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空调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204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空调控制装置,包括,驱动模块,其输送并传递动力使轿厢做上下移动;载重模块用以测量所述轿厢的承载重量;空调模块用以向所述轿厢提供风量;控制模块,通过对所述载重模块的实际载重和所述轿厢预到达的楼层停留频率对应不同的所述驱动模块的驱动力和电流、空调模块的风量的监测方式和运行参数;所述控制模块首先获取所述轿厢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楼层停留频率,其次对所述轿厢的运行方向进行判断,确定所述轿厢的运行方向后,再根据所述轿厢的实际载重与预设载重进行比较,以及所述轿厢预停留楼层的频率与预设频率进行比较,实时确定所述驱动模块的驱动力和电流、空调模块的风量的监测方式和运行参数。空调模块的风量的监测方式和运行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空调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智能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空调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楼宇自控是指楼宇中电力设备,如电梯、水泵、风机、空调等,其主要工作性质是强电驱动。通常这些设备是开放性的工作状态,也就是说没有形成一个闭环回路。只要接通电源,设备就在工作,至于工作状态、进程、能耗等,无法在线及时得到数据,更谈不上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现在楼宇自控是将上述的电器设备进行在线监控,通过设置相应的传感器、行程开关、光电控制等,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测,并通过线路返回控制机房的中心电脑,由电脑得出分析结果,再返回到设备终端进行调解。
[0003]而现有的楼宇自控系统中的电梯空调控制装置还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电梯空调控制装置对电梯的调节仅限于电梯的停靠楼层的设置,不能对电梯的实际载重和楼层使用频率对电梯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使用者的体验感不好,电梯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空调控制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梯的使用者的体验感不好和电梯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空调控制装置,包括,
[0006]驱动模块,其输送并传递动力使轿厢做上下移动;
[0007]载重模块,其设置在所述轿厢底部,用以测量所述轿厢的承载重量;
[0008]空调模块,其设置在所述轿厢顶部,用以向所述轿厢提供风量;
[0009]控制模块,其与所述驱动模块、载重模块和空调模块连接,通过对所述载重模块的实际载重和所述轿厢预到达的楼层停留频率对应不同的所述驱动模块的驱动力和电流,以及对应空调模块的风量的监测方式和运行参数;
[0010]所述控制模块首先对所述轿厢的停留楼层、停留楼层时间和停留楼层次数进行监控并获取所述轿厢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楼层停留频率,其次对所述轿厢的运行方向进行判断,确定所述轿厢的运行方向后,再根据所述轿厢的实际载重与预设载重进行比较,以及所述轿厢预停留楼层的频率与预设频率进行比较,实时确定所述驱动模块的驱动力和电流,以及空调模块的风量的监测方式和运行参数;
[0011]所述监测方式包括全程监测和隔段监测,全程监测为所述轿厢关门时到所述轿厢下一次开门时的所有时刻,隔段监测为所述轿厢关门时的运行参数和下一次所述轿厢关门时的运行参数;
[0012]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对所述轿厢在初始楼层的实际载重Zs1与第一预设载重z1和第二预设载重z2的比较,从而判断所述控制模块的监测方式,若所述轿厢的实际载重Zs1大于第一预设载重z1时,则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电流和风量的监测方式为全程监测,若所述轿厢的实际载重Zs1小于第一预设载重z1且大于第二预设载重z2时,则所述控制模块
对所述驱动力和电流的监测方式为全程监测,对风量的监测方式为隔段监测,若所述轿厢的实际载重Zs1小于第二预设载重z2时,则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电流和风量的监测方式为隔段监测,所述控制模块确定监测方式后,再根据所述轿厢的实际载重与第一次停留楼层频率确定所述轿厢启动至第一次停留楼层的运行参数;
