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丹丹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造口患者的术后专用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10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造口患者的术后专用腹带,包括腹带本体,腹带本体包括加强筋、布带、固定盘和造口适配盘,布带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容置加强筋的袋口,加强筋容置与袋口中封装固定;若干加强筋之间平行设置,且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布带的宽带方向相同;固定盘为环型,其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固定盘与布带,以及加强筋固定连接;造口适配盘为环型,其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且造口适配盘安装于固定盘上,造口适配盘与固定盘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用户根据造口大小来选取与造口尺寸相适配的造口适配盘,通过将造口适配盘与固定盘卡合并且闭合腹带,可以对造口旁的组织突起起到按压作用,不同尺寸的造口可以选取不同的第二通孔孔径的造口适配盘。径的造口适配盘。径的造口适配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造口患者的术后专用腹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造口患者的术后专用腹带。

技术介绍

[0002]治疗某些肠道疾病时常采用造口术。造口术是将有病变的那段肠子切除并在腹部开口,再将上段的肠子与腹部开口连接,排泄物从腹部开口排出。造口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挽救生命而暂时或永久性地将肠管提至腹壁做为排泄物的出口,是挽救、延续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造口旁疝。造口旁疝表现为造口旁组织突起,腹部不对称,局部有坠胀感,严重者可能会引起排便困难。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造口人群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及家属陷入焦虑之中。造口旁疝的原因包括:腹壁薄弱、术后腹压增高、营养不良、肥胖和局部感染等。
[0003]为解决上述造口旁疝问题,现医护人员将传统腹带上开一孔,用于容置造口,通过腹带的收腹作用缓解造口旁疝所造成的造口旁组织突起,腹部不对称等问题。然而,腰带开孔需要适配造口大小,不然难以对造口旁组织突起起到按压作用;另外腰带开孔需要人工裁剪,并且难以裁剪出合适的尺寸,操作过程复杂;同时一般腰带为柔性材料制作,当患者较为肥胖时,腹带勒腹后,赘肉突出挤压腹带边缘,从而使腹带变形,影响造口的固定和造口旁疝的治疗与预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造口患者的术后专用腹带。
[0005]一种用于造口患者的术后专用腹带,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包括加强筋、布带、固定盘和造口适配盘,所述布带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容置所述加强筋的袋口,所述加强筋容置与所述袋口中封装固定;若干所述加强筋之间平行设置,且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布带的宽带方向相同;所述固定盘为环型,其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布带,以及所述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造口适配盘为环型,其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造口适配盘安装于所述固定盘上,所述造口适配盘与所述固定盘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固定盘上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围开设有圆环槽;所述圆环槽用于与所述造口适配盘卡合。
[0007]优选地,所述圆环槽的底部,环形开设有卡槽。
[0008]优选地,所述造口适配盘包括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外围,且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高度;所述第二环形凸台所环绕包围的空间为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尺寸与所述圆环槽的尺寸相适配,用于将所述造口适配盘卡合于所述固定盘上。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上环绕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矩形凸台,所述矩形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
[0010]优选地,所述矩形凸台的外表面黏附有一粘贴层,所述粘贴层的外表面贴附有一保护膜。
[0011]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长度与所述布带宽度相同,且所述加强筋为硬质弹性树脂材料。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10mm

80mm。
[0013]优选地,所述腹带本体还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分别为所述腹带本体的两自由端,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上设置魔术粘接面。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用户可以根据造口大小来选取与造口尺寸相适配的造口适配盘,通过将造口适配盘与固定盘卡合并且闭合腹带,可以对造口旁的组织突起起到按压作用,不同尺寸的造口可以选取不同的第二通孔孔径的造口适配盘,以适配不同的造口,并且可以批量的生产不同尺寸的造口适配盘可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另外,在腹带上增设加强筋可以有效的对布带进行支撑,防止体态较胖的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赘肉突出对布带边缘的压迫,而使布带位移,从而影响造口旁疝的治疗和预防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腹带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盘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盘背面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盘背面第二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腹带本体安装状态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造口适配盘第一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造口适配盘第二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盘与造口适配盘适配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11

造口组织,100

造口底盘,20

造口适配盘,200

第二通孔,201

第一环形凸台,202

第二环形凸台,203

矩形凸台,30

固定盘,300

第一通孔,301

圆环槽,302

抵持凸台,303

卡槽,401

布带,402

加强筋,403

第一端部,404

第二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造口患者的术后专用腹带,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包括加强筋402、布带401、固定盘30和造口适配盘20,所述布带401上设置
有若干个用于容置所述加强筋402的袋口,所述加强筋402容置与所述袋口中封装固定;若干所述加强筋402之间平行设置,且所述加强筋40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布带401的宽带方向相同;其目的在于,可以有效的对布带401进行支撑,防止体态较胖的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赘肉突出对布带401边缘的压迫,而使布带401位移,从而影响造口旁疝的治疗和预防效果。
[0028]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盘30为环型,其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300,所述固定盘30与所述布带401,以及所述加强筋402固定连接;为使固定盘30和造口适配盘20方便拆卸和适配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图3为固定盘30背面结构示意图,所述固定盘30上沿所述第一通孔300的周围开设有圆环槽301;所述圆环槽301用于与所述造口适配盘20卡合。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造口患者的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包括加强筋、布带、固定盘和造口适配盘,所述布带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容置所述加强筋的袋口,所述加强筋容置与所述袋口中封装固定;若干所述加强筋之间平行设置,且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布带的宽带方向相同;所述固定盘为环型,其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布带,以及所述加强筋固定连接;所述造口适配盘为环型,其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造口适配盘安装于所述固定盘上,所述造口适配盘与所述固定盘可拆卸式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造口患者的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上沿所述第一通孔的周围开设有圆环槽;所述圆环槽用于与所述造口适配盘卡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造口患者的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槽的底部,环形开设有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造口患者的术后专用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口适配盘包括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外围,且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环形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孙丹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