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裁剪的新型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90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裁剪的新型面料,包括面料基布层、第一粘黏层、吸汗层、亲肤层和抑菌结构,所述面料基布层的底端固定有第一粘黏层,且第一粘黏层的底端固定有保温布层,所述保温布层的底端固定有第二粘黏层,且第二粘黏层的底端固定有吸汗层,并且吸汗层的底端固定有亲肤层,所述吸汗层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吸汗腔,且吸汗腔的内部固定有吸湿块,所述亲肤层一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抑菌结构,所述面料基布层的顶端固定有第三粘黏层,且第三粘黏层的顶端固定有印花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面料的抑菌性能、提高了面料的卫生性与安全性,提高了面料裁剪时的便捷性,而且改善了面料的吸汗效果。而且改善了面料的吸汗效果。而且改善了面料的吸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裁剪的新型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
,具体为一种便于裁剪的新型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面料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面料应运而生,纺织面料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000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面料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0004](1)现有的此类面料的抑菌效果较差,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0005](2)现有的此类面料在裁剪的时候,不经意间裁剪方向会倾斜,导致面料浪费,因此存在改进的空间;
[0006](3)现有的此类面料的吸水性较为一般,一旦人体出汗,汗液无法被面料快速吸干,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裁剪的新型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面料的抑菌效果较差,不便裁剪和吸汗性不佳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裁剪的新型面料,包括面料基布层、第一粘黏层、吸汗层、亲肤层和抑菌结构,所述面料基布层的底端固定有第一粘黏层,且第一粘黏层的底端固定有保温布层,所述保温布层的底端固定有第二粘黏层,且第二粘黏层的底端固定有吸汗层,并且吸汗层的底端固定有亲肤层,所述亲肤层一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抑菌结构,所述面料基布层的顶端固定有第三粘黏层,且第三粘黏层的顶端固定有印花层。
[0009]优选的,所述吸汗层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吸汗腔,且吸汗腔的内部固定有吸湿块,便于对汗液进行吸收,使得汗液不会留存在面料的表面,使得面料表面保持清爽。
[0010]优选的,所述亲肤层的内部固定有抑菌层,且抑菌层由麻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组成,便于对细菌进行抑制,保证面料的卫生性与安全性。
[0011]优选的,所述抑菌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聚汗凹槽、纳米银离子纤维和导汗通道,亲肤层一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聚汗凹槽,便于将汗液汇集到一处。
[0012]优选的,所述聚汗凹槽的内壁上缝制有纳米银离子纤维,并且聚汗凹槽一侧的亲肤层内部设置有导汗通道,导汗通道的一端与聚汗凹槽相连通,导汗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吸汗层的内部并与吸汗腔相连通,便于对汇集的汗液进行抑菌处理。
[0013]优选的,所述印花层的顶端皆设置有等间距的裁剪导向槽,且裁剪导向槽的内部缝制有裁剪辅助丝,使得裁剪不会倾斜,便于面料的裁剪工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裁剪的新型面料不仅提高了面料的抑菌性能、提高了面料的卫生性与安全性,提高了面料裁剪时的便捷性,而且改善了面料的吸汗效果;
[0015](1)通过设置有聚汗凹槽、纳米银离子纤维、导汗通道、抑菌层、麻纤维和竹炭纤维,当人体出汗时,汗液在亲肤层表面的聚汗凹槽中汇集,其中,聚汗凹槽内壁上的纳米银离子纤维对汗液中的细菌进行抑制,其次,导汗通道将聚汗凹槽内部的汗液导出,并且亲肤层内部抑菌层中的麻纤维和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从而提高了面料的抑菌性能,提高了面料的卫生性与安全性;
