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59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40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有机薄膜、元件阵列层、多个导电结构、显示元件层以及多条导线。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且基板具有第一贯通孔。有机薄膜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及第一贯通孔中。位于第一贯通孔中的有机薄膜具有至少两个第二贯通孔。元件阵列层设置于有机薄膜上,且元件阵列层具有对应于第二贯通孔的开孔。多个导电结构分别设置于第二贯通孔与开孔中,且分别电性连接元件阵列层。显示元件层设置于元件阵列层上,且电性连接到元件阵列层。多条导线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分别电性连接导电结构。构。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极窄边框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在显示器产品设计中,窄边框(narrow border)已成趋势,可在相同解析度下,将画面可视范围极大化,且在拼接成大尺寸面板时,可减小边框的视觉干扰。
[0003]为了实现窄边框的设计,目前的作法是:在基板正面形成元件阵列之后,使用雷射钻孔机于基板的周边区进行雷射钻孔以形成贯通孔,接着,再借由电镀方式于贯通孔与基板的正反面沉积金属导线,以连接基板正面的元件阵列与基板背面的线路板。
[0004]然而,一般的雷射钻孔机所形成的贯通孔的孔径大于15μm,导致显示面板的解析度有限。若采用孔径较小的高精度雷射钻孔机,则成本又过于昂贵。此外,利用雷射钻孔时,易在形成的贯通孔中残留碳化物,导致在贯通孔中不易进行金属沉积,而不易在贯通孔中形成导电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极窄边框及良好解析度。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基板具有第一贯通孔;有机薄膜,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及第一贯通孔中,其中,位于第一贯通孔中的有机薄膜具有至少两个第二贯通孔;元件阵列层,设置于有机薄膜上,其中,元件阵列层具有对应于第二贯通孔的开孔;多个导电结构,分别设置于第二贯通孔与开孔中,且分别电性连接元件阵列层;显示元件层,设置于元件阵列层上,且电性连接到元件阵列层;以及多条导线,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分别电性连接导电结构。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有机薄膜的有机聚合物是选自于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及其衍生物。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贯通孔的孔径,大于每一第二贯通孔的孔径。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上述的第二贯通孔的孔径介于3μm至30μm之间。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上述的第二贯通孔之间的距离介于3μm至30μm之间。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电结构分别电性连接元件阵列层的主动元件的源极或闸极。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电结构连接到主动元件的连接位置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贯通孔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电结构连接到主动元件的连接位置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贯通孔在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两条导线设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两条导线从导电结构
的位置,分别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两条导线设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两条导线从导电结构的位置,分别朝向彼此垂直的方向延伸。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位于第一贯通孔中的有机薄膜,具有三个第二贯通孔。三条导线设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三条导线从导电结构的位置,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位于该第一贯通孔中的该有机薄膜,具有四个第二贯通孔。四条导线设置于基板的第二表面,其中两条导线从导电结构的位置,分别朝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另外两条导线从导电结构的位置,分别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线各自为电性独立,分别电性连接到:元件阵列层的主动元件的闸极、元件阵列层的主动元件的源极、元件阵列层的扫描线、或元件阵列层的数据线。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更包括驱动元件。驱动元件包括时序电路及补偿电路,其中,时序电路及补偿电路分别电性连接导线。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元件层包括: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元件、或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元件。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更包括:种晶层,设置于有机薄膜与导电结构之间,且设置于有机薄膜与导线之间。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与周边区。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设置于显示区、或设置于周边区。
[002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其中,基板具有第一贯通孔;有机薄膜,有机薄膜的材料包括:具有酰亚胺环(imide ring)的有机聚合物,有机薄膜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及第一贯通孔中,其中,位于第一贯通孔中的有机薄膜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贯通孔;元件阵列层,设置于有机薄膜上,其中,元件阵列层具有对应于该至少一个第二贯通孔的开孔;至少一个导电结构,设置于该至少一个第二贯通孔与该开孔中,且电性连接元件阵列层;显示元件层,设置于元件阵列层上,且电性连接到元件阵列层;以及至少一条导线,设置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电性连接该至少一个导电结构。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借由设置于第一贯通孔中的有机薄膜,来形成孔径更小的第二贯通孔,而无需使用价格昂贵的高精度雷射钻孔机,如此一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制作出尺寸更小的通孔导电结构,并提升贯通孔的精度与显示面板的解析度。再者,第二贯通孔中不会有由雷射钻孔导致的残留碳化物的问题,可容易在第二贯通孔中形成导电结构。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的导电结构可以直接连接基板背面的导线,而使得导线无需先绕经基板的边缘,因此,可以降低导线的断线风险,并可不需要在周边区设置电路布局(circuit layout)的区域,从而实现窄边框、甚至无边框的显示面板设计。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26]图1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的俯视示意图。
[0027]图1B是图1A的显示面板10的区域I1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1C是沿图1B的线A

A

所作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1D是沿图1A的区域I2的线B

B

所作的剖面示意图。
[0030]图1E是沿图1A的区域I3的线C

C

所作的剖面示意图。
[0031]图2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A的俯视示意图。
[0032]图2B是图2A的显示面板的区域II的放大示意图。
[0033]图2C是沿图2B的线D

D

所作的剖面示意图。
[0034]图3A至图3H为图2C所示的显示面板20A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的剖面示意图。
[0035]图4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B的俯视示意图。
[0036]图4B是图4A的显示面板20B的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基板具有一第一贯通孔;一有机薄膜,设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上及该第一贯通孔中,其中,位于该第一贯通孔中的该有机薄膜具有至少两个第二贯通孔;一元件阵列层,设置于该有机薄膜上,其中,该元件阵列层具有对应于该些第二贯通孔的开孔;多个导电结构,分别设置于该些第二贯通孔与该些开孔中,且分别电性连接该元件阵列层;一显示元件层,设置于该元件阵列层上,且电性连接到该元件阵列层;以及多条导线,设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且分别电性连接该些导电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有机薄膜的有机聚合物是选自于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及其衍生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贯通孔的孔径,大于每一该些第二贯通孔的孔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该些第二贯通孔的孔径介于3μm至30μm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该些第二贯通孔之间的距离介于3μm至30μm之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导电结构分别电性连接该元件阵列层的一主动元件的源极或闸极。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结构连接到该主动元件的连接位置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与该第一贯通孔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结构连接到该主动元件的连接位置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与该第二贯通孔在该基板上的正投影重叠。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两条该些导线设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两条该些导线从该些导电结构的位置,分别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延伸。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两条该些导线设置于该基板的该第二表面,两条该些导线从该些导电结构的位置,分别朝向彼此垂直的方向延伸。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该第一贯通孔中的该有机薄膜,具有三个第二贯通孔,三条该些导线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修华梁育馨黄景亮黄婉真郑君丞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