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预偏可调及状态自复位功能的减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113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预偏可调及状态自复位功能的减震支座,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连接上部结构;下座板,所述下座板连接下部结构,并且所述下座板上设置有凹球面;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板和所述下座板之间的球面滑动块,所述球面滑动块的上表面为与所述滑动板配合的平面,下表面为与所述凹球面配合的凸球面;所述球面滑动块的平面与所述滑动板之间能够实现相对滑动,所述凸球面与所述凹球面支架能够实现相对转动;其中,所述滑动板和所述下座板之间设置有恢复机构和预偏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除具有基本减隔震功能外,还能实现支座在安装过程中预偏量的自调节,更重要的是在支座滑移或转动后,实现支座自身状态的自恢复。实现支座自身状态的自恢复。实现支座自身状态的自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预偏可调及状态自复位功能的减震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预偏可调及状态自复位功能的减震支座,属于桥梁及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地震是人类长期以来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会造成房屋、基础设施的倒塌毁坏,公共交通的阻塞中断,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尤其是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交界地区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新的地震活跃期,地震发生频率明显提高,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来减少地震带给我们的损失。
[0003]减隔震支座是目前在桥梁结构和建筑结构中使用较广的一种减隔震装置,是用于连接上部结构(如建筑主体等)和下部结构(如地基等)的重要节点构件,通过将桥梁结构和建筑结构上部结构的反力和变形可靠的传递给桥梁结构和建筑结构下部结构,从而提高桥梁结构和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利用减隔震支座上某些部位特殊结构或特殊装置,通过其滑移或变形,以延长地震周期或耗散、吸收地震输入结构中的能量,进而减小主体结构地震反应,有效的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本身的损坏。
[0004]球型支座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预偏可调及状态自复位功能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板(1),所述滑动板(1)连接上部结构;下座板(2),所述下座板(2)连接下部结构,并且所述下座板(2)上设置有凹球面(21);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动板(1)和所述下座板(2)之间的球面滑动块(3),所述球面滑动块(3)的上表面为与所述滑动板(1)配合的平面,下表面为与所述凹球面(21)配合的凸球面(31);所述球面滑动块(3)的平面与所述滑动板(1)之间能够实现相对滑动,所述凸球面(31)与所述凹球面(21)支架能够实现相对转动;其中,所述滑动板(1)和所述下座板(2)之间设置有恢复机构(4)和预偏调节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预偏可调及状态自复位功能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机构(4)包括水平设置的若干水平滑动恢复机构(4)和竖直设置的若干转动恢复机构(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预偏可调及状态自复位功能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动恢复机构(4)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下座板(2)和所述滑动板(1)之间的水平阻尼弹簧(41);所述水平阻尼弹簧(4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侧板上,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导向块(42),所述限位导向块(42)与所述滑动板(1)的侧壁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预偏可调及状态自复位功能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水平导向板(44),所述水平导向板(44)上水平设置导向槽(45);所述限位导向块(42)上设置有导向螺栓(46),所述导向螺栓(46)的端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45)内。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预偏可调及状态自复位功能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恢复机构(4)包括竖向阻尼弹簧(43),所述竖向阻尼弹簧(43)的上端连接所述滑动板(1),下端连接所述下座板(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预偏可调及状态自复位功能的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偏调节机构(5)包括两组预偏调节齿轮机构以及四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锋夏俊勇庾光忠刘军李世珩冷新云杨春平田杨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