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5959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热源群控制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由AI云平台、冷热源群控主模块、四类设备监控主模块和四类设备监控从模块四层构建成一个分层控制的架构,可以将控制任务分解分散,下放到底层模块,控制灵活,性能更稳定,可扩充性更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包括基座、筒体和系统承载体,筒体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伸缩端端部设置有托起机构,系统承载体设置于托起机构上,筒体顶端设置有由顶升驱动部、封口张开部和风幕形成部所组成的散热防尘机构,基座与筒体之间设置有导流件,可在顶升系统承载体的过程中联动打开闭合的封板,同时,实现高效阻尘与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热源群控制,具体的是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常用的冷热源群控系统一般采用plc方案,即由一个cpu模块加io扩展模块实现,cpu模块直接实现控制策略及每一个设备的具体监控,具体架构如说明书附图11所示。由于冷热源群控系统设备较多(冷热源机组、冷热源蝶阀、冷冻泵、冷冻泵蝶阀、冷冻水流状态、冷冻进出水温度、冷冻水流量、冷却泵、冷却泵蝶阀、冷却水流状态、冷却进出水温度、冷却塔、冷却塔蝶阀、分集水压差监控),控制流程复杂,一个cpu模块实现起来有些吃力,往往一些保护性措施不能加进去,点数不多的小系统尚可,稍微大点的系统往往运行不够稳定。若一个大系统的监控点数非常多,超出一个cpu模块支持的io点数,就需要多个cpu模块来实现,那这多个cpu模块之间的通讯协调更是复杂,实现起来更困难。

2、现有技术还公开了公开号为cn 210801529 u(ipc分类号为f24f11/88)的中国专利:一种基于pbus总线的冷热源节能控制装置,并公开了通过在进气口处设置包裹着活性炭的滤层,既可以防止灰尘进入装置,也可以吸水防潮;增强了装置防潮效果;并通过在装置底部设置加热板,可以将装置内的潮湿空气加热上升至冷凝层冷凝排出。

3、但是现有技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公开号为cn 210801529 u的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包裹着活性炭的滤层进行防尘虽然效果较好,但需要频繁进行更换,且该可控制装置处于机壳内部进行运作,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由ai云平台、冷热源群控主模块、设备监控主模块和设备监控从模块四层构建而成,其中,

4、ai云平台用于根据云平台数据库存有的基础数据,再结合当地当前气温及现场负荷,推送合理控制策略及参数设定值给冷热源群控主模块;

5、冷热源群控主模块用于接收ai云平台推送的控制参数,进一步下发命令给各个设备监控主模块;

6、设备监控主模块用于管理各自的设备监控从模块,并根据冷热源群控主模块下发的命令参数,给设备监控从模块下发命令,同时,还负责故障设备切换以及将设备运行台数及各设备运行状态、故障状态、手自动状态反馈给群控主模块;

7、设备监控从模块用于具体负责各设备的启停及运行频率,同时,将设备运行状态、故障状态、手自动状态、实际运行频率上报给设备监控主模块。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监控主模块和设备监控从模块根据设备类型均分为冷机监控模块、冷冻泵监控模块、冷却泵监控模块和冷却塔风机监控模块四类。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冷热源群控主模块与ai云平台采用以太网或4g无线连接,所述冷热源群控主模块与各设备监控主模块均采用lonworks或以太网连接,所述设备监控主模块与各设备监控从模块均采用lonworks或以太网连接,并且,lonworks或以太网连接均采用报文方式实现自组网。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搭载上述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基座、筒体和系统承载体,所述基座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有立柱,所述立柱顶端通过轴承与筒体底端转动安装,且筒体底端设置为网状结构,所述筒体顶端固定设有内环板,所述内环板外周面通过轴承转动套接有外环板,所述筒体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端部设置有托起机构,所述系统承载体设置于托起机构上,所述筒体顶端设置有由顶升驱动部、封口张开部和风幕形成部所组成的散热防尘机构,所述基座与筒体之间设置有导流件,所述筒体外侧设置有显示机构。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托起机构包括固定设于气缸伸缩端端部的托盘,且托盘底端设置为网状结构,所述托盘顶端面固定设有四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侧板,每个侧板内侧均设置有夹板,且夹板与对应位置的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托盘内腔底端面边缘位置固定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弹簧二,所述系统承载体与夹板以及弹簧二之间活动搭接。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升驱动部包括开设于其中一个侧板外侧的滑槽,且滑槽底端延伸至托盘上,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顶块,所述顶块位于滑槽内腔部分的底端固定设有导杆,所述导杆底端活动贯穿托盘,所述导杆外周面位于滑槽内部的部分活动套设有弹簧四,所述顶块顶端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一侧顶端面固定设有多个呈水平共线设置的齿块,所述推块顶端开设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部滑动连接有t型块,所述筒体顶端对应推块的位置处开设有槽口;

