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助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079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助力转向装置,包括壳体总成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总成内为蜗轮蜗杆传动的蜗杆总成和蜗轮总成,蜗杆总成的小直径端上过盈压合有一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上套设有尼龙套,尼龙套和壳体总成之间通过挂钩弹簧连接,挂钩弹簧对所述尼龙套施加弯曲径向力,使小直径端径向所述蜗轮总成的中心线偏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精巧,使用该装置可降低蜗杆总成的机加精度要求、改善机加工艺、提升刀具的寿命,有效的降低成本。同时,对蜗杆尺寸控制要求降低,改善检测控制工艺,有效降低人工检测的成本,另外,蜗轮蜗杆磨损后间隙变大,挂钩弹簧补偿蜗轮蜗杆间隙磨损量,使产品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稳定的性能。稳定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助力转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管柱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助力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客户对整车油耗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管柱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也即电动助力转向管柱逐渐成为中小型乘用车的标配。电动助力转向管柱是通过助力电机驱动蜗轮蜗杆减速机构继而为转向管柱提供助力。
[0003]电动助力转向管柱为蜗轮蜗杆结构传动形式,蜗轮蜗杆的啮合间隙是保证总成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蜗轮蜗杆啮合间隙偏大,易产生异响,导致客户抱怨。蜗轮蜗杆的啮合间隙偏小,造成转动力矩偏大,影响客户的驾驶手感。蜗轮蜗杆一般通过选配的方式(选用不同跨棒距的蜗杆来匹配蜗轮盘)达到保证蜗轮蜗杆啮合间隙,对蜗轮蜗杆精度等关键尺寸控制要求比较高,造成加工成本、检测控制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助力转向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助力转向装置,包括壳体总成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总成内为蜗轮蜗杆传动的蜗杆总成和蜗轮总成,所述蜗杆总成的小直径端上过盈压合有一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上套设有尼龙套,所述尼龙套和壳体总成之间通过挂钩弹簧连接,所述挂钩弹簧对所述尼龙套施加弯曲径向力,使所述小直径端径向所述蜗轮总成的中心线偏移。
[0007]优选的,所述蜗轮总成包括具有收容腔的下助力轴,所述下助力轴上过盈压配有支撑座总成和蜗轮,所述支撑座总成和蜗轮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下助力轴上的限位台阶限位。
[0008]优选的,所述蜗轮总成压配在上助力轴总成上,两者配置形成助力轴总成;所述上助力轴总成包括设置在所述收容腔内且两端均呈花键结构的扭杆,所述扭杆的一端延伸置于位于所述下助力轴一端的上助力轴的内孔内,并与之过盈配接;所述下助力轴和上助力轴之间通过滑动轴承连接,所述上助力轴上还焊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支撑座总成贴近。
[0009]优选的,所述蜗杆总成包括蜗杆以及套设在所述蜗杆一端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套设有与所述蜗杆紧配合的O形圈;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上过盈压配有内孔为花键结构的四爪连接头,所述四爪连接头与过盈压配在所述蜗杆上的四点接触球轴承I紧贴,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I由设置在所述蜗杆上的定位台阶进行定位。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总成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上开设有蜗轮孔,所述助力轴
总成沿所述蜗轮孔的轴线方向安装至所述壳体本体内,所述助力轴总成的一端上套设有四点接触球轴承II,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II与所述壳体本体过盈配接,所述壳体本体上还紧卡配合有一卡簧,所述卡簧与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II紧贴;所述助力轴总成的另一端通过锁紧螺母锁止在所述壳体本体上;所述壳体本体上还开设有蜗杆孔,所述蜗杆总成沿所述蜗杆孔的轴线方向安装至所述壳体本体内,一锁紧螺栓可将所述蜗杆总成锁止在所述壳体本体内。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座总成至少包括支撑座本体,所述支撑座本体上开设有一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圆心与所述支撑座本体的圆心同心,所述贯穿孔上设有一与所述支撑座本体过盈配合的四点接触球轴承Ⅲ。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本体上还设有一盖板,用以将所述尼龙套密封。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精巧,使用该装置可降低蜗杆总成的机加精度要求、改善机加工艺、提升刀具的寿命,有效的降低成本。同时,对蜗杆尺寸控制要求降低,改善检测控制工艺,有效降低人工检测的成本,另外,蜗轮蜗杆磨损后间隙变大,挂钩弹簧补偿蜗轮蜗杆间隙磨损量,使产品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本技术中支撑座总成的立体图;
[0017]图3:本技术中壳体总成的立体图;
[0018]图4:本技术中蜗轮总成和上助力轴总成的立体图;
[0019]图5:本技术中蜗轮总成和上助力轴总成的剖视图;
[0020]图6:本技术中蜗杆总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5]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助力转向装置,至少包括壳体总成3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总成3内为蜗轮蜗杆传动的蜗杆总成4和蜗轮总成5,所述蜗杆总成4的小直径端46上过盈压合有一深沟球轴承9,所述深沟球轴承9上套设有尼龙套7,所述尼龙套7和壳体总成3之间通过挂钩弹簧8连接,所述挂钩弹簧8对所述尼龙套7施加弯曲径向力,使所述小直径端46径向所述蜗轮总成5的中心线偏移。当蜗杆总成4和蜗轮总成5长时间使用出现磨损后间隙变大,所述挂钩弹簧8通过尼龙套7对深沟球轴承9施加作用力,使所述蜗杆总成4的小直径端46向蜗轮总成5移动,补偿蜗杆总成4和蜗轮总成5间隙磨损量,使产品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本体31上还设有一盖板39,用以将所述尼龙套7密封。
[0026]上述中,所述壳体总成3包括壳体本体31,所述壳体本体31上开设有蜗轮孔32,所述助力轴总成沿所述蜗轮孔32的轴线方向安装至所述壳体本体31内,所述助力轴总成的一端上套设有四点接触球轴承II33,所述四点接触球轴承II33与所述壳体本体31过盈配接,优选采用四点接触球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总成(3)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总成(3)内为蜗轮蜗杆传动的蜗杆总成(4)和蜗轮总成(5),所述蜗杆总成(4)的小直径端(46)上过盈压合有一深沟球轴承(9),所述深沟球轴承(9)上套设有尼龙套(7),所述尼龙套(7)和壳体总成(3)之间通过挂钩弹簧(8)连接,所述挂钩弹簧(8)对所述尼龙套(7)施加弯曲径向力,使所述小直径端(46)径向所述蜗轮总成(5)的中心线偏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总成(5)包括具有收容腔(51)的下助力轴(52),所述下助力轴(52)上过盈压配有支撑座总成(2)和蜗轮(53),所述支撑座总成(2)和蜗轮(53)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下助力轴(52)上的限位台阶(54)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总成(5)压配在上助力轴总成(6)上,两者配置形成助力轴总成;所述上助力轴总成(6)包括设置在所述收容腔(51)内且两端均呈花键结构的扭杆(61),所述扭杆(61)的一端延伸置于位于所述下助力轴(52)一端的上助力轴(62)的内孔内,并与之过盈配接;所述下助力轴(52)和上助力轴(62)之间通过滑动轴承(63)连接,所述上助力轴(62)上还焊接有传感器(64),所述传感器(64)与所述支撑座总成贴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间隙补偿机构的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总成(4)包括蜗杆(41)以及套设在所述蜗杆(41)一端的环形槽(42),所述环形槽(42)上套设有与所述蜗杆(41)紧配合的O形圈(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新施桂强师希挺秦新云陈梅红
申请(专利权)人: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