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一种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对新能源汽车的辅助装置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多。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多直接固定在地基上,使得充电装置的在使用时,需要用户将汽车停放至充电装置的指定一侧以方便使用充电枪对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使得充电装置的使用较不方便;且当充电装置需要检修维护时,由于充电装置与地基固定连接,使得在检维修前,需要先将充电装置一侧的汽车移走,从而给充电装置的检维修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多直接固定在地基上,使得充电装置的在使用时,需要用户将汽车停放至充电装置的指定一侧以方便使用充电枪对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使得充电装置的使用较不方便;且当充电装置需要检修维护时,由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电池(13)的壳体(1)、位于壳体(1)底端用于支撑壳体(1)的底板(11)以及位于底板(11)的底端用于驱动底板(11)转动的驱动电机(17),壳体(1)通过螺栓与底板(11)固定连接,壳体(1)与电池(13)固定连接,底板(11)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底座(12),底座(12)与驱动电机(1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7)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杆(18),螺杆(18)的一端与齿轮(19)外啮合传动,齿轮(19)通过键与主动轴(20)转动连接,主动轴(20)的顶端贯穿底座(12)向上延伸,主动轴(20)通过轴承与底座(12)转动连接,且主动轴(20)的顶端与底板(11)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引线孔(6),电池(13)一端设置的导线通过引线孔(6)穿出壳体(1)外,以使电池(13)通过导线与充电枪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内部中空的方形箱体结构,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5),散热风扇(15)通过若干导线与电池(13)电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端时有散热板(16),散热板(16)通过螺栓与壳体(1)固定连接,散热板(16)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散热孔。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平,黄维,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纳尔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