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警用盾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007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警用盾牌,包括盾体,盾体的一表面设置有固定垫,固定垫上依次设置有阻挡层、缓冲层以及接触层,接触层、缓冲层以及阻挡层依次叠放,接触层、缓冲层以及阻挡层同几何中心。盾体包括A层、B层、C层、D层四层结构,A层、B层、C层、D层之间依次相互粘接。阻挡层的宽度小于固定垫的宽度,缓冲层为方形,缓冲层的长度可以与阻挡层的长度相等,缓冲层的宽度可以与阻挡层的长度相等。盾体通过A层、B层、C层、D层四层结构叠放而成结实牢固的防护装置,通过在盾体上设置阻挡层、缓冲层以及接触层,缓冲外界的强大冲击力。A层、B层、C层、D层四层结构分别采用了不同材料,使整体结构简单、轻便,方便携带。方便携带。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警用盾牌


[0001]本技术涉及警用防护盾牌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警用盾牌。

技术介绍

[0002]自古以来,盾牌就是一种手持式,用以防护箭矢、兵刃穿刺,格挡的防御性器械,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0003]盾牌形状多样,尺寸不一,但基本结构大体相似,都为单层防护性较好的材料。古代多用木盾、铁盾,现代多用铝合金及PC板作为盾牌材料。
[0004]中国专利CN207095404U公布了一种缓冲性好强度高的警用盾牌,该专利提到了使用PU泡棉粘贴在5052铝板内侧,通过减震柱与PU泡棉卸掉一定的冲击力,但是该专利的结构复杂,减震柱自身具有一定的质量,所以该专利的警用盾牌的质量较重,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警用盾牌,通过防护装置保护人身安全,盾体的四层叠放结构和不同材料确保盾体具有较轻的质量。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便携式警用盾牌,包括盾体,盾体的一表面设置有固定垫,固定垫上依次设置有阻挡层、缓冲层以及接触层,接触层、缓冲层以及阻挡层依次叠放,接触层、缓冲层以及阻挡层同几何中心。接触层的表面设置有把手,把手与接触层固定连接,把手上套设有缓冲套,缓冲套用于减少手部因外力作用受到的伤害。
[0008]盾体包括A层、B层、C层以及D层四层结构,依次是A层、B层、C层以及D层,A层、B层、C层以及D层之间相互粘接。
[0009]阻挡层表面形状为方形,阻挡层的宽度小于固定垫的宽度,阻挡层以固定垫的几何中心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0010]缓冲层的长度与阻挡层的长度相等,缓冲层的宽度与阻挡层的长度相等。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盾体通过A层、B层、C层、D层四层结构叠放而成结实牢固的防护装置,通过在盾体上设置阻挡层、缓冲层以及接触层,实现缓冲外界的强大冲击力。A层、B层、C层、D层四层结构分别采用了不同材料,使整体结构简单、轻便,方便携带。同时缓冲套有效的减少了手部间接受到外界冲击力的伤害。
[0012]进一步优选为:A层、B层、C层以及D层四层结构依次叠放而成。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每层之间涂覆热熔胶、模切、叠放、热压、喷涂防紫外老化材料而制备出来。
[0014]进一步优选为:A层、C层的材料均选用芳纶织物,芳纶织物的克重范围为300-400g/m2。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芳纶织物具有很好的韧性,用于防止子弹或具有很强冲击力的外物伤害人体。
[0016]进一步优选为:B层的材料选用碳纤维织物、玻璃纤维织物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中任意一种,其中,碳纤维织物的克重范围为200-300g/m2;玻璃纤维织物的克重范围为102-204.4g/m2;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的克重范围为180-300g/m2。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性能有所提高。
[0018]进一步优化为:D层的材料选用改性发泡聚氨酯材料。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发泡聚氨酯材料弹性好,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
[0020]进一步优化为:阻挡层的材料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有效阻挡子弹或其他外力的冲击。
[0022]进一步优化为:缓冲层的材料选用芳纶织物。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芳纶织物具有很好的韧性,用于防止子弹或具有很强冲击力的外物伤害人体。
[0024]进一步优化为:缓冲套的形状呈波浪形。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手部攥住把手。
