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车应急解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0466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输车应急解驻系统,包括原车的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连接有应急解驻机构,应急解驻机构包括应急储气罐、应急制动阀和第一应急电磁阀及置于驾驶室中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完成制动系统和应急解驻机构自动或手动的工作控制及转换功能,应急储气罐通过第一应急电磁阀与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的原储气罐并连,并与空压机连接,应急储气罐又通过原车制动阀与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连接构成应急储气罐的充气回路。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车辆启动后1分钟内,在原车制动系统建立不小于7KG的压力,以适应突发事件时车辆启动后,短时间内实现快速解除制动,还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及驻车的制动安全性。制动安全性。制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车应急解驻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运输车
,尤其涉及一种运输车应急解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采用气压制动方式的运输车,由发动机驱动单级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将压缩空气通过干燥剂、调压阀输入湿储气罐,在其中进行油水分离之后,经四回路保护阀分别通往干储气罐的前、后制动气腔,驻车制动系统和挂车制动阀。干储气罐的前腔通过制动阀向前轮提供制动气源,同时为挂车制动继动阀提供促动气源,并为气喇叭、排气制动和离合助力提供气源。干储气罐的后腔通过制动阀向后轮制动继动阀提供促动气源,并通过该继动阀向后轮提供制动气源。按使用保养规范,为避免储气罐中存水,车辆停车入库时,通常要将储气罐中的气放净,即使储气罐中的压力保持为大气压力。当车辆再次启动时需要重新对制动系统充气,即便保持较大油门开度下,充气时间一般也需要2-3分钟,才能保证启动后的运输车具有刹车制动功能。当运输车遇到如抗洪抢险、紧急军事任务等紧急情况时,需要运输车快速并安全启动,同时必须保证车辆在应急启动后具有良好、安全的制动功能。
[0003]运输车亟待研发一种当车辆启动后短时间内发生突发事件的应急状态时,可以实现车辆的安全、快速地解除制动的应急解驻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运输车应急解驻系统,可以使车辆当发生突发事件的应急状态时,启动后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其安全、快速地解除制动,并且仍保持原车制动安全性。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输车应急解驻系统,包括前轮气路、后轮气路和挂车气路构成原车的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连接有应急解驻机构,所述应急解驻机构包括应急储气罐、应急制动阀和第一应急电磁阀构成的应急制动管路以及置于驾驶室中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完成制动系统和应急解驻机构自动或手动的工作控制及转换功能,所述应急储气罐通过第一应急电磁阀与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的原储气罐并连,并与空压机连接,应急储气罐又通过原车制动阀与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连接构成优先向应急储气罐的充气回路。
[0006]所述应急储气罐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机构连接。
[0007]所述应急储气罐通过应急制动阀及第一应急电磁阀与空压机连接构成应急储气罐充气回路,所述应急制动阀采用单向阀。
[0008]所述应急解驻机构通过压力传感器、第二、三电磁阀与前轮气路连接,应急解驻机构又通过压力传感器、第四、六电磁阀与后轮气路连接,应急解驻机构通过压力传感器、第五电磁阀与挂车气路连接。
[0009]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应急解驻系统”在车辆启动后1分钟内
在前后制动气室建立不小于7KG的压力,以适应发生突发事件时车辆启动后短时间内实现安全、快速地解除制动;“应急解驻系统”仅在车辆启动后短时间内使系统具有解除制动能力,在车辆正常行驶、驻车或停车时并不工作,“应急解驻系统”在车辆正常行驶、驻车或停车时不降低原车辆制动安全性能,在车辆启动时提高车辆的制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
[0013]图4是控制机构连接框图;
[0014]图5是发动机启动及汽车解除驻车制动连的接原理图;
[0015]图6是汽车启动及压气机向原制动系统储气罐充气的原理图;
[0016]图7是储气罐压力达到要求后,电磁阀全部复位的原理图;
[0017]图8是车辆处于原制动系统尚未建立制动压力时需要制动的原理图;
[0018]图9是原车制动系统连接简图;
[0019]图10是原车制动系统结构图。
[0020]图中:1、前轮气路,2、后轮气路,3、挂车气路,4、应急储气罐,5、应急制动阀,6、第一应急电磁阀,7、原储气罐,8、原制动阀,9、压力传感器,10、第二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12、第四电磁阀,13、第五电磁阀,14、第六电磁阀,15、空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详见附图1-1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输车应急解驻系统,包括前轮气路1、后轮气路2和挂车气路3构成的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所述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连接有应急解驻机构,所述应急解驻机构包括应急储气罐4、应急制动阀5和第一应急电磁阀6构成的应急制动管路以及置于驾驶室中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完成制动系统和应急解驻机构自动/ 手动的工作控制及转换功能,所述应急储气罐通过第一应急电磁阀6与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的原储气罐7并连,并与空压机15连接,应急储气罐又通过原车制动阀8与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连接构成优先向应急储气罐的充气回路。所述应急储气罐连接有压力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应急储气罐通过应急制动阀5及第一应急电磁阀6与空压机15连接构成了应急储气罐充气回路,所述应急制动阀采用单向阀。所述前轮气路通过压力传感器连接有第二、三电磁阀10、11,后轮气路通过压力传感器连接有第四、六电磁阀12,14挂车气路通过压力传感器连接有第五电磁阀13,并分别与控制机构连接。增加第1至第六电磁阀通过控制机构中相应控制芯片和电路,软硬空气管路及驾驶室指示灯和手动开关构成完成制动系统和应急解驻机构自动/手动的工作控制及转换功能的控制机构。
[0023]工作原理
[0024]原运输车的干、湿气罐总容积为V=80升,发动机的功率为由于系统完全暴露与空气之中,压缩充气过程可视为等温压缩过程,空气视为理想气体,
[0025]设:发动机至空压机η
dc
,空压机效率为η
c
,大气压力为p0;
[0026]整车解驻压力为p1,气体密度为ρ1,压缩过程消耗的功为W
t1

[0027]整车制动压力为p2,气体密度为ρ2,p2>p1,压缩过程消耗的功为W
t2

[0028]则,原车分别达到解驻压力和制动压力所需时间t1,t2由下式计算:
[0029][0030][0031]1、辅助气罐容积的确定
[0032]由t1,t2的表达式可知,欲缩短整车启动时间,必须减小储气罐的容积,参考原车启动时间2-3分钟,将辅助启动系统的气罐设为原车1/3即可满足要求。于是有辅助气罐总容积
[0033][0034]2、为避免储气罐中存水,车辆停车入库时,通常要将储气罐中的气放净,也就是储气罐中的压力保持为大气压力p0,在车辆二次启动时需要重新对制动系统充气,即便保持较大油门开度下,一般也需要2-3分钟时间。
[0035]汽车应急解驻系统用于紧急情况下(如抗洪抢险等突发事件)快速启动、安全启动的系统。在不破坏原车制动原理及制动安全性的基础上,在气动管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车应急解驻系统,包括前轮气路、后轮气路和挂车气路构成原车的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连接有应急解驻机构,所述应急解驻机构包括应急储气罐、应急制动阀和第一应急电磁阀构成的应急制动管路以及置于驾驶室中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完成制动系统和应急解驻机构自动或手动的工作控制及转换功能,所述应急储气罐通过第一应急电磁阀与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的原储气罐并连,并与空压机连接,应急储气罐又通过原车制动阀与汽车双回路气压制动系统连接构成优先向应急储气罐的充气回路。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伍权朱岩夏旭周广猛宋世露赵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