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砂循环回收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219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树脂砂循环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砂回收系统和砂再利用系统,所述砂回收系统用于给料至砂再利用系统;所述砂再利用系统包括壳体、将树脂砂打散均匀的筛分机构以及将助剂雾化喷出的喷雾机构,所述筛分机构、喷雾机构设置在壳体内,且喷雾机构设置在筛分机构的下方,所述壳体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筛分机构的正上方,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喷雾机构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筛分机构将混合后的树脂砂进行打散均匀并漏下至喷雾机构,喷雾机构将助剂呈雾状喷出,与从筛分机构漏下的树脂砂进行充分接触。分机构漏下的树脂砂进行充分接触。分机构漏下的树脂砂进行充分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脂砂循环回收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树脂砂制备
,尤其涉及树脂砂循环回收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树脂砂是指以人工合成树脂作为砂粒的粘结剂的型砂或芯砂,用树脂砂制成铸型或型芯后,通过助剂的作用,树脂发生不可逆的交联反应而固化,从而给予铸型或型芯以必要的强度,现代铸造生产中广泛使用树脂砂作型(芯)砂。树脂砂硬化后强度高,特别适合于机器造型,能制出复杂、薄壁铸件。
[0003]树脂砂回收的意义:1、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废砂排除造成的环境污染,使90%以上的废砂可以再生回用。2、由于再生砂颗粒表面光滑,粒度分布均匀,微粉少,可节约昂贵的树脂20%以上。3、再生砂热稳定性好,热膨胀少,化学性能稳定,酸耗值降低,树脂砂性能容易控制,有利于提高铸件质量,减少脉纹、机械粘砂等缺陷。
[0004]在树脂砂回收再利用过程中,先进行破碎,再通过高温将树脂砂内的树脂去掉,筛选得到合适尺寸的树脂砂,再加入助剂进行混合搅拌,最后压实固化定型,步骤较多,同时混合搅拌时搅拌时间不够容易导致混合不均匀,制成的砂型(砂芯)粘合力不够,因此需要增加助剂的用量,导致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树脂砂循环回收处理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7]树脂砂循环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砂回收系统和砂再利用系统,所述砂回收系统用于给料至砂再利用系统;所述砂再利用系统包括壳体、将树脂砂打散均匀的筛分机构以及将助剂雾化喷出的喷雾机构,所述筛分机构、喷雾机构设置在壳体内,且喷雾机构设置在筛分机构的下方,所述壳体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筛分机构的正上方,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喷雾机构的下方。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筛分机构包括筛网、电机、转轴以及搅拌杆,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方,所述转轴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连接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对筛网上的树脂砂进行搅拌;所述搅拌杆内部设置有通气腔,搅拌杆的外壁设置有连通外界与通气腔的通气孔,所述搅拌杆绕转轴转动的部位远离转轴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进气管一端旋转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另一端穿过壳体与高温高压干燥气体发生装置连通。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状的下料通道,增大树脂砂的下料路程,延长树脂砂与助剂混合的时间。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筛网设置为圆形,且靠近搅拌杆一侧设置有若干道经过筛网所在圆圆心的第一凸条,所述搅拌杆设置有与第一凸条配合使用的第二凸条,所述第一凸条的高度与第二凸条的高度的和大于搅拌杆与筛网的间距。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托住筛网用的凸沿,所述凸沿与筛网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排出不能从筛网漏下的树脂砂的粗砂出口。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喷雾机构包括进液管、若干根导液管以及雾化喷头,所述进液管一端穿过壳体与壳体外侧的助剂储存机构连通,另一端与壳体内部的若干根导液管连通,所述雾化喷头设置在导液管的末端。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雾化喷头的喷雾方向向下。