13、所述封口张开部包括通过转杆转动安装于内环板底部对应推块位置处的齿轮和固定设于外环板底部对应推块位置处的弧齿条,所述齿轮与弧齿条以及多个齿块所组成的直齿条均相啮合,所述内环板内周面一体成型有垫环,所述垫环顶部贴合设有多个关于内环板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设置的封板,所述外环板顶部外边缘对应每个封板的位置处均通过转杆转动安装有弧板,每个封板面向所在位置弧板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设有耳块,每个封板的其中一个耳块通过转杆与垫环转动安装,另一个耳块通过转杆与对应位置的弧板转动安装;

14、所述风幕形成部包括开设于外环板中部的环形气腔和与环形气腔相连通的供气管,所述供气管远离外环板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外环板底部开设有与环形气腔相连通的环形出风槽。

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件包括固定设于基座顶端的呈圆台状结构的外环片,所述外环片内侧中部固定设有呈垂直设置的内环片,所述外环片内侧对应内环片外侧的位置处开设有漏槽。

1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套设于筒体外周面顶端以及底端的环块和定卡环,所述环块与定卡环之间设置有活动套设于筒体外部的动卡环,所述定卡环与动卡环之间活动扣合有四个显示屏,且四个显示屏与冷机监控主模块、冷冻泵监控主模块、冷却泵监控主模块和冷却塔风机监控主模块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环块与动卡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弹簧三。

1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块顶部对应每个显示屏的位置处均竖直贯穿开设有扣槽。

1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底端面边缘位置固定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垫脚,每个垫脚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底端面与基座顶端面之间为活动贴合设置。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冷热源控制系统采用分层控制的架构设计,不仅灵活,而且性能更稳定,可扩展性更强,同时,采用ai策略控制,利用其更强的数据库及学习能力来提升节能效果,此外,还通过采用基于报文传输的自组网方式设计,让用户的现场调试工作更加简便;

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流件对进入环形气腔内部的空气自环形出风槽处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由AI云平台、冷热源群控主模块、设备监控主模块和设备监控从模块四层构建而成,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监控主模块和设备监控从模块根据设备类型均分为冷机监控模块、冷冻泵监控模块、冷却泵监控模块和冷却塔风机监控模块四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源群控主模块与AI云平台采用以太网或4G无线连接,所述冷热源群控主模块与各设备监控主模块均采用LonWorks或以太网连接,所述设备监控主模块与各设备监控从模块均采用LonWorks或以太网连接,并且,LonWorks或以太网连接均采用报文方式实现自组网。

