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爬翻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159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30
一种攀爬翻越装置,涉及体育教育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该装置于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底面形成一定角度的网兜,该网兜的纵向网绳于装置上方攀附而过,能够从左侧攀爬到右侧,也可以从右侧攀爬到左侧。该装置左右两侧有一定斜度的网兜皆可以进行攀爬,自由度高,顺应儿童好动的天性;网兜与底面有一定角度,发生坠落时,较低处的网兜能够对人体进行缓冲。同时,在到达装置顶部时可以进行翻越等动作的训练,趣味性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攀爬翻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体育教育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攀爬翻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正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儿童正处于身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体育教育是儿童教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应用于儿童体育教育的器械有很多,但能够使儿童进行攀爬的器械少之又少。而这些儿童攀爬的器械包括攀爬架、攀爬网、攀岩墙。攀爬架只适合胆子大且身体好的小朋友进行体育锻炼。因为攀爬架攀爬时所经过的路线只能为固定路线,且攀爬的前后次序固定,无法中途调整次序。因此当攀爬队伍中有某个小朋友停滞时,其后面的小朋友也只能停在他后面动弹不得;而攀岩墙相对于儿童来说,难度较大,危险性也很大。不太适合大部分的儿童参与;而目前的攀爬网,多是形成一个铅直的面,儿童攀爬时,只能直上直下,出现坠落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地面厚垫进行缓冲。而地面的缓冲垫铺设面积事先难以估量,其应对坠落的能力难以保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只能单独的一面或者两面进行锻炼,且没有办法进行翻越等动作的训练,趣味性较低。
[0003]综上所述,目前的儿童体育教育所使用的器材存在以下问题:1.自由度不高,不符合儿童好动的天性;2.应对坠落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只能进行单独一面或者两面的训练,没有办法进行翻越等动作的训练,趣味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攀爬翻越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攀爬翻越装置,包括网兜、支架、连接件;
[0006]所述的网兜固定于支架之上;所述的支架由方形柱体通过连接件拼搭而成;
[0007]所述的网兜包括纵线网绳、横线网绳、纵横固定件;
[0008]所述的支架包括三脚架、格子窗、斜撑、横梁;所述的横梁包括顶点横梁、斜边横梁、底边横梁;
[0009]所述的连接件包括T形连接板、V形连接板、Y形连接板、L形
[0010]连接板、大折弯板、小折弯板;
[0011]所述的三角架于支架包括底边纵梁、斜边纵梁;所述的底边纵梁位于整个支架的底部,两端通过V形连接板连接斜边纵梁;所述的斜边纵梁在支架的上端搭在一起,架起顶点横梁,并通过L形连接板、大折弯板、小折弯板固定;
[0012]所述的L形连接板覆盖顶点横梁的端面和斜边纵梁的外侧面;所述的大折弯板覆盖顶点横梁和斜边纵梁的外侧面;所述的小折弯板覆盖斜边纵梁的侧面;
[0013]所述的斜边纵梁侧面设有一组等距的通孔,其直径与横线网绳直径相匹配;所述的斜撑由底边纵梁的中点伸向斜边纵梁的中点,其位于底边纵梁处由Y形连接板连接,位于斜边纵梁处由T形连接板连接;在斜边纵梁和斜撑围成的矩形区域内,固定有格子窗;所述的格子窗为栅栏结构;
[0014]所述的斜边横梁端面通过T形连接板固定于斜边纵梁的侧面,靠近V形连接板,侧面设有一组等距的通孔,其直径与纵线网绳直径相匹配;所述的底边横梁端面通过T形连接板固定于底边纵梁的侧面,靠近V形连接板;
[0015]所述的纵线网绳与横线网绳垂直交错,并通过纵横固定件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纵横固定件整体为胶囊形状,侧面设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相互交错垂直,顶部设有下沉螺纹孔;所述的纵线网绳通过斜边横梁上的通孔在两根斜边横梁之间来回穿插,中间攀附于顶点横梁的顶部,最后端部固定于斜边纵梁上;所述的横线网绳通过斜边纵梁的通孔在两根斜边纵梁之间来回穿插,中间从顶点横梁侧面下方通过,最后端部固定于斜边纵梁上。
