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保护试验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46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试验线盒,包括多个试验线自动回收盒,导线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线头,上盖和下盖的内侧设有圆形导槽,下盖的圆形导槽的圆心处设有与下盖垂直固定连接的固定柱,线轮为中空的圆筒状,设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线轮受上盖和下盖的圆形导槽的限制而仅具有转动自由度,发条设于线轮内部,发条的中心端固定于固定柱上,发条的末端与线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导线在中心处对折,导线的中心点与线轮外表面固定连接,对折后的导线两边沿线轮外表面并行同向缠绕,试验线自动回收盒设有两个出线口,导线的两端线头分别从两个出线口穿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试验线每一相都能单独拉出收回,在回收时不需要人工缠绕、简单快捷。简单快捷。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电保护试验线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继电保护试验线盒,属于电力试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继电保护设备的校验中,需要用到试验线来来连接校验仪器与被校验设备的二次回路或者是光电回路,以传递电压、电流信号或者位置信号。而这些试验线都是直接由带绝缘皮的铜导线(或者光纤)构成的,这些试验线,每一根都是独立分布的,长短不一,使用完成后需要人工缠绕整理收起,但是众多杂乱的导线存放没有固定的装置。继电保护用到的试验线由于是独立分布的,长短不一极易造成一下几种现象:
[0003]1、在回收时需要人工缠绕,费时费力,不同规格的短接线散乱的存放容易混淆;
[0004]2、使用时存在线本身或与其他短接线打结的现象,整理解开十分繁琐;
[0005]3、由于线的长度是固定不可伸缩的,并且各规格线的长短不一,使用中极易造成,有的线路过长影响其他工作人员作业,或准备的线长度过短无法实现校验仪器与被校验设备的连接;
[0006]4、校验仪器与被校验设备的连接后,线路架空且不固定,其他工作人员路过时易发生误碰拽动线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保护试验线盒,实现继电保护试验连接线的便捷回收、收纳、存放,并且使用中可随意调节长度,以及可将试验线进行简单固定,防止误碰。
[0008]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一种继电保护试验线盒,包括多个试验线自动回收盒,每个试验线自动回收盒包括:上盖、发条、线轮、线头、出线口、固定柱、下盖、圆形导槽、导线,所述导线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线头,上盖和下盖的内侧设有圆形导槽,下盖的圆形导槽的圆心处设有与下盖垂直固定连接的固定柱,线轮为中空的圆筒状,设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线轮受上盖和下盖的圆形导槽的限制而仅具有转动自由度,发条设于线轮内部,发条的中心端固定于固定柱上,发条的末端与线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导线在中心处对折,导线的中心点与线轮外表面固定连接,对折后的导线两边沿线轮外表面并行同向缠绕,试验线自动回收盒设有两个出线口,导线的两端线头分别从两个出线口穿出,导线的两端均被拉出至最大长度时发条处于收紧状态;线头端部依次设有绝缘头和螺纹导电柱,绝缘头的横截面大于出线口,防止绝缘头进入出线口的内部,螺纹导电柱与导线电连接,继电保护设备校验工作使用的不同种类的插头均设有内螺纹孔,与螺纹导电柱螺纹配合连接并可按需更换,多个试验线自动回收盒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的继电保护试验线盒,继电保护试验线盒外侧面的四角设磁铁。
[0010]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0011]前述一种继电保护试验线盒,在试验线自动回收盒的出线口处设置手动卡紧按
钮,手动卡紧按钮按下时,卡住导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装置的收纳方式,试验线的回收简单,每一相都能单独拉出收回,在回收时不需要人工缠绕、简单快捷、存放清晰。使用时不存在打结的现象,使用方便。长度可以随意调节不会过短或者过长。线头处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插头。将继电保护试验线盒设置强磁铁,可实现保护试验线与铁质柜门位置的固定,避免试验线被误碰。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上盖结构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发条结构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线轮结构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下盖结构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试验线自动回收盒示意图;
[0018]图6是本技术的线头结构图;
[0019]图7是本技术的继电保护试验线盒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继电保护试验线盒,包括多个试验线自动回收盒16,每个试验线自动回收盒16包括:上盖1、2、线轮3、线头4、出线口5、固定柱6、下盖7、圆形导槽8、导线9,所述导线9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线头4,上盖1和下盖7的内侧设有圆形导槽8,下盖7的圆形导槽8的圆心处设有与下盖垂直固定连接的固定柱6,线轮3为中空的圆筒状,设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线轮3受上盖1和下盖7的圆形导槽8的限制而仅具有转动自由度,发条2设于线轮3内部,发条2的中心端固定于固定柱6上,发条2的末端与线轮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导线9在中心处对折,导线9的中心点与线轮3外表面固定连接,对折后的导线9两边沿线轮3外表面并行同向缠绕,试验线自动回收盒16设有两个出线口5,导线9的两端线头4分别从两个出线口5处穿出,导线9的两端均被拉出至最大长度时发条处于收紧状态;线头4端部依次设有绝缘头14和螺纹导电柱15,绝缘头14的横截面大于出线口5,防止绝缘头14进入出线口5的内部,螺纹导电柱15与导线9电连接,继电保护设备校验工作使用的不同种类的插头均设有内螺纹孔,与螺纹导电柱15螺纹配合连接并可按需更换,多个试验线自动回收盒16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的继电保护试验线盒,继电保护试验线盒外侧面的四角设磁铁11,利用柜门都是铁质的特点,将继电保护试验线盒利用强磁铁吸附于柜门,可实现位置的固定,试验线有一个点可以固定不容易被误碰。
[0022]如图5所示,在试验线自动回收盒的出线口5处设置手动卡紧按钮10,手动卡紧按钮按下时,卡住导线,使导线不再伸缩,实现电线拉出后卡紧固定长度的功能,以方便接线及测量,使用完毕,松开手动卡紧按钮,导线在发条带动下自动缩回盒内,方便使用、收纳。
[0023]如图6所示,针对不同试验时需要面对不同类型的插头,本技术采用螺纹导电柱与插头螺纹配合连接,方便安装拆卸,并可按需灵活更换。
[0024]对于光纤:线头设有SC接头,对SC接头通过配置SC转FC接头和SC转ST接头实现不
同接口的应用。
[0025]如图7所示,为继电保护试验线盒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实施例,一共有6个试验线自动回收盒。其依次排序为:光纤自动收线盒