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筛分机构将混合后的树脂砂进行打散均匀并漏下至喷雾机构,喷雾机构将助剂呈雾状喷出,与从筛分机构漏下的树脂砂进行充分接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树脂砂循环回收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筛分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筛分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壳体10,筛分机构20,喷雾机构30,进料口11,出料口12,筛网21,电机22,转轴23,搅拌杆24,通气腔25,通气孔26,进气口27,进气管 28,下料通道40,第一凸条211,第二凸条241,凸沿13,弹性件14,粗砂出口15,进液管31,导液管32,雾化喷头3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树脂砂循环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砂回收系统和砂再利用系统,所述砂回收系统用于给料至砂再利用系统;所述砂再利用系统包括壳体10、将树脂砂打散均匀的筛分机构20以及将助剂雾化喷出的喷雾机构30,所述筛分机构20、喷雾机构30设置在壳体10内,且喷雾机构30设置在筛分机构20的下方,所述壳体10包括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进料口11设置在筛分机构20的正上方,所述出料口12设置在喷雾机构30的下方。
[0024]将砂回收系统回收的旧树脂砂与新树脂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通过进料口11倒入筛分机构20,通过,筛分机构20将混合后的树脂砂进行打散均匀并漏下至喷雾机构30,喷雾机构30将助剂呈雾状喷出,与从筛分机构 20漏下的树脂砂进行充分接触,相对于将助剂倒入树脂砂中进行搅拌,会混合的更均匀,提升砂型(砂芯)的粘和强度,并相对于普通方法混合来说节省了至少25%的助剂。
[0025]助剂根据树脂砂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配方,一般包括树脂、固化剂等。
[0026]所述筛分机构20包括筛网21、电机22、转轴23以及搅拌杆24,所述电机22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方,所述转轴23一端连接电机22,另一端连接搅拌杆24,所述搅拌杆24对筛网21上的树脂砂进行搅拌;所述搅拌杆 24内部设置有通气腔25,搅拌杆24的外壁设置有连通外界与通气腔25的通气孔26,所述搅拌杆24绕转轴23转动的部位远离转轴23一侧设置有进气口27,所述进气口27与进气管28一端旋转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28另一端穿过壳体10与高温高压干燥气体发生装置连通。
[0027]高温高压干燥气体发生装置示例性采用在增压气泵前面增加干燥机构将空气干燥后再通过气泵增加,再经过加热机构将气体加热,通入进气管 28。
[0028]通过搅拌杆24对筛网21上的混合砂进行搅拌,使其均匀的从筛网21 中漏下,并在搅拌杆24上设置有通气孔26,使得经过高温高压干燥气体发生装置干燥加热的高压气体经通气腔25从通气孔26喷出,对筛网21上的混合砂进行干燥,使得混合砂再与助剂混合时不会因水分过多导致粘合力降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树脂砂循环回收处理系统,包括砂回收系统和砂再利用系统,所述砂回收系统用于给料至砂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再利用系统包括壳体(10)、将树脂砂打散均匀的筛分机构(20)以及将助剂雾化喷出的喷雾机构(30),所述筛分机构(20)、喷雾机构(30)设置在壳体(10)内,且喷雾机构(30)设置在筛分机构(20)的下方,所述壳体(10)包括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进料口(11)设置在筛分机构(20)的正上方,所述出料口(12)设置在喷雾机构(30)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砂循环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机构(20)包括筛网(21)、电机(22)、转轴(23)以及搅拌杆(24),所述电机(22)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方,所述转轴(23)一端连接电机(22),另一端连接搅拌杆(24),所述搅拌杆(24)对筛网(21)上的树脂砂进行搅拌;所述搅拌杆(24)内部设置有通气腔(25),搅拌杆(24)的外壁设置有连通外界与通气腔(25)的通气孔(26),所述搅拌杆(24)绕转轴(23)转动的部位远离转轴(23)一侧设置有进气口(27),所述进气口(27)与进气管(28)一端旋转密封连接,所述进气管(28)另一端穿过壳体(10)与高温高压干燥气体发生装置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砂循环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螺旋状的下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作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隆兴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