[0016]优选的,所述的格子窗由数根条状物围成。
[0017]优选的,所述的大折弯板、小折弯板通过螺栓、螺母夹持,中间穿过斜边纵梁。
[0018]优选的,所述的纵线网绳穿过纵横固定件靠近顶部的通孔,横向网绳穿过另外一个的通孔。
[0019]优选的,所述的纵线网绳通过斜边横梁侧面时,中间被螺钉固定。
[0020]优选的,所述的横线网绳通过斜边纵梁侧面时,中间被螺钉固定。
[0021]优选的,所述的格子窗两侧,攀爬翻越装置底部,斜边纵梁、底边纵梁与格子窗形成三角形结构。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攀爬翻越装置,于左右两侧设置有与底面形成一定角度的网兜,该网兜的纵向网绳于装置上方攀附而过,能够从左侧攀爬到右侧,也可以从右侧攀爬到左侧。
[0023]该装置左右两侧有一定斜度的网兜皆可以进行攀爬,自由度高,顺应儿童好动的天性;网兜与底面有一定角度,发生坠落时,较低处的网兜能够对人体进行缓冲。同时,在到达装置顶部时可以进行翻越等动作的训练,趣味性高。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攀爬翻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的I放大视图;
[0026]图3是图1的II放大视图;
[0027]图4是图1的主视图;
[0028]图5是图4的III放大视图;
[0029]图6是图1的俯视图;
[0030]图7是图6的A

A剖视图;
[0031]图8是图6的B

B剖视图;
[0032]图9是图6的IV放大视图;
[0033]图中:1.网兜、11.纵线网绳、12.横线网绳、13.纵横固定件、2.支架、21.三角架、211.底边纵梁、212.斜边纵梁、22.格子窗、23.斜撑、24.横梁、241.顶点横梁、242.斜边横梁、243.底边横梁、3.连接件、31.T形连接板、32.V形连接板、33.Y形连接板、34.L形连接板、35.大折弯板、36.小折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实施例一:一种攀爬翻越装置,包括网兜、支架、连接件;
[0035]所述的网兜固定于支架之上;所述的支架由方形柱体通过连接件拼搭而成;
[0036]所述的网兜包括纵线网绳、横线网绳、纵横固定件;
[0037]所述的支架包括三脚架、格子窗、斜撑、横梁;所述的横梁包括顶点横梁、斜边横梁、底边横梁;
[0038]所述的连接件包括T形连接板、V形连接板、Y形连接板、L形连接板、大折弯板、小折弯板;
[0039]所述的三角架于支架包括底边纵梁、斜边纵梁;所述的底边纵梁位于整个支架的底部,两端通过V形连接板连接斜边纵梁;所述的斜边纵梁在支架的上端搭在一起,架起顶点横梁,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并通过L形连接板、大折弯板、小折弯板固定;
[0040]所述的L形连接板覆盖顶点横梁的端面和斜边纵梁的外侧面;所述的大折弯板覆盖顶点横梁和斜边纵梁的外侧面,使顶点横梁与斜边纵梁形成一个稳定整体;所述的小折弯板覆盖斜边纵梁的侧面;
[0041]所述的斜边纵梁侧面设有一组等距的通孔,其直径与横线网绳直径相匹配,可以穿过横线网绳;所述的斜撑由底边纵梁的中点伸向斜边纵梁的中点,其位于底边纵梁处由Y形连接板连接,位于斜边纵梁处由T形连接板连接,增加斜边纵梁与底边纵梁之间的连接点,减少斜边纵梁受力使的扰度变形;在斜边纵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攀爬翻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兜、支架、连接件;所述的网兜固定于支架之上;所述的支架由方形柱体通过连接件拼搭而成;所述的网兜包括纵线网绳、横线网绳、纵横固定件;所述的支架包括三角架、格子窗、斜撑、横梁;所述的横梁包括顶点横梁、斜边横梁、底边横梁;所述的连接件包括T形连接板、V形连接板、Y形连接板、L形连接板、大折弯板、小折弯板;所述的三角架于支架包括底边纵梁、斜边纵梁;所述的底边纵梁位于整个支架的底部,两端通过V形连接板连接斜边纵梁;所述的斜边纵梁在支架的上端搭在一起,架起顶点横梁,并通过L形连接板、大折弯板、小折弯板固定;所述的L形连接板覆盖顶点横梁的端面和斜边纵梁的外侧面;所述的大折弯板覆盖顶点横梁和斜边纵梁的外侧面;所述的小折弯板覆盖斜边纵梁的侧面;所述的斜边纵梁侧面设有一组等距的通孔,其直径与横线网绳直径相匹配;所述的斜撑由底边纵梁的中点伸向斜边纵梁的中点,其位于底边纵梁处由Y形连接板连接,位于斜边纵梁处由T形连接板连接;在斜边纵梁和斜撑围成的矩形区域内,固定有格子窗;所述的格子窗为栅栏结构;所述的斜边横梁端面通过T形连接板固定于斜边纵梁的侧面,靠近V形连接板,侧面设有一组等距的通孔,其直径与纵线网绳直径相匹配;所述的底边横梁端面通过T形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建洋赵孟涛施善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建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