[0016](2)通过设置有印花层、裁剪导向槽和裁剪辅助丝,印花层表面设置的裁剪导向槽可为裁剪工作提供导向,同时,裁剪导向槽内部的裁剪辅助丝的设置,进一步的辅助了裁剪工作,使得裁剪不会倾斜,从而提高了面料裁剪时的便捷性;
[0017](3)通过设置有吸汗层、吸汗腔和吸湿块,吸汗层内部吸汗腔中的吸湿块对汗液进行吸收,使得汗液不会留存在面料的表面,使得面料表面保持清爽,从而改善了面料的吸汗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亲肤层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吸汗层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抑菌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面料基布层;2、第一粘黏层;3、保温布层;4、第二粘黏层;5、吸汗层;6、亲肤层;7、抑菌结构;701、聚汗凹槽;702、纳米银离子纤维;703、导汗通道;8、第三粘黏层;9、印花层;10、裁剪导向槽;11、裁剪辅助丝;12、抑菌层;13、麻纤维;14、竹炭纤维;15、吸汗腔;16、吸湿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裁剪的新型面料,包括面料基布层1、第一粘黏层2、吸汗层5、亲肤层6和抑菌结构7,面料基布层1的底端固定有第一粘黏层2,且第一粘黏层2的底端固定有保温布层3,保温布层3的底端固定有第二粘黏层4,且第二粘黏层4的底端固定有吸汗层5,并且吸汗层5的底端固定有亲肤层6;
[0025]吸汗层5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吸汗腔15,且吸汗腔15的内部固定有吸湿块16,便于对汗液进行吸收;
[0026]亲肤层6的内部固定有抑菌层12,且抑菌层12由麻纤维13和竹炭纤维14混纺组成,便于对细菌进行抑制;
[0027]亲肤层6一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抑菌结构7,抑菌结构7的内部依次设置
有聚汗凹槽701、纳米银离子纤维702和导汗通道703,亲肤层6一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聚汗凹槽701,聚汗凹槽701的内壁上缝制有纳米银离子纤维702,并且聚汗凹槽701一侧的亲肤层6内部设置有导汗通道703,导汗通道703的一端与聚汗凹槽701相连通,导汗通道703的另一端延伸至吸汗层5的内部并与吸汗腔15相连通;
[0028]当人体出汗时,汗液在亲肤层6表面的聚汗凹槽701中汇集,其中,聚汗凹槽701内壁上的纳米银离子纤维702对汗液中的细菌进行抑制,其次,导汗通道703将聚汗凹槽701内部的汗液导出,并且亲肤层6内部抑菌层12中的麻纤维13和竹炭纤维14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从而提高了面料的抑菌性能,提高了面料的卫生性与安全性;
[0029]面料基布层1的顶端固定有第三粘黏层8,且第三粘黏层8的顶端固定有印花层9;
[0030]印花层9的顶端皆设置有等间距的裁剪导向槽10,且裁剪导向槽10的内部缝制有裁剪辅助丝11,便于面料的裁剪工作。
[0031]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当人体出汗时,汗液在亲肤层6表面的聚汗凹槽701中汇集,其中,聚汗凹槽701内壁上的纳米银离子纤维702对汗液中的细菌进行抑制,其次,导汗通道703将聚汗凹槽701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裁剪的新型面料,包括面料基布层(1)、第一粘黏层(2)、吸汗层(5)、亲肤层(6)和抑菌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基布层(1)的底端固定有第一粘黏层(2),且第一粘黏层(2)的底端固定有保温布层(3),所述保温布层(3)的底端固定有第二粘黏层(4),且第二粘黏层(4)的底端固定有吸汗层(5),并且吸汗层(5)的底端固定有亲肤层(6),所述亲肤层(6)一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抑菌结构(7),所述面料基布层(1)的顶端固定有第三粘黏层(8),且第三粘黏层(8)的顶端固定有印花层(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裁剪的新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层(5)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吸汗腔(15),且吸汗腔(15)的内部固定有吸湿块(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裁剪的新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6)的内部固定有抑菌层(12),且抑菌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毅
申请(专利权)人:大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