上,将其安装到中壳体4的方台上,用4对垫圈A7、螺钉A8紧固且实现密封;密封圈B12嵌入转接座B13的胶圈槽,再用4对垫圈A7、螺钉A8连接,且实现密封;中柱塞活门31压入上壳体25柱塞腔内,腔内布置中柱塞弹簧32;滤网A30、滤网B39安装在中壳体4滤网槽内;密封圈D26、密封圈E28、密封圈G41嵌入上壳体25的对应胶圈槽;线圈5引出线穿过转接座A10和上壳体25的走线管,焊接到电路板18上;上壳体25压入中壳体4;将密封圈J24嵌入上壳体25的对应胶圈槽,膜片活门弹簧19装入上盖20安装槽内,用6个螺钉D22、螺母23和12个垫圈C37固定上盖20、上壳体25和中壳体4;将密封圈H43套入管接头A42胶圈槽,拧入上壳体25实现密封;将密封圈I44套入管接头B45胶圈槽,拧入上盖20实现密封;用6个垫圈A7、螺钉B11固定外罩29;将转接座B13上的引出线焊接到电路板18,用2个螺钉B11、绝缘垫圈14紧固;将密封圈C17嵌入上壳体25的对应胶圈槽,用4个螺钉C15、垫圈B16紧固,且实现密封;密封圈E35嵌入入口壳体1的对应胶圈槽内,与外部接口端面密封;
[0008]入口壳体1下端为流体入口,上壳体25上端为流体出口;
[0009]下柱塞活门34上的引压孔连通产品入口和下柱塞腔;衔铁控制下柱塞腔与产品外部的连接;当线圈5通电,吸合力抬起衔铁2,下柱塞活门34控制腔泄压,在入口压力的推动下打开;当线圈5断电磁力消失,衔铁弹簧3推动衔铁2复位,下柱塞活门34控制腔建压,在入口压力和下柱塞弹簧33的推动下关闭;
[0010]限流塞B40沟通下柱塞活门34与中柱塞活门31之间的主流道与中柱塞腔;当外部控制管接头A42打开,中柱塞腔在泄压,中柱塞活门31在主流道压力的推动下打开;当外部控制管接头A42关闭,中柱塞腔在建压,中柱塞活门31在入口压力和中柱塞弹簧32的推动下关闭;
[0011]限流塞A27沟通中柱塞活门31与膜片活门21之间的主流道与膜片腔;当外部控制管接头B45打开,膜片腔在泄压,膜片活门21在主流道压力的推动下打开;当外部控制管接头B45关闭,膜片腔在建压,膜片活门21在入口压力和膜片活门弹簧19的推动下关闭;
[0012]每道活门前的流道直径相同,记为D

,每道活门的全开开度相同,记为H
max
,D

=4H
max
;产品全开时,3道活门的下柱塞弹簧33的弹力记为F
33max
、中柱塞弹簧32的弹力记为F
32max
和膜片活门弹簧19的弹力记为F
19max
;通过流体仿真,计算出在产品三道门全开状态下,下柱塞D

横截面上的作用力记为F
34
,中柱塞D

横截面上的作用力记为F
31
,膜片活门D

截面上的作用力记为F
21
;F
33max
≤F
34
、F
32max
≤F
31
、F
19max
≤F
21

[0013]下柱塞活门34上的引压孔连通产品入口和下柱塞腔;衔铁控制下柱塞腔与产品外部的连接;当线圈5通电,吸合力抬起衔铁2,下柱塞活门34控制腔泄压,在入口压力的推动下打开;当线圈5断电磁力消失,衔铁弹簧3推动衔铁2复位,下柱塞活门34控制腔建压,在入口压力和下柱塞弹簧33的推动下关闭。
[0014]限流塞B40沟通下柱塞活门34与中柱塞活门31之间的主流道与中柱塞腔;当外部控制管接头A42打开,中柱塞腔在泄压,中柱塞活门31在主流道压力的推动下打开;当外部控制管接头A42关闭,中柱塞腔在建压,中柱塞活门31在入口压力和中柱塞弹簧32的推动下关闭。
[0015]限流塞A27沟通中柱塞活门31与膜片活门21之间的主流道与膜片腔;当外部控制管接头B45打开,膜片腔在泄压,膜片活门21在主流道压力的推动下打开;当外部控制管接头B45关闭,膜片腔在建压,膜片活门21在入口压力和膜片活门弹簧19的推动下关闭。
[0016]每道活门前的流道直径相同,记为D

,每道活门的全开开度相同,记为H
max
,D

=4H
max
;产品全开时,3道活门的下柱塞弹簧33的弹力记为F
33max
、中柱塞弹簧32的弹力记为F
32max
和膜片活门弹簧19的弹力记为F
19max
;通过流体仿真,计算出在产品三道门全开状态下,下柱塞D