[0013]当所述轿厢从第一次停留的楼层到达第二次停留的楼层时,所述控制模块监测所述轿厢在第一次停留楼层关门后的实际载重Zs2和所述轿厢第二次停留的楼层的频率Fs2,将Zs2与Zs1和Fs2与Fs1进行比较,从而对所述轿厢第一次停留的楼层到第二次停留的楼层的驱动力、电流和风量的监测方式和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0014]当所述轿厢从第二次停留的楼层到达第三次停留的楼层时,所述控制模块监测所述轿厢在第二次停留楼层关门时的实际载重Zs3和所述轿厢第三次停留的楼层的频率Fs3,将Zs3与Zs2和Fs3与Fs2进行比较,从而对所述轿厢第二次停留的楼层到第三次停留的楼层的驱动力、电流和风量的监测方式和运行参数进行调整,直至所述轿厢到最高层或最低层。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轿厢在每个楼层的停留频率通过一段时间内的停留次数和停留时间来确定,首先,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对所述轿厢在每个楼层的停留次数进行统计,其次,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轿厢在每个楼层停留时的开门时间和关门时间来确定所述轿厢在每个楼层的实际停留时间,获取所述轿厢在楼层的停留频率表示为:
[0016]Fi=(Si
×
Ti)/(S1
×
T1+S2
×
T2+S3
×
T3+

Sn
×
Tn)
[0017]其中,Fi表示第i楼层的停留频率,Si表示第i楼层的停留次数,Ti表示第i楼层的停留时间,S1表示第一楼层的停留次数,T1表示第一楼层的停留时间,S2表示第二楼层的停留次数,T2表示第二楼层的停留时间,S3表示第三楼层的停留次数,T3表示第三楼层的停留时间,Sn表示第n楼层的停留次数,Tn表示第n楼层的停留时间。
[0018]进一步地,所述轿厢的楼层停留频率包括楼层上行停留频率和楼层下行停留频率,其中,所述楼层上行停留频率的停留次数为所述轿厢在上行时的停留次数,所述楼层上行频率的停留时间为所述轿厢在上行时的停留时间;所述楼层下行停留频率的停留次数为所述轿厢在下行时的停留次数,所述楼层下行频率的停留时间为所述轿厢在下行时的停留时间。
[001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对所述轿厢在初始楼层的实际载重Zs1与第一次停留楼层频率Fs1与预设值相比较,设定第一预设频率f1和第二预设频率f2:
[0020]若Zs1>z1,Fs1>f1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电流和风量进行全程监测,并调整驱动力为预设第一驱动力D1、调整所述电流为预设第一电流I1、调整风量为预设第一风量L1;
[0021]若Zs1>z1,f2<Fs1<f1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电流和风量进行全程监测,并调整驱动力为预设第一驱动力D1、调整所述电流为预设第二电流I2、调整风量为预设第一风量L1;
[0022]若Zs1>z1,Fs1<f2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电流和风量进行全程监测,并调整驱动力为预设第一驱动力D1、调整所述电流为预设第三电流I3、调整风量为预设第一风量L1;
[0023]若z2<Zs1<z1,Fs1>f1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电流进行全程监测,对风量采取每到停留楼层监测一次的方式监测,并调整驱动力为预设第二驱动力D2、调整所
述电流为预设第一电流I1、调整风量为预设第二风量L2;
[0024]若z2<Zs1<z1,f2<Fs1<f1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电流进行全程监测,对风量采取每到停留楼层监测一次的方式监测,并调整驱动力为预设第二驱动力D2、调整所述电流为预设第二电流I2、调整风量为预设第二风量L2;
[0025]若z2<Zs1<z1,Fs1<f2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电流进行全程监测,对风量采取每到停留楼层监测一次的方式监测,并调整驱动力为预设第二驱动力D2、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其输送并传递动力使轿厢做上下移动;载重模块,其设置在所述轿厢底部,用以测量所述轿厢的承载重量;空调模块,其设置在所述轿厢顶部,用以向所述轿厢提供风量;控制模块,其与所述驱动模块、载重模块和空调模块连接,通过对所述载重模块的实际载重和所述轿厢预到达的楼层停留频率对应不同的所述驱动模块的驱动力和电流,以及对应空调模块的风量的监测方式和运行参数;所述控制模块首先对所述轿厢的停留楼层、停留楼层时间和停留楼层次数进行监控并获取所述轿厢在一定时间段