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杆状双头工具PVD涂层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安装柱,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使所述安装柱转动的输出端;所述安装柱竖直固定在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上;所述安装柱的侧壁上水平地设置有贯穿安装柱的通孔;所述安装柱的侧壁上水平地设置有贯穿至所述通孔的限位孔,此限位孔中可拆卸地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孔的轴线和所述通孔的轴线交叉且垂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安装柱是竖直设置的,通孔是沿着安装柱的径向设置,从而使杆状双头工具处于水平位置,这种安放方式规避了重力对杆状双头工具的影响。限位件通过限位孔对通孔中的杆状双头工具进行挤压,从而使杆状工具进行固定,解决杆状双头工具在喷涂时发生掉落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状双头工具PVD涂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表面处理
,具体涉及杆状双头工具PVD涂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PVD涂层在工具行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增强工具使用寿命和强化加工效果上发挥了显著效果。常见的杆状工具为铣刀、钻头类产品,大多数是一端刀刃作为工作区域另一端刀柄作为夹持区域,杆状铣刀或钻头在涂层时将刀柄部分插在套筒内,再由载盘和拨叉形成3维旋转即可实现均匀涂层,这种装夹方式已经作为成熟方案普遍应用在 PVD行业中。
[0003]还有一种两端都带有刀刃的双头工具,且工具两端的刀刃都需要涂层,而采用普通的刀具涂层载盘每次涂层只能涂一端。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分两次涂层,每次只涂一端,这种涂层方式虽然简单但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涂层成本加倍,成品良率降低,且刀刃朝下装在套筒中容易磨伤或被污染。2.采用两端贯通的套筒,套筒侧面打螺孔,用螺丝挤压刀柄实现固定,夹具结构简单但是涂层过程中掉落的风险极高,不易采用。 3.采用类似卡簧的结构,把卡簧卡在刀柄上,再把刀装进两端贯通的套筒内,优点是操作方便,但卡簧不容易取下,涂层过程中卡簧和刀柄受热后配合松弛仍然有掉落的风险。
[0004]目前双头工具在涂层效率、涂层成本控制上仍然缺乏十分有效改善方案。在装夹方式上既要考虑安全风险,又要增加涂层效率,是目前行业中应对的共同难题。
[0005]因此,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防止杆状双头工具在喷涂时发生掉落的情形,以及在前述技术问题的技术上,进一步的解决杆状双头工具在实际喷涂作业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杆状双头工具在喷涂时发生掉落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杆状双头工具 PVD涂层装置,能够对杆状双头工具进行水平放置,且能够对杆状双头工具进行压紧,有效防止杆状双头工具在喷涂时发生掉落的情形。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杆状双头工具PVD涂层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安装柱,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使所述安装柱转动的输出端;所述安装柱竖直固定在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上;所述安装柱的侧壁上水平地设置有贯穿安装柱的通孔,此通孔用于安放杆状双头工具;所述安装柱的侧壁上水平地设置有贯穿至所述通孔的限位孔,此限位孔中可拆卸地设置有限位件。使用时,将双头杆状工具插入到安装柱侧壁上的通孔中,然后将限位件插入到限位孔中,并使限位件对双头杆状工具进行压紧,然后将组装好的涂层装置安放到喷涂炉进行喷涂。
[0008]所述限位孔的轴线和所述通孔的轴线交叉且垂直,这样能够使限位件通过限位孔进入通孔,然后对通孔中的杆状双头工具进行挤压,从而使杆状工具固定在通孔中。
[0009]传统的用于安放双头工具的通孔是沿着套管的轴向设置的,套管在竖直设置时,
由于重力的作用,双头工具容易从套管中滑落。而本申请中,安装柱是竖直设置的,通孔是沿着安装柱的径向设置,从而使杆状双头工具处于水平位置,这种安放方式规避了重力对杆状双头工具的影响。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孔为螺纹孔,此时限位件对应设置为与螺纹孔配合的螺纹杆,本优选的技术效果是: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方式来对杆状双头工具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直径,这种方式更有利于螺纹孔中的螺纹杆对杆状双头工具进行夹紧固定。当然,限位孔也可以为光滑的圆形孔,此时,限位件对应的可以设置为圆柱形的橡胶塞,此时,橡胶塞的直径稍大于限位孔的直径,具体,橡胶塞的直径和限位孔的直径的比值在1.02
‑
1.08之间,且橡胶塞的端部设置有倒角,此倒角便于橡胶塞插入至限位孔中。这种设计思路是基于橡胶塞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橡胶受到挤压时会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以橡胶塞作为限位件能够很好且快速地对杆状双头工具进行挤压夹紧。
[0011]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沿着安装柱的高度方向作等距的线性阵列分布。本优选的技术效果是,一个安装柱上可以同时安装多个杆状双头工具,从而提高了杆状双头工具喷涂作业时的效率。