4.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装置,用于搭载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筒体(2)和系统承载体(5),所述基座(1)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有立柱(9),所述立柱(9)顶端通过轴承与筒体(2)底端转动安装,且筒体(2)底端设置为网状结构,所述筒体(2)顶端固定设有内环板(13),所述内环板(13)外周面通过轴承转动套接有外环板(14),所述筒体(2)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伸缩端端部设置有托起机构(4),所述系统承载体(5)设置于托起机构(4)上,所述筒体(2)顶端设置有由顶升驱动部、封口张开部和风幕形成部所组成的散热防尘机构(7),所述基座(1)与筒体(2)之间设置有导流件(10),所述筒体(2)外侧设置有显示机构(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起机构(4)包括固定设于气缸(3)伸缩端端部的托盘(41),且托盘(41)底端设置为网状结构,所述托盘(41)顶端面固定设有四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侧板(42),每个侧板(42)内侧均设置有夹板(43),且夹板(43)与对应位置的侧板(4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44),所述托盘(41)内腔底端面边缘位置固定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弹簧二(45),所述系统承载体(5)与夹板(43)以及弹簧二(45)之间活动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驱动部包括开设于其中一个侧板(42)外侧的滑槽(71),且滑槽(71)底端延伸至托盘(41)上,所述滑槽(71)内部滑动连接有顶块(72),所述顶块(72)位于滑槽(71)内腔部分的底端固定设有导杆(73),所述导杆(73)底端活动贯穿托盘(41),所述导杆(73)外周面位于滑槽(71)内部的部分活动套设有弹簧四(74),所述顶块(72)顶端设置有推块(75),所述推块(75)一侧顶端面固定设有多个呈水平共线设置的齿块(76),所述推块(75)顶端开设有T型槽(77),所述T型槽(77)内部滑动连接有T型块(78),所述筒体(2)顶端对应推块(75)的位置处开设有槽口(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10)包括固定设于基座(1)顶端的呈圆台状结构的外环片(101),所述外环片(101)内侧中部固定设有呈垂直设置的内环片(102),所述外环片(101)内侧对应内环片(102)外侧的位置处开设有漏槽(10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机构(6)包括分别固定套设于筒体(2)外周面顶端以及底端的环块(61)和定卡环(63),所述环块(61)与定卡环(63)之间设置有活动套设于筒体(2)外部的动卡环(62),所述定卡环(63)与动卡环(62)之间活动扣合有四个显示屏(64),且四个显示屏(64)与冷机监控主模块、冷冻泵监控主模块、冷却泵监控主模块和冷却塔风机监控主模块一一对应连通,所述环块(61)与动卡环(62)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弹簧三(6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块(61)顶部对应每个显示屏(64)的位置处均竖直贯穿开设有扣槽(66)。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底端面边缘位置固定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垫脚(11),每个垫脚(11)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2),且防滑垫(12)底端面与基座(1)顶端面之间为活动贴合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由ai云平台、冷热源群控主模块、设备监控主模块和设备监控从模块四层构建而成,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监控主模块和设备监控从模块根据设备类型均分为冷机监控模块、冷冻泵监控模块、冷却泵监控模块和冷却塔风机监控模块四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源群控主模块与ai云平台采用以太网或4g无线连接,所述冷热源群控主模块与各设备监控主模块均采用lonworks或以太网连接,所述设备监控主模块与各设备监控从模块均采用lonworks或以太网连接,并且,lonworks或以太网连接均采用报文方式实现自组网。

4.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装置,用于搭载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筒体(2)和系统承载体(5),所述基座(1)顶部中心位置固定设有立柱(9),所述立柱(9)顶端通过轴承与筒体(2)底端转动安装,且筒体(2)底端设置为网状结构,所述筒体(2)顶端固定设有内环板(13),所述内环板(13)外周面通过轴承转动套接有外环板(14),所述筒体(2)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伸缩端端部设置有托起机构(4),所述系统承载体(5)设置于托起机构(4)上,所述筒体(2)顶端设置有由顶升驱动部、封口张开部和风幕形成部所组成的散热防尘机构(7),所述基座(1)与筒体(2)之间设置有导流件(10),所述筒体(2)外侧设置有显示机构(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层控制的冷热源优化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起机构(4)包括固定设于气缸(3)伸缩端端部的托盘(41),且托盘(41)底端设置为网状结构,所述托盘(41)顶端面固定设有四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侧板(42),每个侧板(42)内侧均设置有夹板(43),且夹板(43)与对应位置的侧板(4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44),所述托盘(41)内腔底端面边缘位置固定设有多个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弹簧二(45),所述系统承载体(5)与夹板(43)以及弹簧二(45)之间活动搭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陈祥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源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