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单体电池和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11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通单体电池和动力电池,该电池壳体包括电芯、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电极组件和绝缘膜,第一电极组件与电芯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极组件与电芯的相对一端电性连接;绝缘膜的相对两端设置有防滑结构,绝缘膜包覆电芯的周侧面,且通过防滑结构连接在一起。起。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单体电池和动力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的
,尤其涉及一种双通单体电池和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一种电池包含顶盖、电池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卷芯、连接顶盖和卷芯的连接片、注于电池壳体内的电解液以及包覆卷芯的绝缘膜。卷芯入壳体内部时容易刮擦壳体,可能导致卷芯破损和产生金属碎屑,进而导致卷芯内短路,产生安全事故。
[0003]但是绝缘膜包覆卷芯时两端容易产生错位,导致卷芯外露,在卷芯使用或者运输过程的震动导致卷芯晃动,外露卷芯可能与壳体短接,导致卷芯失效。
[0004]有鉴于此,亟需开发一款安全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通单体电池和动力电池以解决安全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双通单体电池,该电池壳体包括电芯、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电极组件和绝缘膜,第一电极组件与电芯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极组件与电芯的相对一端电性连接;绝缘膜的相对两端设置有防滑结构,绝缘膜包覆电芯的周侧面,且通过防滑结构连接在一起。
[0007]进一步地,绝缘膜的一端开设通孔,绝缘膜的相对一端设置有凸起,凸起插至于通孔中,以形成防滑结构。
[0008]进一步地,绝缘膜的厚度为0.05毫米至2.00毫米。
[0009]进一步地,绝缘膜的材质为聚丙烯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0010]进一步地,双通单体电池还包括壳体和隔垫,壳体为双通结构,电芯容置于壳体中,隔垫的相对两侧分别贴合绝缘膜和壳体。
[0011]进一步地,隔垫的膨胀系数为1.0至3.0。
[0012]进一步地,隔垫开设有多个过孔。
[0013]进一步地,隔垫的材质为聚丙烯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0014]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周壁和端壁,周壁围设形成双通的容纳腔,端壁与周壁的一端连接,端壁开设有通孔,第一电极组件、电芯、绝缘膜、隔垫和第二电极组件整体插入容纳腔中,隔垫的相对两侧分别贴合绝缘膜和周壁,第一电极组件与端壁连接且进一步穿设通孔,第二电极组件与周壁连接且盖封容纳腔。
[00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包括外包壳和多个如上述任一项的双通单体电池,多个双通单体电池并排排列于外包壳中,双通单体电池的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朝向外包壳的厚度区域。
[0016]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的双通单体电池包括电芯、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电极组件和绝缘膜。第一电极组件与电芯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极组件与电芯的相对一端电性连接;绝缘膜的相对两端设置有防滑结构,绝缘膜包覆电芯的周侧面,且通过防滑
结构连接在一起,避免绝缘膜包覆电芯时挪动而错位导致电芯外露而与其它金属部件短接,从而提升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前期研发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前期研发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双通单体电池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
[0020]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双通单体电池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
[0021]图示标记如下:
[0022]动力电池100
ꢀꢀꢀꢀꢀꢀꢀꢀꢀꢀꢀꢀꢀꢀ
外包壳20
ꢀꢀꢀꢀꢀꢀꢀꢀꢀꢀꢀ
双通单体电池10
[0023]电芯11
ꢀꢀꢀꢀꢀꢀꢀꢀꢀꢀꢀꢀꢀꢀꢀꢀ
第一电极组件12
ꢀꢀꢀꢀꢀꢀꢀꢀ
第二电极组件13
[0024]绝缘膜14
ꢀꢀꢀꢀꢀꢀꢀꢀꢀꢀꢀꢀꢀꢀꢀꢀꢀ
通孔142
ꢀꢀꢀꢀꢀꢀꢀꢀꢀꢀꢀꢀꢀꢀꢀ
通孔144
[0025]壳体15
ꢀꢀꢀꢀꢀꢀꢀꢀꢀꢀꢀꢀꢀꢀꢀꢀꢀꢀꢀ
周壁152
ꢀꢀꢀꢀꢀꢀꢀꢀꢀꢀꢀꢀꢀꢀꢀ
端壁154
[0026]隔垫16
ꢀꢀꢀꢀꢀꢀꢀꢀꢀꢀꢀꢀꢀꢀꢀꢀꢀꢀꢀ
过孔16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8]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29]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电池100的结构示意图。
[0030]本申请的动力电池100安装于电动汽车的底盘上,作为蓄能部件。动力电池100包括外包壳20和多个双通单体电池10,多个双通单体电池10并排排列于外包壳20中,双通单体电池10的第一电极组件12和第二电极组件13朝向外包壳20的厚度区域,即双通电池的端部朝向底盘的高度区域。
[0031]请参阅图1和图2,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双通单体电池10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
[0032]本申请的双通单体电池10包括电芯11、第一电极组件12、第二电极组件13和绝缘膜14。
[0033]第一电极组件12与电芯11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极组件13 与电芯11的相对一端电性连接;绝缘膜14的相对两端设置有防滑结构,绝缘膜14包覆电芯11的周侧面,且通过防滑结构连接在一起,避免绝缘膜14包覆电芯11时挪动而错位导致电芯11外露而与其它金属部件短接,从而提升安全性能。第一电极组件12和第二电极组件13用于将电芯11中的电量导出,也用于将电量导入至电芯11中。第一电极组件12可能是正极,对应地第二电极组件13为负极;第一电极组件12可能是负极,对应地第二电极组件13为正极。
[0034]绝缘膜14的一端开设通孔142,绝缘膜14的相对一端设置有凸起144,凸起144插至
于通孔142中,以形成防滑结构。当然,防滑结构还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形成。
[0035]绝缘膜14的厚度为0.05毫米至2.00毫米,例如0.05毫米、0.20 毫米、0.50毫米、1.00毫米、2.00毫米等。
[0036]绝缘膜14的材质为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0037]请参阅图1和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双通单体电池10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
[0038]本申请的双通单体电池10包括壳体15和隔垫16,壳体15为双通结构,电芯11容置于壳体15中,隔垫16的相对两侧分别贴合绝缘膜14和壳体15。隔垫16的作用有两个,1、方便电芯11在装入壳体15时,防护电芯11,避免壳体15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单体动力电池括:电芯;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电芯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极组件,与所述电芯的相对一端电性连接;绝缘膜,所述绝缘膜的相对两端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绝缘膜包覆所述电芯的周侧面,且通过所述防滑结构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的一端开设通孔,所述绝缘膜的相对一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插至于所述通孔中,以形成所述防滑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的厚度为0.05毫米至2.0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的材质为聚丙烯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单体电池还包括壳体和隔垫,所述壳体为双通结构,所述电芯容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隔垫的相对两侧分别贴合所述绝缘膜和所述壳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通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的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江袁铖何庆庆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