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件压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131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件压接模具,属于压接模具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四角分别与四个导向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卡接在上模板的上表面,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该塑件压接模具,通过设置拉板、伸缩杆、第二弹簧、推杆、楔块、滚轮、第一弹簧和卡块,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模芯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拉动两个拉板,使得两个第二弹簧收缩,使得卡块从卡槽内移出,工作人员向前拉动模芯,使得模芯带动第一滑块从第一滑槽内移出,操作简单,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使用工具便可方便的对模芯进行拆卸并更换,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该压接模具进行使用。可以方便的对该压接模具进行使用。可以方便的对该压接模具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件压接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压接模具
,具体为一种塑件压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塑件压接模具的模芯大多是通过多个紧固螺栓与上模板固定连接,当工作人员需要对不同的塑件进行压接时,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工具对多个紧固螺栓进行拆卸,然后工作人员才能对该模芯进行更换,操较为麻烦,使得工作人员不便于对该模芯进行拆卸并更换,使得工作人员不便于对该塑件压接模具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件压接模具,解决了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模芯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工具对多个紧固螺栓进行拆卸,然后工作人员才能对该模芯进行更换,操较为麻烦,使得工作人员不便于对该模芯进行拆卸并更换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件压接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四角分别与四个导向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机构卡接在上模板的上表面,所述上模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下表面与模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上表面与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7]所述活动板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上模板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第二滑块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滑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与滚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滚轮的上表面与楔块的下表面搭接。
[0008]所述楔块的上表面与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推杆的相对面分别与伸缩杆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推杆的右侧面与伸缩杆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正面与拉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下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推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滚动机构分别与上模板内壁的相对面滚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拉板设置在滑孔内,所述滑孔开设在上模板的正面,所述滑孔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下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和第三滑槽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滑块的上表面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
接,两个固定板的相对面分别与塑件的左右两侧面搭接,所述塑件的下表面与下模板的上表面搭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右端与侧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下表面与下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远远大于第一弹簧的弹力,所述卡块正面的形状设置为弧形。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该塑件压接模具,通过设置拉板、伸缩杆、第二弹簧、推杆、楔块、滚轮、第一弹簧和卡块,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模芯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拉动两个拉板,使得伸缩杆收缩,使得两个第二弹簧收缩,使得两个推杆相互靠近,使得推杆带动楔块向右运动,使得活动板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通过滑块和活动板带动卡块向上运动,使得卡块从卡槽内移出,工作人员向前拉动模芯,使得模芯带动第一滑块从第一滑槽内移出,操作简单,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使用工具便可方便的对模芯进行拆卸并更换,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该压接模具进行使用。
[0018]2、该塑件压接模具,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和固定板,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塑件进行压接时,工作人员把塑件放置在下模板上,然后工作人员控制电动推杆工作,使得电动推杆通过固定板对塑件进行固定,因两个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可调,使得工作人员可方便的使用该压接模具对不同尺寸的塑件进行固定并压接。
[0019]3、该塑件压接模具,通过设置第三滑块,因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三滑块槽内,使得第三滑块和第三滑槽相互配合可对固定板进行限位,使得固定板在运动时不会发生晃动,使得固定板可在电动推杆的作用下平稳的运动并对塑件进行固定,因第三滑块和第三滑槽的形状均设置为T形,使得固定板不会带动第三滑块从第三滑槽的上方脱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上模板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卡块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底板、2导向机构、3上模板、4第一滑槽、5第一滑块、6模芯、7卡槽、8卡块、9活动板、10第二滑块、11第二滑槽、12第一弹簧、13滚轮、14楔块、15推杆、16伸缩杆、17第二弹簧、18拉板、19滑孔、20下模板、21第三滑槽、22第三滑块、23固定板、24塑件、25电动推杆、26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7]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件压接模具,包括底板1,底
板1上表面的四角分别与四个导向机构2的底端固定连接,导向机构2卡接在上模板3的上表面,通过设置导向机构2,使得导向机构2可对上模板3进行限位,使得上模板3在运动时不会发生晃动,使得上模板3可精准的带动模芯6对塑件24进行压接,上模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通过设置第一滑块5,因第一滑块5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4内,使得第一滑块5和第一滑槽4相互配合可对卡槽7进行限位,使得模芯6在运动时不会带动第一滑块5晃动,使得第一滑块5可带动卡槽7运动到与卡块8相对应的位置,使得卡块8可精准的卡进卡槽7内,第一滑块5的下表面与模芯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滑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卡槽7,卡槽7内卡接有卡块8,卡块8的上表面与活动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28]活动板9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0,第二滑块10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1内,第二滑槽11开设在上模板3内壁的左侧面,第二滑块10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12与第二滑槽1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板9的上表面与滚轮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滚轮13的上表面与楔块14的下表面搭接。
[0029]楔块14的上表面与推杆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推杆15的相对面分别与伸缩杆16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伸缩杆16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弹簧17,通过设置第二滑块10,因第二滑块10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1内,使得第二滑块10和第二滑槽11相互配合可对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件压接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四角分别与四个导向机构(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机构(2)卡接在上模板(3)的上表面,所述上模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4),所述第一滑槽(4)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5),所述第一滑块(5)的下表面与模芯(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卡槽(7),所述卡槽(7)内卡接有卡块(8),所述卡块(8)的上表面与活动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9)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0),所述第二滑块(10)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1)内,所述第二滑槽(11)开设在上模板(3)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第二滑块(10)的下表面通过第一弹簧(12)与第二滑槽(1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9)的上表面与滚轮(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滚轮(13)的上表面与楔块(14)的下表面搭接;所述楔块(14)的上表面与推杆(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推杆(15)的相对面分别与伸缩杆(16)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6)的外表面套接有两个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推杆(15)的右侧面与伸缩杆(16)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杆(15)的正面与拉板(18)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下模板(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东新诚铭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