横截面上的作用力记为F
34
,中柱塞D

横截面上的作用力记为F
31
,膜片活门D

截面上的作用力记为F
21
;F
33max
≤F
34
、F
32max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活门结构的压力加油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壳体(1)、衔铁(2)、衔铁弹簧(3)、中壳体(4)、线圈(5)、密封圈A(6)、垫圈A(7)、螺钉A(8)、线圈外罩(9)、转接座A(10)、螺钉B(11)、密封圈B(12)、转接座B(13)、绝缘垫圈(14)、螺钉C(15)、垫圈B(16)、密封圈C(17)、电路板(18)、膜片活门弹簧(19)、上盖(20)、膜片活门(21)、螺钉D(22)、螺母(23)、密封圈J(24)、上壳体(25)、密封圈D(26)、限流塞A(27)、密封圈E(28)、外罩(29)、滤网A(30)、中柱塞活门(31)、中柱塞弹簧(32)、下柱塞弹簧(33)、下柱塞活门(34)、密封圈E(35)、螺钉E(36)、垫圈C(37)、密封圈F(38)、滤网B(39)、限流塞B(40)、密封圈G(41)、管接头A(42)、密封圈H(43)、密封圈I(44)和管接头B(45)组成;其中,下柱塞活门(34)压入中壳体(4)柱塞腔内,腔内布置下柱塞弹簧(33),将密封圈F(38)嵌入中壳体(4)的对应胶圈槽,通过8对螺钉E(36)、垫圈C(37)连接,且实现密封;将衔铁弹簧(3)套在衔铁(2)装入线圈(5)内的滑轨,将两个密封圈A(6)嵌入线圈外罩(9)的胶圈槽内,套在前序装好的线圈(5)上,将其安装到中壳体(4)的方台上,用4对垫圈A(7)、螺钉A(8)紧固且实现密封;密封圈B(12)嵌入转接座B(13)的胶圈槽,再用4对垫圈A(7)、螺钉A(8)连接,且实现密封;中柱塞活门(31)压入上壳体(25)柱塞腔内,腔内布置中柱塞弹簧(32);滤网A(30)、滤网B(39)安装在中壳体(4)滤网槽内;密封圈D(26)、密封圈E(28)、密封圈G(41)嵌入上壳体(25)的对应胶圈槽;线圈(5)引出线穿过转接座A(10)和上壳体(25)的走线管,焊接到电路板(18)上;上壳体(25)压入中壳体(4);将密封圈J(24)嵌入上壳体(25)的对应胶圈槽,膜片活门弹簧(19)装入上盖(20)安装槽内,用6个螺钉D(22)、螺母(23)和12个垫圈C(37)固定上盖(20)、上壳体(25)和中壳体(4);将密封圈H(43)套入管接头A(42)胶圈槽,拧入上壳体(25)实现密封;将密封圈I(44)套入管接头B(45)胶圈槽,拧入上盖(20)实现密封;用6个垫圈A(7)、螺钉B(11)固定外罩(29);将转接座B(13)上的引出线焊接到电路板(18),用2个螺钉B(11)、绝缘垫圈(14)紧固;将密封圈C(17)嵌入上壳体(25)的对应胶圈槽,用4个螺钉C(15)、垫圈B(16)紧固,且实现密封;密封圈E(35)嵌入入口壳体(1)的对应胶圈槽内,与外部接口端面密封;入口壳体(1)下端为流体入口,上壳体(25)上端为流体出口;下柱塞活门(34)上的引压孔连通产品入口和下柱塞腔;衔铁控制下柱塞腔与产品外部的连接;当线圈(5)通电,吸合力抬起衔铁(2),下柱塞活门(34)控制腔泄压,在入口压力的推动下打开;当线圈(5)断电磁力消失,衔铁弹簧(3)推动衔铁(2)复位,下柱塞活门(34)控制腔建压,在入口压力和下柱塞弹簧(33)的推动下关闭;限流塞B(40)沟通下柱塞活门(34)与中柱塞活门(31)之间的主流道与中柱塞腔;当外部控制管接头A(42)打开,中柱塞腔在泄压,中柱塞活门(31)在主流道压力的推动下打开;当外部控制管接头A(42)关闭,中柱塞腔在建压,中柱塞活门(31)在入口压力和中柱塞弹簧(32)的推动下关闭;限流塞A(27)沟通中柱塞活门(31)与膜片活门(21)之间的主流道与膜片腔;当外部控制管接头B(45)打开,膜片腔在泄压,膜片活门(21)在主流道压力的推动下打开;当外部控制管接头B(45)关闭,膜片腔在建压,膜片活门(21)在入口压力和膜片活门弹簧(19)的推动下关闭;每道活门前的流道直径相同,记为D

,每道活门的全开开度相同,记为H
max
,D

=4H
max
;产品全开时,3道活门的下柱塞弹簧(3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昆陈一丹肖再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