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化干燥粉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061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化干燥粉碎装置,属于气流粉碎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流化床干燥不利于颗粒破碎等问题,包括加热装置、粉碎混合装置、收集装置,加热装置设置有出气管道,出气管道连接有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粉碎混合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和第一连接管道连通,第一连接管道设置有进料装置,粉碎混合装置内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混合腔,粉碎混合装置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使第二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沿着圆的切线方向进入混合腔内的进气口,进气口和第二连接管道连通,粉碎混合装置的底部设置用于和收集装置连通的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位于粉碎混合装置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有利于颗粒的干燥,又实现了颗粒的破碎。破碎。破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化干燥粉碎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气流粉碎
,特别涉及一种流化干燥粉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流粉碎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美国人ODOREDICKERSON申请第一个美国专利US3565348,专利技术了称为气流粉碎磨(Fluid

EnergyMill)的装置和工艺路线。在这个设计中,一路高速超临界气流进入粉碎腔,同时另一待粉碎固体颗粒引入相同粉碎腔,通过撞击内壁以及有限的颗粒间碰撞,达到粉碎的目的。一次破碎颗粒,粗颗粒也随产物随气流带出磨机。
[0003]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技术发展,用于商用目的的主要为两类气流粉碎磨机。一类叫气流粉碎分级磨(ACM)。在这个设计原理主要应用压缩空气引入粉碎腔体,颗粒悬浮在空气流中,转动的锤子粉碎固体颗粒,同时,腔体安装有分级机,小颗粒通过分级机网格间隙,离开腔体,大颗被间隙阻挡,继续留在粉碎腔体,不断被锤子击打,粉碎。这个技术和机器的主要生产供应商为美国的Hosokawa Micron Powder Systems(HMPS)。该公司于1984年,申请第一个商用ACM磨机设计,US4528091。此后,设计各种尺寸大小,形状及分级能力的ACM磨机。申请很多有关应用专利,比如20130105607A1,US6443376,US6543709US6894019,US20110175031A1。ACM机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无机颗粒粉碎,涂料,粉体制造等领域。另一类叫循环射流破碎机。第一个提出技术概念和设计的是WR Grace的CARROLLF DOYLE和DAVIDL BECKER,在1965年申请美国专利US3425638,高压气流引入到一个圆柱形粉碎腔,湿物料从另一端连续加入,颗粒顺着气流沿着圆柱内壁运动,碰撞,粉碎,细颗粒产物随着尾气离开腔体,旋风分离,收集。
[0004]这个专利于1985年失效。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通过改变腔体形状,热气流,水蒸汽,大小等,申请各种专利。FEPE,FluidEnergyProcessingandEquipment是从Grace公司分离,独立形成,继承Grace公司的射流磨机机理和知识产权,成功的商业化各种系列的FEM气流破碎磨机。美国专利US3584797,US4131239,US20030192972A1,US7422167,US3622084等涉及该公司FEM磨机的设计和工艺。在国内,主要是油上海细创粉体装备有限公司为龙头,生产各类大小的QON型循环管式射流粉碎机。高压气体通过加料喷射器,产生的射流,使粉碎原料颗粒吸入混合腔,气流沿着管子循环,颗粒间和内壁碰撞,粉碎颗粒,细粒子随尾气离开循环管,旋风分离收集,粗颗粒通过重力沉降,从底部进入粉碎区。商用管式循环射流磨机设计是直立式设计。
[0005]流化干燥技术感念诞生于20世纪很早时候,直到1970年,两个德国科学家提出连续流化干燥装置设计,并申请了美国专利,US3646689.颗粒从左边连续加入流化床体,热的压缩气体从下到上引入床体,流化颗粒,颗粒慢慢干燥,一个螺杆输送把物料从左边向右边移动,并从右边出料。在随后开始商业化开发成功的主要有两个领导者,Glatt和GEA。Glad公司在1971年首先申请专利,设计一款用于商业化流化床加热单元。主要特点是从上到下直接喷射固体浆料,加热气体从下到上,流化固体颗粒,气流夹带干燥颗粒从上面离开,经
除尘,收集。各种类型,大小,分离,出料和加热工艺的设备设计和制造。申请了众多的专利。US4967486,US3818605,AU660547B,US7077282,US6644847,US10076738,US20140193497A1,EP1631373B1.另一个关键制造领导者为Niro(现在合并为GEA)。他们在1992年提交申请了一个用于流化床的加热板装置,美国专利US5022164,随后,申请一个连续式流化床干燥设备,美国专利US5607649,并实现了商业化,开发成功了一系列不同大小,适合用于实验室,中试和大型工业应用流化干燥设备,US5392531,WO1993025303A1,US4885848,US4666694,US6463675,US9370756,US6900169,US6915751,EP0876203B1,US20090081289A1,EP0356071B1,EP1187903B1,WO1993002774A1,AU2000226581A1,US5695701等。在国内,也有多种型号的流化干燥设备,主要制造供应商为,常州优博干燥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系列震动流化干燥床,设计用震动设备物料输送,湿物料从左边进口进入,干燥物料从右出料连续干燥过程。还有是江苏宇通干燥工程公司为代表的沸腾干燥床,湿物料从上面加入,热气体从下往上,颗粒在腔体内沸腾流化,干燥物料从下面方向出料。这个设计实际上避免了颗粒破碎,颗粒仍能保持完好。
