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座加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9041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座加油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轴承座、储油件、与所述储油件相配合的送油部件及用于将空腔内的润滑油导出并输送回储油件内的回油部件,所述储油件设于所述轴承座上方,轴承设于所述空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润滑油会与轴承上充分接触,进而轴承各部位均受到润滑油润滑,因此轴承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磨损小,转动顺畅;润滑油经能够将磨损下来的金属粉末带出轴承座,提高轴承各零件的使用寿命;无需拆开轴承座进行加油,简单易操作。简单易操作。简单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座加油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座加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金属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工件进行正退火处理,其在正退火处理时,需要对工件在正火炉或者退火炉当中进行输送,该输送通常是通过在炉当中安装耐高温的辊来输送,而为了保障辊转动顺畅,并提高辊的实用寿命,在辊的两端均会套有轴承座。
[0003]目前市场上为了提高轴承座的使用寿命,需要在轴承座上添加润滑用的油,目前均是在轴承座上涂抹机械润滑脂(黄油),通过机械润滑脂进入到轴承的滚珠当中,实现对轴承能座润滑的效果,但是由于机械润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使用过程,消耗掉部分油份,而机械润滑脂当中的皂份没有减少,所以机械润滑脂会变干,这导致对机械润滑脂对轴承的滚珠进行润滑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下降,造成辊体转动时不顺畅,轴承座各零件之间的摩擦变大,轴承座的使用寿命减小;并且在机械润滑脂变干之后,需要重新添加机械润滑脂,该方式需要拆盖,将轴承座的部分完全露出,其重新添加机械润滑脂操作困难,并且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油简单方便的轴承座加油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座加油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轴承座、储油件、与所述储油件相配合的送油部件及用于将空腔内的润滑油导出并输送回储油件内的回油部件,所述储油件设于所述轴承座上方,轴承设于所述空腔内。
[0006]本技术通过采用储油件位于轴承座的上方,此时储油件上的润滑油通过自身的重力经送油部件输送到空腔当中,此时位于空腔内的润滑油会与轴承上充分接触,进而轴承各部位均受到润滑油润滑,因此轴承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磨损小,转动顺畅;而且润滑油经过回油部件重新输送回去,润滑油在轴承座当中始终是循环流动的,因此流动下的润滑油能够将磨损下来的金属粉末带出轴承座,在后续中进行沉淀或者是过滤,其提高轴承各零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该方式,与传统涂抹机械润滑脂相比,其无需拆开轴承座进行加油,只需要对储油件当中的润滑油进行更换即可,更换润滑油的时候,简单易操作,并且更换过程中轴承可始终可以保持在工作状态,无需停下轴承,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送油部件包括与所述储油件相连通的出油管、用于输送润滑油至空腔内的输油管及与所述出油管或/和输油管相连的节流件;通过设置节流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流入到轴承上的润滑油的量,一方面可以保持轴承得到充分的润滑,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浪费,节约润滑油。
[0008]优选的,所述回油部件包括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回油管、与所述回油管相连的回
油箱、用于输送回油箱内的润滑油至储油件上的回送管路及用于泵送润滑油至储油件上的泵体,所述回送管路与所述储油件相连通;通过设置回油管和泵体,其可以将润滑油重新泵送到储油件当中,使得润滑油始终处于循环流动的状态,因此可以在对流动的润滑油进行过滤,将混杂在润滑油当中的碎屑滤除掉,提高了轴承被润滑的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回油管连接有至少部分为透明结构或开口结构的观测件,所述观测件通过管道与所述回油箱相连通;通过设置观测件可便于对润滑油进行观察,因此在润滑油脏了之后,可以及时的进行更换,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0010]优选的,所述回油管上设有弯曲结构的缓冲管部,所述缓冲管部设于所述观测件上方;通过设置缓冲管部可在回油管内的润滑油进入之后,延长缓冲管部内润滑油流动的路径,进而缓冲管当中的润滑油流速减小,因此润滑油之间不会出现孔隙,由此滴落的润滑油在回油管当中不会混入空气,进而保持输送回去到储油件当中的时候,储油件内的空气不会增加,保障润滑油在进入到轴承座中的过程中,轴承时刻受到的润滑油都均匀。