[0012]优选的,所述通孔的轴线和所述安装柱的轴线交叉且垂直。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下承载盘,所述下承载盘上可转动地安装有棘轮,所述棘轮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连接杆,且此棘轮能够带动此连接杆同步转动;所述连接杆远离棘轮的一端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有限位盘,且此连接杆和此限位盘的轴线在同一直线方向上;所述限位盘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安装柱的底部,且此限位盘和此安装柱的轴线在同一直线方向上;所述下承载盘上设置有驱动孔,驱动孔用于连接外部的驱动杆;由于驱动杆不是本申请的改进点,因此、驱动杆以及使驱动杆自转的驱动件均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同时,驱动件是设置在喷涂炉中的,其中关于喷涂炉的部分附图中并没有给出;棘轮的自转是通过棘爪来拨动实施的,棘轮棘爪机构也是机械中的常用和惯用技术手段,在此也不再赘述。而本优选的技术效果是,用于使安装柱能够以下承载盘的轴线为基准来进行公转,同时棘轮也能够使安装柱自转,从而使得涂料能够均匀且充分地喷涂到杆状双头工具上。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所述限位盘、所述安装柱和所述棘轮的数量各设置为多个,且所述连接杆、所述限位盘、所述安装柱和所述棘轮的数量均相同;所述连接杆、所述限位盘、所述安装柱和所述棘轮均围绕下承载盘的轴线作均匀的圆周阵列分布。本优选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增加安装柱的数量,进一步增加了杆状双头工具的安装数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杆状双头工具被喷涂加工的作业效率。
[0015]优选的,所述棘轮上方设有中承载盘,所述中承载盘和所述下承载盘之间固定有垫柱;所述中承载盘上设有用于使所述棘轮转动的转轴孔。本优选的技术效果是:中承载盘的设置起到了骨架结构,提高了棘轮安装的稳定性。
[0016]优选的,所述安装柱上设有用于防止安装柱发生倾斜的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上承载盘和支撑立柱,所述上承载盘通过所述支撑立柱固定在所述中承载盘上;所述上承载盘上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的轴线和所述中承载盘上设置的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限位盘可转动地贴合设置在所述圆形开口中。本优选的技术效果是: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其中圆形开口一方面能够配合限位盘的转动,另一方面圆形开口也能够防
止限位盘发生倾斜,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柱的稳定性。
[0017]优选的,所述棘轮上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可转动地穿过转轴孔并延伸至转轴孔的上方,且所述环形凸台上设置有键槽,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有能够对所述环形凸台进行卡合的内孔,且所述连接杆的下端设有能够卡合在所述键槽的凸键。本优选中,棘轮上的环形凸台插入到连接杆下端的内孔中,同时环形凸台上的键槽和连接杆下端的凸键卡合;从而使棘轮转动使能够带动连接杆同步转动,此种卡接方式具有很强的扭力,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技术中,安装柱是竖直设置的,通孔是沿着安装柱的径向设置,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状双头工具PVD涂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单元和安装柱,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使所述安装柱转动的输出端;所述安装柱竖直固定在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上;所述安装柱的侧壁上水平地设置有贯穿安装柱的通孔;所述安装柱的侧壁上水平地设置有贯穿至所述通孔的限位孔,此限位孔中可拆卸地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孔的轴线和所述通孔的轴线交叉且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状双头工具PVD涂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为螺纹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杆状双头工具PVD涂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通孔沿着安装柱的高度方向作等距的线性阵列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杆状双头工具PVD涂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轴线和所述安装柱的轴线交叉且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杆状双头工具PVD涂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杆状双头工具PVD涂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下承载盘,所述下承载盘上可转动地安装有棘轮,所述棘轮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连接杆,且此棘轮能够带动此连接杆同步转动;所述连接杆远离棘轮的一端固定有限位盘,且此连接杆和此限位盘的轴线在同一直线方向上;所述限位盘固定在所述安装柱的底部,且此限位盘和此安装柱的轴线在同一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昌海,祖全先,
申请(专利权)人:艾瑞森表面技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