[0026]进一步优化为:缓冲套的材料选用硅胶或软橡胶中任意一种。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或软橡胶质地较软,增加手部攥住把手时的舒适感,同时硅胶或软橡胶能增大手部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手部更牢固的攥住把手。
[0028]进一步优化为:缓冲层的长度还可以小于阻挡层的长度,缓冲层的宽度还可以小于阻挡层的宽度。
[00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适用于不同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实施例中盾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1-盾体;2-观察窗;3-固定垫;4-防护装置;41-阻挡层;42-缓冲层;43-接触层;5-把手;6-缓冲套;7-固定锁带,71-固定环;72-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介绍,需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方位的词与说明书附图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表示一致。
[0034]一种便携式警用盾牌,用于保护人身的安全,不受外界冲击的伤害,如图1所示,包括盾体1,盾体1的上部开设有观察窗2,盾体1的一表面设置有固定垫3,固定垫上依次设置有接触层43、缓冲层42以及阻挡层41,接触层43、缓冲层42以及阻挡层41依次叠放,接触层43、缓冲层42以及阻挡层41同几何中心,接触层43、缓冲层42以及阻挡层41组成防护装置4。接触层43表面设置有把手5,把手5与接触层43固定连接,把手5上套设有缓冲套6,缓冲套6用于减少手部因外力作用受到的伤害。固定垫3的左端设置有固定锁带7,固定锁带7用于将胳膊固定在盾体1上,具体的是,固定锁带7包括固定环71和固定带72,通过固定带72穿过固定环71实现将胳膊固定在接触层43上,进而实现了将胳膊固定在盾体1上。
[0035]盾体1包括A层、B层、C层以及D层四层结构,依次是A层、B层、C层以及D层,A层、B层、C层、D层之间依次相互粘接。A层、B层、C层以及D层四层结构依次叠放而成。通过在每层之间涂覆热熔胶、模切、叠放、热压、喷涂防紫外老化材料而制备出来。
[0036]阻挡层41的表面形状为方形,阻挡层41的宽度小于固定垫的宽度,阻挡层41与固定垫3同几何中心,阻挡层41以固定垫3的几何中心为中心,向四周延伸。阻挡层41的材料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有效阻挡子弹或其他外力的冲击。
[0037]缓冲层42的长度可以与阻挡层41的长度相等,缓冲层42的宽度可以与阻挡层41的长度相等。缓冲层42的长度还可以小于阻挡层41的长度,缓冲层42的宽度还可以小于阻挡层41的宽度,以适用于不同的需求。缓冲层42的材料选用芳纶织物,芳纶织物具有很好的韧性,用于防止子弹或具有很强冲击力的外物伤害人体。
[0038]接触层43的表面形状为方形,接触层43直接与胳膊接触,为固定锁带7固定胳膊提供便利。
[0039]缓冲套6的形状呈波浪形,方便手部攥住把手5,缓冲套6的材料选用硅胶或软橡胶中任意一种,硅胶或软橡胶质地较软,增加手部攥住把手5时的舒适感,同时硅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警用盾牌,其特征在于:包括盾体,所述盾体的一表面设置有固定垫,所述固定垫上依次设置有阻挡层、缓冲层以及接触层,所述接触层、所述缓冲层以及所述阻挡层依次叠放,所述接触层、所述缓冲层以及所述阻挡层同几何中心;所述接触层的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接触层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上套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用于减少手部因外力作用受到的伤害;所述盾体包括A层、B层、C层以及D层四层结构,依次是所述A层、所述B层、所述C层以及所述D层,所述A层、所述B层、所述C层以及所述D层之间相互粘接;所述阻挡层表面形状为方形,所述阻挡层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垫的宽度,所述阻挡层以所述固定垫的几何中心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所述缓冲层的长度与所述阻挡层的长度相等,所述缓冲层的宽度与所述阻挡层的长度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警用盾牌,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所述B层、所述C层以及所述D层四层结构依次叠放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警用盾牌,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所述C层的材料均选用芳纶织物,所述芳纶织物的克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于钟梅于海洋王兆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匹克玄铠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