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74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涉及内窥镜电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内窥镜电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电缆插入到患者的体内时无法对电缆进行有效的消毒清洁操作,因此会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再者是传统的内窥镜探头与电缆部分多为固定连接无法进行便捷更换,因此在使用时电缆损坏需将探头一起更换,因此会存在着隐性的成本增加的问题,包括窥镜电缆,所述窥镜电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且由于探头主体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阻力环,因此可在深入到患者的体内时具有一定的阻力放置探头主体不慎移位导致探测效果差的情况出现。导致探测效果差的情况出现。导致探测效果差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内窥镜电缆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0003]而内窥镜所使用的的电缆在使用时需要深入到患者的体内进行使用,因此需要严格的消毒作业以确保避免交叉感染,再者是内窥镜电缆需同时兼顾光信号及电信号的传递,因此对内窥镜电缆的制作工艺要求较高。
[0004]例如申请号:CN 202010316996.2本技术涉及内窥镜领域,公开一种内窥镜电缆保护罩及内窥镜,电缆保护罩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为椭圆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部,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具有一腔室;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筒体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机构(2)、窥镜电缆(5),所述窥镜电缆(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机构(4),且接线机构(4)的左端拧接有拆卸式探头(1);所述窥镜电缆(5)还包括有镀锡套(503)、铜芯(504)和光纤(505),所述镀锡套(503)插接在螺旋回弹套(502)的内侧位置,所述光纤(505)的外周面包裹有铜芯(504),安装状态下铜芯(504)与光纤(505)均与接槽(402)内部的电极片相电性连接;所述消毒机构(2)套接在窥镜电缆(5)的外周面上,且消毒机构(2)的右端轴接有清洁机构(3)。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式探头(1)包括有探头主体(101)、阻力环(102)和摄像头(103),所述阻力环(102)固定连接在探头主体(101)的外周面左侧位置,且探头主体(101)的左端内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03)。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式探头(1)还包括有接头(104)和内螺槽(105),所述内螺槽(105)开设在探头主体(101)的右端内部位置,且内螺槽(105)的内部右端面安装有接头(104)。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机构(2)包括有消毒箱(201)、注液塞柱(202)和渗液孔(203),所述消毒箱(20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设计,且消毒箱(201)的外周面顶端开设有一圆孔,并且圆孔的内部拧接有注液塞柱(202),所述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祥宏夏明成
申请(专利权)人:丁思高普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