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用穴位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58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科用穴位贴,防护贴膜粘贴在药物贴片的粘贴面,防护贴膜包括周部防护贴膜和中心部防护贴膜,中心部防护贴膜上固定安装有圆环,圆环内设有凹槽,药物贴片由内向外依次为储药层、保温发热层、防水层和粘胶层,储药层的中心部设有用于储存膏药的储药圈,粘胶层内穿设有若干个通气孔,该种穴位贴通过在中心部防护贴膜上设有圆环,圆环内设有凹槽便于对储药圈内进行填充膏药,避免填充不好会经常弄到储药圈外面,而且该种穴位贴在撕膜的时候不易粘掉膏药,该种穴位贴内置的保温发热片在使用时能够散发一定的热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使用者对药物的吸收,使穴位贴在使用时治疗效果更为良好。用时治疗效果更为良好。用时治疗效果更为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用穴位贴


[0001]本技术涉及儿科医疗用品
,具体为一种儿科用穴位贴。

技术介绍

[0002]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发展过程,有着极为悠久的发展历史。现有的穴位贴片在使用时结构设计不合理,在需要从身体上撕下来时非常困难,非常容易使使用者的皮肤产生痛感,而且现有技术中的穴位贴片在填充膏药的时候需要将整个外表面撕开再进行填充,如果填充不好会经常弄到储药圈外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用穴位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用穴位贴,包括防护贴膜和药物贴片,所述防护贴膜粘贴在药物贴片的粘贴面,所述防护贴膜包括周部防护贴膜和中心部防护贴膜,所述中心部防护贴膜上固定安装有圆环,所述圆环内设有凹槽,所述药物贴片由内向外依次为储药层、保温发热层、防水层和粘胶层,所述储药层的中心部设有用于储存膏药的储药圈,所述粘胶层内穿设有若干个通气孔。
[0005]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为单向防水层,防水层的材质为PU软性聚氨酯。
[0006]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发热层为保温发热片。
[0007]进一步的,所述粘胶层内间隔设有粘胶片。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贴膜上设有易撕条,所述易撕条为不粘易撕条,且所述防护贴膜与易撕条结合为一体。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该种穴位贴通过在中心部防护贴膜上设有圆环,圆环内设有凹槽便于对储药圈内进行填充膏药,避免填充不好会经常弄到储药圈外面,而且该种穴位贴在撕膜的时候不易粘掉膏药;
[0011]2.该种穴位贴内置的保温发热片在使用时能够散发一定的热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使用者对药物的吸收,使穴位贴在使用时治疗效果更为良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3]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4]图3是本技术的药物贴片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粘胶层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中:1、防护贴膜;2、药物贴片;3、周部防护贴膜;4、中心部防护贴膜;5、圆环;6、凹槽;7、储药层;8、保温发热层;9、防水层;10、粘胶层;11、储药圈;12、通气孔;13、易撕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科用穴位贴,包括防护贴膜1和药物贴片2,防护贴膜1粘贴在药物贴片2的粘贴面,防护贴膜1包括周部防护贴膜3和中心部防护贴膜4,中心部防护贴膜4上固定安装有圆环5,圆环5内设有凹槽6,药物贴片2由内向外依次为储药层7、保温发热层8、防水层9和粘胶层10,储药层7的中心部设有用于储存膏药的储药圈11,粘胶层10内穿设有若干个通气孔12。
[0019]防水层9为单向防水层,防水层的材质为PU软性聚氨酯,该种材质防水性能好。
[0020]保温发热层8为保温发热片,通过保温发热片的设置使得穴位贴在使用时能够散发一定的热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使用者对药物的吸收,使穴位贴治疗效果更为良好。
[0021]粘胶层10内间隔设有粘胶片,通过间隔设置粘胶片使得穴位贴撕下的时候减少与人体皮肤紧贴产生的疼痛。
[0022]防护贴膜1上设有易撕条13,易撕条13为不粘易撕条,且防护贴膜1与易撕条13结合为一体,通过易撕条13的设置使得防护贴膜1更易于撕掉。
[0023]工作原理:该种穴位贴主要包括防护贴膜1和药物贴片2,在对药物贴片内的储药圈11进行填充膏药时,把手抠在圆环5上的凹槽6内可将中心部防护贴膜4撕开,然后在再对储药圈11进行填充膏药,避免填充不好会经常弄到储药圈11外面,而且在撕膜的时候不易粘掉膏药,穴位贴上还设有易撕条13,易撕条13为不粘易撕条,通过易撕条13的设置使得防护贴膜1更易于撕掉,该种穴位贴内置的保温发热片在使用时能够散发一定的热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使用者对药物的吸收,使穴位贴在使用时治疗效果更为良好,内置的防水层9用于避免穴位贴受潮。
[00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用穴位贴,包括防护贴膜(1)和药物贴片(2),所述防护贴膜(1)粘贴在药物贴片(2)的粘贴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贴膜(1)包括周部防护贴膜(3)和中心部防护贴膜(4),所述中心部防护贴膜(4)上固定安装有圆环(5),所述圆环(5)内设有凹槽(6),所述药物贴片(2)由内向外依次为储药层(7)、保温发热层(8)、防水层(9)和粘胶层(10),所述储药层(7)的中心部设有用于储存膏药的储药圈(11),所述粘胶层(10)内穿设有若干个通气孔(12)。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亚威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