内的楼层停留频率,其次对所述轿厢的运行方向进行判断,确定所述轿厢的运行方向后,再根据所述轿厢的实际载重与预设载重进行比较,以及所述轿厢预停留楼层的频率与预设频率进行比较,实时确定所述驱动模块的驱动力和电流,以及空调模块的风量的监测方式和运行参数;所述监测方式包括全程监测和隔段监测,全程监测为所述轿厢关门时到所述轿厢下一次开门时的所有时刻,隔段监测为所述轿厢关门时的运行参数和下一次所述轿厢关门时的运行参数;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对所述轿厢在初始楼层的实际载重Zs1与第一预设载重z1和第二预设载重z2的比较,从而判断所述控制模块的监测方式,若所述轿厢的实际载重Zs1大于第一预设载重z1时,则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电流和风量的监测方式为全程监测,若所述轿厢的实际载重Zs1小于第一预设载重z1且大于第二预设载重z2时,则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和电流的监测方式为全程监测,对风量的监测方式为隔段监测,若所述轿厢的实际载重Zs1小于第二预设载重z2时,则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电流和风量的监测方式为隔段监测,所述控制模块确定监测方式后,再根据所述轿厢的实际载重与第一次停留楼层频率确定所述轿厢启动至第一次停留楼层的运行参数;当所述轿厢从第一次停留的楼层到达第二次停留的楼层时,所述控制模块监测所述轿厢在第一次停留楼层关门后的实际载重Zs2和所述轿厢第二次停留的楼层的频率Fs2,将Zs2与Zs1和Fs2与Fs1进行比较,从而对所述轿厢第一次停留的楼层到第二次停留的楼层的驱动力、电流和风量的监测方式和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当所述轿厢从第二次停留的楼层到达第三次停留的楼层时,所述控制模块监测所述轿厢在第二次停留楼层关门时的实际载重Zs3和所述轿厢第三次停留的楼层的频率Fs3,将Zs3与Zs2和Fs3与Fs2进行比较,从而对所述轿厢第二次停留的楼层到第三次停留的楼层的驱动力、电流和风量的监测方式和运行参数进行调整,直至所述轿厢到最高层或最低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在每个楼层的停留频率通过一段时间内的停留次数和停留时间来确定,首先,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对所述轿厢在每个楼层的停留次数进行统计,其次,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轿厢在每个楼层停留时的开门时间和关门时间来确定所述轿厢在每个楼层的实际停留时间,获取所述轿厢在楼层的停留频率表示为:Fi=(Si
×
Ti)/(S1
×
T1+S2
×
T2+S3
×
T3+

Sn
×
Tn)其中,Fi表示第i楼层的停留频率,Si表示第i楼层的停留次数,Ti表示第i楼层的停留时间,S1表示第一楼层的停留次数,T1表示第一楼层的停留时间,S2表示第二楼层的停留次
数,T2表示第二楼层的停留时间,S3表示第三楼层的停留次数,T3表示第三楼层的停留时间,Sn表示第n楼层的停留次数,Tn表示第n楼层的停留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楼层停留频率包括楼层上行停留频率和楼层下行停留频率,其中,所述楼层上行停留频率的停留次数为所述轿厢在上行时的停留次数,所述楼层上行频率的停留时间为所述轿厢在上行时的停留时间;所述楼层下行停留频率的停留次数为所述轿厢在下行时的停留次数,所述楼层下行频率的停留时间为所述轿厢在下行时的停留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对所述轿厢在初始楼层的实际载重Zs1与第一次停留楼层频率Fs1与预设值相比较,设定第一预设频率f1和第二预设频率f2:若Zs1>z1,Fs1>f1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电流和风量进行全程监测,并调整驱动力为预设第一驱动力D1、调整所述电流为预设第一电流I1、调整风量为预设第一风量L1;若Zs1>z1,f2<Fs1<f1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电流和风量进行全程监测,并调整驱动力为预设第一驱动力D1、调整所述电流为预设第二电流I2、调整风量为预设第一风量L1;若Zs1>z1,Fs1<f2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驱动力、电流和风量进行全程监测,并调整驱动力为预设第一驱动力D1、调整所述电流为预设第三电流I3、调整风量为预设第一风量L1;若z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源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