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用扫地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扫地机器人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用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水平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无暇处理扫地除尘等家务活动。为满足人们在这方面日益高涨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开始出现扫地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完成家庭内的扫地除尘。但是现有的扫地机器人收集的垃圾需要通过人工进行倒出,使用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动将垃圾倒出的智能家居用扫地机器人。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家居用扫地机器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智能家居用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万向驱动轮,所述壳体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清扫组件,所述清扫组件与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驱动机构相配合连接,所述壳体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壳体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吸水海绵,所述壳体的侧边设置有若干距离传感器,所述壳体内部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壳体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吸尘口连通的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出口处设置有排尘管,所述抽气泵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调节组件相配合连接,所述壳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垃圾收集盒,所述垃圾收集盒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升降连杆相配合连接,所述垃圾收集盒的一侧设置有活动门体,所述活动门体与所述垃圾收集盒之间通过电动转轴相配合连接。r/>[000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水渍感应器。
[000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是由固定套、丝杆和电机构成,所述固定套与所述抽气泵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穿插于所述固定套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抽气泵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滑轨结构相配合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集盒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振动马达。
[0011]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集盒底端的一侧与所述升降连杆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臂。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壳体、万向驱动轮、清扫组件、驱动机构、吸尘口、吸水海绵、距离传感器、控制器、抽气泵、排尘管、调节组件、垃圾收集盒、升降连杆、活动门体和电动转轴构成的智能家居用扫地机器人,从而能够对垃圾集中收集并自动排出,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家居用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5]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家居用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6]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家居用扫地机器人的控制电路图。
[0017]图中:
[0018]1、壳体;2、万向驱动轮;3、清扫组件;4、驱动机构;5、吸尘口;6、吸水海绵;7、距离传感器;8、控制器;9、抽气泵;10、排尘管;11、调节组件;12、垃圾收集盒;13、升降连杆;14、活动门体;15、电动转轴;16、水渍感应器;17、固定套;18、丝杆;19、电机;20、滑轨结构;21、振动马达;22、电动伸缩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扫地机器人。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家居用扫地机器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万向驱动轮2,所述壳体1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清扫组件3,所述清扫组件3与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驱动机构4相配合连接,所述壳体1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吸尘口5,所述壳体1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吸水海绵6,所述壳体1的侧边设置有若干距离传感器7,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器8,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吸尘口5连通的抽气泵9,所述抽气泵9的出口处设置有排尘管10,所述抽气泵9与所述壳体1之间通过调节组件11相配合连接,所述壳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垃圾收集盒12,所述垃圾收集盒12与所述壳体1之间通过升降连杆13相配合连接,所述垃圾收集盒12的一侧设置有活动门体14,所述活动门体14与所述垃圾收集盒12之间通过电动转轴15相配合连接。
[0023]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壳体1、万向驱动轮2、清扫组件3、驱动机构4、吸尘口5、吸水海绵6、距离传感器7、控制器8、抽气泵9、排尘管10、调节组件11、垃圾收集盒12、升降连杆13、活动门体14和电动转轴15构成的智能家居用扫地机器人,从而能够对垃圾集中收集并自动排出,无需人工操作,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0024]实施例二:
[0025]如图1-3所示,所述壳体1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水渍感应器16,所述调节组件11是由固定套17、丝杆18和电机19构成,所述固定套17与所述抽气泵9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8穿插于所述固定套17并与所述电机19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抽气泵9与所述壳体1之间通过滑轨结构20相配合连接,所述垃圾收集盒1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振动马达21,所述垃圾收集盒12底端的一侧与所述升降连杆13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臂22。
[0026]从图1-3中可以看出,所述壳体1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水渍感应器16,所述调节组件
11是由固定套17、丝杆18和电机19构成,所述固定套17与所述抽气泵9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8穿插于所述固定套17并与所述电机19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抽气泵9与所述壳体1之间通过滑轨结构20相配合连接,所述垃圾收集盒12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振动马达21,所述垃圾收集盒12底端的一侧与所述升降连杆13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臂22,对于水渍感应器16、固定套17、滑轨结构20、振动马达21和电动伸缩臂22的设计,是比较常规的故此不做详细的说明。
[0027]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8]在实际应用时,当垃圾收集盒12内部的灰尘和杂物满了后,该机器人自动寻找路线并移动到与之配套的垃圾桶旁,其是通过升降连杆13将垃圾收集盒12升起,然后通过电动伸缩臂22带动垃圾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用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万向驱动轮(2),所述壳体(1)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清扫组件(3),所述清扫组件(3)与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驱动机构(4)相配合连接,所述壳体(1)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吸尘口(5),所述壳体(1)底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吸水海绵(6),所述壳体(1)的侧边设置有若干距离传感器(7),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控制器(8),所述壳体(1)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吸尘口(5)连通的抽气泵(9),所述抽气泵(9)的出口处设置有排尘管(10),所述抽气泵(9)与所述壳体(1)之间通过调节组件(11)相配合连接,所述壳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垃圾收集盒(12),所述垃圾收集盒(12)与所述壳体(1)之间通过升降连杆(13)相配合连接,所述垃圾收集盒(12)的一侧设置有活动门体(14),所述活动门体(14)与所述垃圾收集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勤,孟建明,许书君,杜玉红,沈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