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及其封装方法
[0001]本揭露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之封装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及其封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电产业的蓬勃发展,显示器技术已从液晶显示器(LCD)进展到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目前更已进展到新兴的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的制造流程是将制作好的红色、绿色、与蓝色个别发光二极体晶粒经由巨量转移技术,而将发光二极体晶粒转移黏着在布有电极和驱动线路的基板上。可藉由锡膏与异方性导电胶(ACF)等导电黏着材料来接着发光二极体晶粒之电极与驱动线路。导电黏着材料可同时提供导通电路与固定发光二极体晶粒的功能。
[0003]透过巨量转移技术而转移到基板上的发光二极体晶粒仅靠其与基板之电极之间的导电黏着层接合。然而,微发光二极体晶粒的尺寸相当微小,因此导电黏着层的尺寸也相当小,使得微发光二极体晶粒对基板之黏附的力量微弱。因此,当发光二极体晶粒于受到外力时,有极高的脱落风险。尤其是当微发光二极体晶粒设置在柔性基板上来作为可挠显示器的应用时,若无适当的保护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包含:基板,包含线路;复数个微发光二极体晶粒,设于所述基板的表面上且与所述线路电性连接,其中每一个所述微发光二极体晶粒的出光面设有至少一个微结构,每一个所述微结构包含顶端;以及封装膜,包覆所述微发光二极体晶粒,并覆盖所述基板之所述表面,其中所述微结构的所述顶端位于所述封装膜的出光面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微结构包含圆锥、多边形角锥、圆弧透镜、微透镜、圆平锥、或多边形平锥。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具有相同形状与尺寸。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微结构之折射率大于所述封装膜之折射率,且小于每一个所述微发光二极体晶粒之一半导体层之折射率。5.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微结构之高度为3μm至10μm。6.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微结构为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包含主体以及反射层覆盖所述主体之侧壁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微结构包含倒圆平锥结构,所述倒圆平锥结构包含反射侧壁面。8.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之材料包含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铝、或其任意组合。9.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膜完全覆盖所述基板之所述表面。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膜包含复数个封装膜块,所述封装膜块彼此分开。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之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发光二极体晶粒分成复数个群组,且所述封装膜块分别包覆所述群组。1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膜之材料包含聚乙烯醋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树脂、橡胶、聚胺甲酸脂、或其任意组合。1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微发光二极体晶粒上之所述至少一个微结构之底面小于或等于所述微发光二极体晶粒之所述出光面。14.一种微发光二极体显示器之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佳铭,陈伯纶,陈俊达,林柏青,许雅筑,黄乾祐,高秉详,
申请(专利权)人: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