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及包含此鞋底的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0503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鞋底及包含此鞋底的鞋,由整数个晶格弹性结构重复排列成鞋底状三维层状结构,所述晶格弹性结构包含多根连接至体心连接点的梭形弹性梁,且单个晶格弹性结构的刚度可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鞋底及鞋,具有优良的回弹性能,可以有效提高鞋底的弹性和使用寿命,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鞋底支撑设计,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底及包含此鞋底的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的鞋底,以及包含此鞋底的鞋。

技术介绍

[0002]鞋底最首要的功能是对保护足部,对足部进行必要的支撑。但是传统工艺下鞋底多使用橡胶或者塑料进行注塑,因此可供设计的鞋底结构有限,不易满足鞋底的功能型设计。其次传统工艺的鞋底,其各部位的弹性较为均匀,不能分别针对足部的不同部位提供不同的弹性支撑。
[0003]而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鞋底。这种3D打印技术制造的鞋底,一般会通过复杂的网络结构来提升鞋底的弹性,但是在鞋底的舒适度上还有诸多不足。
[0004]例如,目前3D打印技术制造的鞋底多是采用均匀的网格结构来打印鞋底,而正是这种网格结构的制约,鞋底上表面各区域的弹性仍然趋于一致,很难根据人体行走、奔跑时的需要调整局部的弹性性能。其次,这种打印出来的鞋底网格结构受材料性能和网络结构刚性的影响,整体的回弹性能通常表现并不理想,可能会过软或过硬,将会严重影响成鞋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鞋底,以实现在使用过程中保持优良的回弹性能,以及提供个性化的鞋底支撑设计,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0006]具体的,一种鞋底,由整数个晶格弹性结构重复排列成鞋底状三维层状结构;所述晶格弹性结构包含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体心连接点、第一组梭形弹性梁和第二组梭形弹性梁;所述第一连接点为晶格弹性结构上表面的至少两个位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为晶格弹性结构下表面的至少两个位点;所述第一组梭形弹性梁将第一连接点分别连接至体心连接点;所述第二组梭形弹性梁将第二连接点分别连接至体心连接点;在所述鞋底状三维层状结构中,相邻两个晶格弹性结构之间通过共用第一连接点和/或第二连接点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点为晶格弹性结构上表面的顶点或棱心,所述第二连接点为晶格弹性结构下表面的顶点或棱心。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组梭形弹性梁的数量为4至8个,所述第二组梭形弹性梁的数量为4至8个。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组梭形弹性梁及第二组梭形弹性梁为至少两根弹性杆组成的梭形面状结构或梭形立体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梭形面状结构为梭形平面结构或曲面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梭形平面结构其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等于90度。
[0012]优选的,所述梭形立体结构为由多个梭形组成的多面体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晶格弹性结构的(长+宽)/高的范围比是0.5至10。
[0014]优选的,所述鞋底的弹性模量范围为0至61MPa。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鞋,具有如上所述的鞋底。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鞋底及鞋,具有优良的回弹性能,可以有效提高鞋底的弹性和使用寿命,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鞋底支撑设计,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鞋底结构的实施例;
[0018]图2是本技术晶格弹性结构实施例的架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鞋底1,晶格弹性结构2,第一连接点3,第二连接点4,体心连接点5,第一组梭形弹性梁6,第二组梭形弹性梁7,弹性杆8。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1]如图1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技术所述的鞋底1由整数个晶格弹性结构2重复排列成鞋底状三维层状结构。所述晶格弹性结构2,如图2A所示,包含第一连接点3、第二连接点4、体心连接点5、第一组梭形弹性梁6和第二组梭形弹性梁7;所述第一连接点3为晶格弹性结构2上表面的至少两个位点,所述第二连接点4为晶格弹性结构2下表面的至少两个位点。所述第一组梭形弹性梁6将各个第一连接点3分别连接至体心连接点5;所述第二组梭形弹性梁7将第二连接点4分别连接至体心连接点5;在所述鞋底状三维层状结构中,相邻两个晶格弹性结构2之间通过共用第一连接点3和/或第二连接点4连接。
[0022]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晶格弹性结构2与相邻的晶格弹性结构共用同一面上的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即可形成晶格弹性结构2在一维及二维方向上的重复排列。晶格弹性结构2分别与位于上方或下方的晶格弹性结构共用第一连接点或第二连接点,即可形成晶格弹性结构2在垂直方向上的重复排列。
[0023]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点3为晶格弹性结构2上表面的顶点或棱心,所述第二连接点4为晶格弹性结构2下表面的顶点或棱心。优选的,第一连接点3或第二连接点4的个数分别为4至8个;对应的,第一组梭形弹性梁6或第二组梭形弹性梁7的数量分别为4至8个。
[0024]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第一组梭形弹性梁6或第二组梭形弹性梁7为两根弹性杆8组成的梭形面状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组梭形弹性梁6或第二组梭形弹性梁7还可以是梭形立体结构。如图2C所示,第一组梭形弹性梁62或第二组梭形弹性梁72为由3根弹性杆82组成的三个梭形构成的三面体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梭形弹性梁还可以由多根弹性杆组成多个梭形,并构建成多面体结构,如四根弹性杆组成包含四个梭形的四面体结构等。
[0025]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第一组梭形弹性梁6或第二组梭形弹性梁7的梭形面状结构为平面结构,所述梭形平面结构其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梭形平面结构其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沿着体心连接点与各个第一连
接点、第二连接点的连线旋转一定角度;还可以根据晶格弹性结构2长宽高的变化进行调整。优选的,梭形平面结构其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等于90度。
[0026]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组梭形弹性梁或第二组梭形弹性梁的梭形面状结构为曲面结构。如图2B所示,第一组梭形弹性梁62或第二组梭形弹性梁72由弯曲的两根弹性杆82组成曲面状的梭形面状结构。所述曲面状的梭形面状结构,其弯曲的弧度可以根据鞋底弹性设计的需要进行调整。
[002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鞋底范围能被整数个晶格弹性结构2均匀填满,各晶格弹性结构2的大小,即晶格弹性结构2的长宽高比例,可以进行一定的调节,并可以进一步调节单个晶格弹性结构2的刚度。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鞋底鞋跟区域的刚度,部分晶格弹性结构2可以在高度方向进行拉长;为了提高鞋底脚掌区域的柔软度,部分晶格弹性结构2可以在长宽方向进行拉长。为了保证鞋底支撑的总体弹性,晶格弹性结构2之间的大小差异不宜过大。优选的,晶格弹性结构的(长+宽)/高的范围比是0.5至10。
[002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为了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所述晶格弹性结构延伸的方向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鞋底对于足部各部位的弹性支撑会略有变化,以提高鞋底的舒适感。为了适应上述设计,鞋底1包含支撑区域和缓冲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由整数个晶格弹性结构重复排列成鞋底状三维层状结构;所述晶格弹性结构包含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体心连接点、第一组梭形弹性梁和第二组梭形弹性梁;所述第一连接点为晶格弹性结构上表面的至少两个位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为晶格弹性结构下表面的至少两个位点;所述第一组梭形弹性梁将第一连接点分别连接至体心连接点;所述第二组梭形弹性梁将第二连接点分别连接至体心连接点;在所述鞋底状三维层状结构中,相邻两个晶格弹性结构之间通过共用第一连接点和/或第二连接点连接。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点为晶格弹性结构上表面的顶点或棱心,所述第二连接点为晶格弹性结构下表面的顶点或棱心。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梭形弹性梁的数量为4至8个,所述第二组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效军谢琰军李新路谢平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