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冲击圆块孔式石墨降膜吸收器
[0001]本技术涉及降膜吸收器领域,尤其涉及耐冲击圆块孔式石墨降膜吸收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降膜吸收器在使用过程中,成膜效果差,无法承受较大的热冲击性,且传热效率低,检修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耐冲击圆块孔式石墨降膜吸收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耐冲击圆块孔式石墨降膜吸收器,包括主罐体,所述主罐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溢流管,所述主罐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罐,所述溢流管的顶端中心处设置有进气口,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底端中心处设置有出酸口,所述溢流管的一侧中心处设置有进液口,所述气液分离罐一侧中心处设置有尾气管,所述主罐体的一侧顶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主罐体的另一侧顶端设置有放空口,所述主罐体的一侧底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主罐体的另一侧底端设置有排净口,所述主罐体的内部堆叠设置有多个石墨换热块,所述主罐体的周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脚。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耐冲击圆块孔式石墨降膜吸收器,包括主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罐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溢流管(5),所述主罐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液分离罐(10),所述溢流管(5)的顶端中心处设置有进气口(4),所述气液分离罐(10)的底端中心处设置有出酸口(11),所述溢流管(5)的一侧中心处设置有进液口(3),所述气液分离罐(10)一侧中心处设置有尾气管(12),所述主罐体(1)的一侧顶端设置有出水口(6),所述主罐体(1)的另一侧顶端设置有放空口(2),所述主罐体(1)的一侧底端设置有进水口(9),所述主罐体(1)的另一侧底端设置有排净口(13),所述主罐体(1)的内部堆叠设置有多个石墨换热块(7),所述主罐体(1)的周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脚(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击圆块孔式石墨降膜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6)与进水口(9)设置在同侧,所述放空口(2)与排净口(13)设置在同侧,所述进液口(3)与放空口(2)设置在同侧,所述进液口(3)与尾气管(12)设置在同侧。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玉楼,梅德桥,李洋,钟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通港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