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37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35
本申请公开一种车窗结构,车窗结构包括车窗主体以及容置箱。容置箱设置于车窗主体上,且容置箱具有容置空间。容置箱包括底部、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盖体、第一锁付件以及第二锁付件。底部朝向车窗主体。第一侧边相邻于底部且具有第一连接孔。第二侧边相邻于底部且与第一侧边相对,第二侧边具有第二连接孔。盖体具有延伸部,延伸部具有对应于第二连接孔的第三连接孔。第一锁付件设置于第一连接孔中,以固定容置箱。第二锁付件设置于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中,以固定盖体。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容易拆卸的车窗容置箱结构,方便维修与拆解。方便维修与拆解。方便维修与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窗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车窗的
,尤其涉及一种车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轨道交通车的发展,人们对于列车上的车窗玻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车窗仅使用安全玻璃以供乘客欣赏窗外景色,而如今的车窗更是提供图像显示的功能,并通过这些附加的服务来提高乘客的搭乘体验。为了不影响车窗的观看外部景色的功能,厂家一般将透明显示屏与车窗玻璃互相结合,以实现静态或动态图像的显示。
[0003]这些透明显示产品一般会需要用到驱动模块以及电源装置等组件。然而,这些组件与透明的显示屏或是触控屏不同,并不具有透光性。因此,这些组件只能用分离式的方式配置到主机中,并设置于车窗之中或是车窗周边的非透明区域。主机与透明面板之间要通过传输线(例如,软性扁平扁平电缆或是软性印刷电路板)连接,这些线缆也由于不易弯曲、抗扰性差以及信换传输距离短,导致主机的安装位置会被限制在透明面板附近。目前来说,最常见的安装方式是将主机安装于车箱侧顶板内,且通过设置在车厢壁装饰板内的连接线与透光面板进行连接。也就是说,当车窗中的透明显示产品出现问题需要拆装时,需要拆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窗主体;容置箱,设置于所述车窗主体上,所述容置箱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箱包括:底部,所述底部朝向车窗主体;第一侧边,相邻于所述底部且具有第一连接孔;第二侧边,相邻于所述底部且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所述第二侧边具有第二连接孔;盖体,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第三连接孔;第一锁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以固定所述容置箱;第二锁付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中,以固定所述盖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主体还包括第一玻璃以及第二玻璃,所述车窗结构还包括: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以及所述第二玻璃之间;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3.一种车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窗主体;容置箱,设置于所述车窗主体上,所述容置箱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箱包括:底部,所述底部朝向车窗主体;第一侧边,相邻于所述底部,所述第一侧边具有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一连接槽;第二侧边,相邻于所述底部且与所述第一侧边相对;第一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侧边的远离所述底部的一侧上,且第一延伸部具有第二连接孔;盖体,具有第三连接孔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四连接孔对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第一锁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中,以固定所述容置箱;第二锁付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槽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中,以固定所述盖体;第三锁付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第四连接孔中,以固定所述盖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主体还包括第一玻璃以及第二玻璃,所述车窗结构还包括: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以及所述第二玻璃之间;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贲华路林宋建华王银茂温建林朱海平马祥勇涂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