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缓震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73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动缓震鞋,包括鞋体及与之相连的第一鞋底,所述第一鞋底的前端连接有第二鞋底,后端连接有立体支撑鞋底;所述立体支撑鞋底与第二鞋底相连并连接第一鞋底的尾部使其尾部保持悬空;所述立体支撑鞋底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尾部两侧各往上向着鞋体中心处延伸出一支撑臂并在与第一鞋底接触处进行固定,两支撑臂的末端通过连接部相连;所述连接部呈V字形,紧贴鞋体的尾部鞋面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中心位置向下方延伸出一与第一鞋底尾部相连的L形承托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立体支撑鞋底的特殊结构,实现物理减震效果,减震效果持久且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运动时脚落地的压力,保证运动的安全性。保证运动的安全性。保证运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缓震鞋


[0001]本技术涉及运动鞋
,尤其涉及到一种运动缓震鞋。

技术介绍

[0002]鞋的舒适性涉及的指标很多,有合脚性、减震性能、能量回归性能、热湿舒适性、支撑稳定性、压感舒适性、弯折性能、轻量化等等。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体育运动的日益专业化,人们对鞋底的舒适性期望与日渐增。
[0003]现有的鞋子的鞋底主体多采用MD、RB、EVA等材料制成的多层粘接或者单层的实心结构,实心结构的鞋底主体虽然具备一定的弹性,具有缓冲作用。但是,在运动过程中,鞋底主体是不断地处于“压缩

释放”的循环状态;当脚部踩压鞋底主体时鞋底主体被压缩,当脚部离开地面时鞋底主体即处于释放状态,由于实心鞋底主体的材料之间的相互牵拉的作用力,使得现有的大多数实心鞋底主体的处于释放状态时的回弹效果不尽理想,此时若脚部再次压缩鞋底主体,则鞋底主体的减震效果即会减弱。
[0004]另一种是使用的气垫减震结构来实现运动减震和缓冲,功能上虽有一定缓震作用,但为保证气囊结构的可靠性,整体结构上会偏硬,影响舒适度。并且单一气囊结构存在在受到尖锐物品强压下易破裂的问题,而一旦气囊漏气整个结构的功能性便会消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强度可靠、缓震效果好且持久的一种运动缓震鞋。
[0006]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0007]一种运动缓震鞋,包括鞋体及与之相连的第一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鞋底的前端连接有第二鞋底,后端连接有立体支撑鞋底;所述立体支撑鞋底与第二鞋底相连并连接第一鞋底的尾部使其尾部保持悬空;所述立体支撑鞋底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尾部两侧各往上向着鞋体中心处延伸出一支撑臂并在与第一鞋底接触处进行固定,两支撑臂的末端通过连接部相连;所述连接部呈V字形,紧贴鞋体的尾部鞋面设置;所述连接部与支撑臂之间的夹角为30

60
°
;所述连接部的中心位置向下方延伸出一与第一鞋底尾部相连的L形承托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鞋体与第一鞋底的交接处间隔贴合有若干TPU稳固片。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鞋底采用EVA材质一体成型。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鞋底与支撑部底部贴合有具有防滑纹路的橡胶外底。
[0011]进一步的,所述立体支撑鞋底采用TPU材质一体成型。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呈工字型。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与支撑臂之间的夹角为20

45
°

[001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与支撑臂之间的夹角为30
°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与支撑臂连接的开口处连接有辅助支撑臂。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支撑臂之间的夹角为45
°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立体支撑鞋底的特殊结构,实现物理减震效果,减震效果持久且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运动时脚落地的压力,保证运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是本技术侧面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立体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立体支撑鞋底立体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

5所示,一种运动缓震鞋,包括鞋体1及与之相连的第一鞋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鞋底2的前端连接有第二鞋底3,后端连接有立体支撑鞋底4;所述立体支撑鞋底4与第二鞋底3相连并连接第一鞋底2的尾部使其尾部保持悬空;所述立体支撑鞋底4包括支撑部41;所述支撑部41的尾部两侧各往上向着鞋体1中心处延伸出一支撑臂42并在与第一
鞋底2接触处进行固定,两支撑臂42的末端通过连接部43相连;所述连接部43呈V字形,紧贴鞋体1的尾部鞋面设置;所述连接部43与支撑臂42之间的夹角为30

60
°
;所述连接部43的中心位置向下方延伸出一与第一鞋底2尾部相连的L形承托部44。L形承托部44与第一鞋底2尾部固定连接,对悬空设置的第一鞋底2具有支撑作用。
[0029]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鞋体1与第一鞋底2的交接处间隔贴合有若干TPU稳固片5,TPU稳固片5包围设置在鞋体1外侧的周边,可以增加鞋体1下半部的强度,降低运动时侧倾时鞋子的变形量,对脚实现更好的包裹和保护作用。
[0030]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鞋底2采用EVA材质一体成型。
[0031]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鞋底3与支撑部41底部贴合有具有防滑纹路的橡胶外底6,有效的增加鞋底的防滑性能。
[0032]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缓震鞋,包括鞋体(1)及与之相连的第一鞋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鞋底(2)的前端连接有第二鞋底(3),后端连接有立体支撑鞋底(4);所述立体支撑鞋底(4)与第二鞋底(3)相连并连接第一鞋底(2)的尾部使其尾部保持悬空;所述立体支撑鞋底(4)包括支撑部(41);所述支撑部(41)的尾部两侧各往上向着鞋体(1)中心处延伸出一支撑臂(42)并在与第一鞋底(2)接触处进行固定,两支撑臂(42)的末端通过连接部(43)相连;所述连接部(43)呈V字形,紧贴鞋体(1)的尾部鞋面设置;所述连接部(43)与支撑臂(42)之间的夹角为30

60
°
;所述连接部(43)的中心位置向下方延伸出一与第一鞋底(2)尾部相连的L形承托部(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缓震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体(1)与第一鞋底(2)的交接处间隔贴合有若干TPU稳固片(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缓震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鞋底(2)采用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郑永如褚凤军陈勇侯洁刘洪儒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浩川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