A相试验线自动回收盒

B相试验线自动回收盒

C相试验线自动回收盒

N相试验线自动回收盒

光纤自动收线盒。
[0026]其中光纤自动收线盒内设有双股的光纤,A相试验线自动回收盒电线绝缘皮颜色为黄色,B相试验线自动回收盒电线绝缘皮颜色为绿色,C相试验线自动回收盒电线绝缘皮颜色为红色、N相试验线自动回收盒电线绝缘皮颜色为蓝色用于区分相别。6个单相的试验线自动回收盒(16)由四根贯穿的螺丝及螺母(12)紧固,防止松动。
[0027]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保护试验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试验线自动回收盒(16),每个试验线自动回收盒(16)包括:上盖(1)、发条(2)、线轮(3)、线头(4)、出线口(5)、固定柱(6)、下盖(7)、圆形导槽(8)、导线(9),所述导线(9)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线头(4),上盖(1)和下盖(7)的内侧设有圆形导槽(8),下盖(7)的圆形导槽(8)的圆心处设有与下盖垂直固定连接的固定柱(6),线轮(3)为中空的圆筒状,设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线轮(3)受上盖(1)和下盖(7)的圆形导槽(8)的限制而仅具有转动自由度,发条(2)设于线轮(3)内部,发条(2)的中心端固定于固定柱(6)上,发条(2)的末端与线轮(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导线(9)在中心处对折,导线(9)的中心点与线轮(3)外表面固定连接,对折后的导线(9)两边沿线轮(3)外表面并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申树姜山苏登高张福来王飞亚王运霞李志华李昱瑾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