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装置和传输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218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尼装置和传输系统,阻尼装置包括基座、第一传动轴、摩擦轮、第二传动轴、阻尼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传动轴转动设置于基座上,摩擦轮设置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部,第二传动轴转动设置于基座上,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之间并排设置;阻尼器设置于基座上,第二传动轴的一端部伸入阻尼器,第一齿轮设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相啮合;在摩擦轮受作用力具有转动趋势时,阻尼器能够提供阻力矩,该部分阻力矩经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传递给摩擦轮,为摩擦轮提供阻尼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供持续的阻尼力,具有结构紧凑、稳定性好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尼装置和传输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尼装置和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轨道系统在工厂物料转移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0003]涂装车间喷涂线及涂胶线入口处各有一个下坡段,轨道坡度一般要在10
°
左右甚至更小,现有技术中的所安装的驱动轮(与轨道配合的轮结构)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无法支持车体下滑的趋势,台车在这两处下坡段均发生过台车从链条推头上脱开而导致的溜车故障,溜车后因车体碰撞,线体输送链编码器数据错乱,导致长停故障,因此需要设置阻尼装置。
[0004]目前的阻尼装置在台车经过下坡段时,台车导向轮需克服两个摩擦板后端弹簧的弹力以及摩擦板与导向轮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方可下滑。然而弹簧弹性系数较小,且摩擦板为金属材质,与导轮件摩擦系数较小,经过阻尼装置可以抵消掉的能量较少,远远不能起到良好的防溜车作用,且现有技术中的阻尼装置并非连续作用于台车上,仅是作用在台车导向轮,台车经过时会导致输送链受冲击抖动。
[0005]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能够平衡工件向下运输时重力沿下坡段向下的分力的阻尼装置和传输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尼装置和传输系统,能够提供持续的阻尼力,具有结构紧凑、稳定性好的优点。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阻尼装置,通过回转运动提供阻尼力,阻尼装置包括:
[0008]基座;
[0009]第一传动轴,其转动设置于基座上;
[0010]摩擦轮,其设置于第一传动轴的一端部;
[0011]第二传动轴,其转动设置于基座上,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之间并排设置;
[0012]阻尼器,其设置于基座上,并且第二传动轴的一端部伸入阻尼器;
[0013]第一齿轮,其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
[0014]第二齿轮,其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相啮合;
[0015]其中在摩擦轮受作用力具有转动趋势时,阻尼器能够提供阻力矩,该部分阻力矩经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传递给摩擦轮,为摩擦轮提供阻尼力。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阻尼器为第二传动轴提供阻力矩,进而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传动轴传递至摩擦轮,使得摩擦轮具有一定的阻尼力,起到防止滑脱的效果。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一
轴承座设置于基座上,第一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上,第二轴承座设置于基座上,第二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上。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传动比为1~6,例如传动比为4,采用较大传动比时,可以放大阻尼器的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摩擦轮通过胀套安装在第一传动轴的一端部。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阻尼器为旋转阻尼器。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阻尼器为液力阻尼器。
[002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传输系统,用作对工件提供传输阻尼力,其包括:
[0023]轨道;
[0024]与工件沿轨道同步传输的摩擦杆;
[0025]前述的阻尼装置;
[0026]其中工件沿轨道传输时,摩擦杆与阻尼装置中的摩擦轮接触,阻尼装置中的摩擦轮为摩擦杆提供传输阻尼力。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摩擦杆的直线运动会驱动摩擦轮承受阻尼转动,阻尼器通过摩擦轮的回转运动提供摩擦杆直线运动的阻尼力,一方面能够消除工件经过阻尼装置时的冲击,避免链条的抖动,另一方面摩擦杆与摩擦轮之间在下坡过程中始终接触,并且摩擦轮所提供的阻尼力接近恒定,下坡稳定性更好。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阻尼装置进一步包括安装板,安装板设置于下坡轨道上,基座通过销连接在安装板上,其中销与第一传动轴之间相平行。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阻尼装置还包括张紧弹簧、调节杆,调节杆与销相垂直,张紧弹簧套设在调节杆上,调节杆的一端连接在基座上,调节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安装板上。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调节杆为螺纹杆。
[0031]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的阻尼装置通过回转运动提供阻尼力,使得摩擦轮承受阻尼力作用下进行转动,进而抵消外部作用力,具有结构紧凑、所提供的阻尼力连贯稳定的优点。
[0033]其中通过设置合适的传动比可以在阻尼器提供阻力矩较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提供较大的阻尼力,结构更加简化,成本更低。
[0034]本专利技术的传输系统中摩擦轮始终与摩擦杆相接触,传输稳定性高,摩擦轮所提供的持续阻尼力确保摩擦杆传输过程受阻运行,避免滑脱现象。
[0035]此外通过张紧弹簧和调节杆使得摩擦轮紧贴在摩擦杆上,并且具有一定的正压力,以在消除摩擦轮与摩擦杆接触冲击的同时,保持摩擦杆所提供的阻尼力恒定,提高下坡的稳定性。
[00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阻尼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专利技术阻尼器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39]图3是本专利技术传输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本专利技术传输系统实施例中摩擦轮和摩擦杆的配合示意图;
[0041]图5是本专利技术传输系统实施例中显示调节杆、张紧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4]实施例1
[004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尼装置,通过回转运动提供阻尼力,如图1-2所示,阻尼装置包括基座1、第一传动轴2、摩擦轮3、第二传动轴4、阻尼器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
[0046]其中第一传动轴2通过第一轴承座8上的轴承转动设置于基座1上,摩擦轮3通过胀套9固定设置于第一传动轴2的上端部,第一齿轮6设置在第一传动轴2的下端部;
[0047]阻尼器5设置在基座1上,第二传动轴4通过第二轴承座10内中轴承转动设置于基座1上,第二传动轴4的上端部伸入阻尼器5并且与阻尼器5之间配合连接,第二齿轮7设置在第二传动轴4的下端部,其中第一传动轴2与第二传动轴4之间并排平行,并且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之间相啮合。
[004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齿轮6和第二齿轮7之间的传动比为4,也即第一齿轮6的齿数是第二齿轮7的齿数的四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装置,通过回转运动提供阻尼力,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基座(1);第一传动轴(2),其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摩擦轮(3),其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的一端部;第二传动轴(4),其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二传动轴(4)与所述第一传动轴(2)之间并排设置;阻尼器(5),其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并且所述第二传动轴(4)的一端部伸入所述阻尼器(5);第一齿轮(6),其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2)上;第二齿轮(7),其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轴(4)上,所述第一齿轮(6)与所述第二齿轮(7)之间相啮合;其中在所述摩擦轮(3)受作用力具有转动趋势时,所述阻尼器(5)能够提供阻力矩,该部分阻力矩经过所述第二齿轮(7)与所述第一齿轮(6)传递给所述摩擦轮(3),为所述摩擦轮(3)提供阻尼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轴承座(8)和第二轴承座(10),所述第一轴承座(8)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一传动轴(2)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8)上,所述第二轴承座(10)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二传动轴(4)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座(10)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6)与所述第二齿轮(7)的传动比为1~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林刘炜华张永森王磊赵燕武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