[0011]优选的,所述空腔包括进油腔和所述出油腔,所述轴承设于所述进油腔和所述出油腔间;通过设置进油腔和出油腔,润滑油会由进油腔经过轴承,然后流入到出油腔当中,该过程中润滑油与轴承之间的接触充分,保障了对轴承润滑效果好。
[0012]优选的,所述轴承座上部设有与所述进油腔相连通的第一接头,所述输油管下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连;所述轴承座下部设有与所述出油腔相连通的第二接头,所述回油管上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连;通过设置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其可以方便
[0013]优选的,所述进油腔的容积小于所述出油腔的容积;将进油腔的容积设置成小于出腔,润滑油在流入到出油腔当中的时候,可以及时的流掉,保障润滑油流动顺畅。
[0014]优选的,所述节流件为与所述出油管下端相连通的节流阀;通过设置节流阀可以控制滴加到轴承座上润滑油的量,从而保障轴承能够接收到足够的润滑油,同时又能节省润滑油。
[0015]优选的,所述观测件为油杯,所述油杯部分为透明结构;通过将油杯设置为部分透明结构,一方面在润滑油滴落的时候,能够观察到润滑油滴落的速率,另一方面可以观察到润滑油的浓稠度,方便及时更换新的润滑油。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效果:
[0017]1、润滑油会与轴承上充分接触,进而轴承各部位均受到润滑油润滑,因此轴承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磨损小,转动顺畅;
[0018]2、润滑油经能够将磨损下来的金属粉末带出轴承座,提高轴承各零件的使用寿命;
[0019]3、无需拆开轴承座进行加油,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
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3]如图1

2所示,一种轴承座加油装置,包括轴承座、储油件、送油部件、回油部件,其中所述轴承座为金属座,该轴承座安装于炉体上,并且在轴承座1 上具有空腔10,轴承放置于空腔10当中,所述空腔10包括了进油腔101和出油腔102,轴承位于进油腔101和出油腔102之间,润滑油进入到进油腔101当中,流经轴承后,流入到出油腔102当中,并且所述进油腔101的容积小于出油腔102的容积,因此进入到进油腔101当中的润滑油可以快速的充满整个进油腔101,然后能够将整个轴承浸没,再流入到出油腔102当中。
[0024]具体的,所述储油件2用于存储润滑油,该储油件2为一存储桶,所述储油件2位于所述轴承座1的上方,储油件2当中的润滑油经过上述送油部件输送到上述进油腔101当中;所述送油部件包括出油管31、输油管32及节流件33,其中所述出油管31为金属管,该出油管31的一端与储油件2相连,储油件2当中的润滑油进入出油管31当中,所述节流件33为市面上已有的节流阀,该节流件 33与所述出油管31相连,并且所述输油管32与所述节流件31相连,其中所述输油管32的管径小于出油管31的管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座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空腔(10)的轴承座(1)、储油件(2)、与所述储油件(2)相配合的送油部件及用于将空腔内的润滑油导出并输送回储油件(2)内的回油部件,所述储油件(2)设于所述轴承座(1)上方,轴承设于所述空腔(1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座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油部件包括与所述储油件(2)相连通的出油管(31)、用于输送润滑油至空腔(10)内的输油管(32)及与所述出油管(31)或/和输油管(32)相连的节流件(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座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部件包括与所述空腔(10)相连通的回油管(41)、与所述回油管(41)相连的回油箱(42)、用于输送回油箱(42)内的润滑油至储油件(2)上的回送管路(43)及用于泵送润滑油至储油件(2)上的泵体,所述回送管路(43)与所述储油件(2)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座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41)连接有至少部分为透明结构或开口结构的观测件(45),所述观测件(45)通过管道与所述回油箱(42)相连通。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励红杨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基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