[0006]基于气流粉碎设计和制造的商业机器,如ACM磨机和循环管式粉碎磨机,主要用于颗粒的粉碎。颗粒破碎所需能量主要有两个,1)气流夹带颗粒产生初始速度或动能,2)转动磨头或转子,ACM机器有电动机带动。主要缺陷是气流压力高,转子磨损严重,转子电动轴承发热,需要冷却,机器维护要求高,能耗高;对于循环射流磨机的管壁材料要求高,因为易于磨损甚至磨穿,故主要适用于易破碎颗粒的粉碎。颗粒较粗时,在管道底部沉降堆积严重。通过加热气流,这些磨机也可来同时干燥物料颗粒,对ACM轴承密封和冷却要求更高。
[0007]对于流化床干燥,湿物料颗粒在热气流中稳定流化,热气体传递能量给湿颗粒,蒸发低沸点溶剂,比如水份,达到颗粒干燥的目的,但是这种稳定流化床层,颗粒间的碰撞很小,不适合用于颗粒破碎。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流化干燥粉碎装置。
[0009]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流化干燥粉碎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加热压缩空气的加热装置、粉碎混合装置、用于收集粉碎后的物料的收集装置,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有出气管道,所述的出气管道连接有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所述的粉碎混合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口和第一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的第一连接管道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的粉碎混合装置内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混合腔,所述的粉碎混合装置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使第二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沿着圆的切线方向进入混合腔内的进气口,所述的进气口和第二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的粉碎混合装置的底部设置用于和收集装置连通的第一出料口,所述的第一出料口位于粉碎混合装置的中部。
[001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压缩后的空气通入加热装置中,经过加热后从出气管道流出,然后分成两路,一路进入第一连接管道,另一路进入第二连接管道,第一连接管道设置有进料装置,物料从进料装置加入至第一连接管道中,然后随着第一连接管道内的气体一起从进料口进入粉碎混合装置内,进料口位于粉碎混合装置的顶部,因此物料从粉碎混合装置的顶部进入;第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化干燥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用于加热压缩空气的加热装置(1)、粉碎混合装置(2)、用于收集粉碎后的物料的收集装置(3),所述的加热装置(1)设置有出气管道(101),所述的出气管道(101)连接有第一连接管道(6)和第二连接管道(7),所述的粉碎混合装置(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01),所述的进料口(201)和第一连接管道(6)连通,所述的第一连接管道(6)设置有进料装置(4),所述的粉碎混合装置(2)内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的混合腔(202),所述的粉碎混合装置(2)的侧壁设置有用于使第二连接管道(7)中的气体沿着圆的切线方向进入混合腔(202)内的进气口(203),所述的进气口(203)和第二连接管道(7)连通,所述的粉碎混合装置(2)的底部设置用于和收集装置(3)连通的第一出料口(204),所述的第一出料口(204)位于粉碎混合装置(2)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干燥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管道(101)、第一连接管道(6)、第二连接管道(7)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力分配装置(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干燥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混合装置(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圆盘(205)和第二圆盘(206),所述的第一圆盘(205)和第二圆盘(206)相对拼合后内部形成所述的混合腔(202),所述的粉碎混合装置(2)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圆盘(205)和第二圆盘(206)固定在一起的固定装置(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化干燥粉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5)包括C字形状的卡钳(501),所述的卡钳(501)设置有开口(511),所述的开口(51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502),所述的开口(511)的另一端设置有螺接座(503),所述的螺接座(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峰君管沛林邹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