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74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涉及内窥镜电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内窥镜电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电缆插入到患者的体内时无法对电缆进行有效的消毒清洁操作,因此会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再者是传统的内窥镜探头与电缆部分多为固定连接无法进行便捷更换,因此在使用时电缆损坏需将探头一起更换,因此会存在着隐性的成本增加的问题,包括窥镜电缆,所述窥镜电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且由于探头主体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阻力环,因此可在深入到患者的体内时具有一定的阻力放置探头主体不慎移位导致探测效果差的情况出现。导致探测效果差的情况出现。导致探测效果差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内窥镜电缆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0003]而内窥镜所使用的的电缆在使用时需要深入到患者的体内进行使用,因此需要严格的消毒作业以确保避免交叉感染,再者是内窥镜电缆需同时兼顾光信号及电信号的传递,因此对内窥镜电缆的制作工艺要求较高。
[0004]例如申请号:CN 202010316996.2本技术涉及内窥镜领域,公开一种内窥镜电缆保护罩及内窥镜,电缆保护罩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为椭圆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内部,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具有一腔室;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筒体连接;折叠薄膜套,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之间的腔室内,所述折叠薄膜套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筒体连接,所述折叠薄膜套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筒体连接。在使用时将第二筒体设置在内窥镜的电缆接口上,接上电缆时,只需抓住第一筒体往电缆线的方向拉扯就可以使连接部断开,使折叠薄膜套展开覆盖住电缆从而保护电缆不受污染,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5]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可以进行对内窥镜电缆进行外套接保护罩进行保护,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电缆插入到患者的体内时无法对电缆进行有效的消毒清洁操作,因此会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再者是传统的内窥镜探头与电缆部分多为固定连接无法进行便捷更换,因此在使用时电缆损坏需将探头一起更换,因此会存在着隐性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以解决现有的内窥镜电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电缆插入到患者的体内时无法对电缆进行有效的消毒清洁操作,因此会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再者是传统的内窥镜探头与电缆部分多为固定连接无法进行便捷更换,因此在使用时电缆损坏需将探头一起更换,因此会存在着隐性的成本增加的问题。
[0007]本技术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8]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包括消毒机构、窥镜电缆,所述窥镜电缆的左端固
定连接有接线机构,且接线机构的左端拧接有拆卸式探头;所述窥镜电缆还包括有镀锡套、铜芯和光纤,所述镀锡套插接在螺旋回弹套的内侧位置,所述光纤的外周面包裹有铜芯,安装状态下铜芯与光纤均与接槽内部的电极片相电性连接;所述消毒机构套接在窥镜电缆的外周面上,且消毒机构的右端轴接有清洁机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拆卸式探头包括有探头主体、阻力环和摄像头,所述阻力环固定连接在探头主体的外周面左侧位置,且探头主体的左端内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
[0010]进一步的,所述拆卸式探头还包括有接头和内螺槽,所述内螺槽开设在探头主体的右端内部位置,且内螺槽的内部右端面安装有接头;
[0011]进一步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有消毒箱、注液塞柱和渗液孔,所述消毒箱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设计,且消毒箱的外周面顶端开设有一圆孔,并且圆孔的内部拧接有注液塞柱,所述渗液孔共设有六处,且六处渗液孔呈环形阵列开设在消毒箱的内壁上,安装状态下消毒箱套接在医用橡胶层的外侧位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有清洁环和连接轴,所述清洁环为半环形结构设计,且清洁环共设有两处,并且两处清洁环之间通过连接轴相轴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机构还包括有清洁海绵和固定板,所述清洁海绵共设有两处,且两处清洁海绵分别粘接在两处清洁环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板共设有两处,且两处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两处清洁环的外周面左侧位置,并且两处固定板之间通过螺栓拧接,安装状态下两处清洁环通过连接轴轴接在消毒箱的右侧面位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有外螺头和接槽,所述外螺头的内部开设有接槽,且接槽的内部安装有电极片,安装状态下外螺头与内螺槽相拧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窥镜电缆包括有医用橡胶层和螺旋回弹套,所述螺旋回弹套的外侧套接有医用橡胶层。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中,将拆卸式探头中的探头主体通过内螺槽与接线机构中的外螺头相拧接,直至可将接头与接槽内部所安装的电极片相接触,该设计可代替传统的内窥镜探头与电缆为整体封装式结构设计,避免因单一的电缆或探头损坏而造成需要整体更换增加成本浪费的情况出现,且由于探头主体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阻力环,因此可在深入到患者的体内时具有一定的阻力放置探头主体不慎移位导致探测效果差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在当电缆经过消毒机构之前时会通过清洁机构中粘接在两处清洁环内壁上的清洁海绵对窥镜电缆中的医用橡胶层的表面进行清洁作业,清洁完成后则会在经过消毒箱的内侧时经渗液孔将消毒液渗出均匀的对医用橡胶层进行消毒杀菌作业,以达到避免因窥镜电缆重复使用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出现,再者是,可在当窥镜电缆不慎折弯时对其进行快速回弹的保护作用,该设计一是可以对窥镜电缆的折弯性能进行加强,以延长窥镜电缆的使用寿命,二是可防止因光纤折弯导致信号无法传输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拆卸式探头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拆卸式探头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消毒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的清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的接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技术的窥镜电缆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7]1、拆卸式探头;101、探头主体;102、阻力环;103、摄像头;104、接头;105、内螺槽;2、消毒机构;201、消毒箱;202、注液塞柱;203、渗液孔;3、清洁机构;301、清洁环;302、连接轴;303、清洁海绵;304、固定板;4、接线机构;401、外螺头;402、接槽;5、窥镜电缆;501、医用橡胶层;502、螺旋回弹套;503、镀锡套;504、铜芯;505、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毒机构(2)、窥镜电缆(5),所述窥镜电缆(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机构(4),且接线机构(4)的左端拧接有拆卸式探头(1);所述窥镜电缆(5)还包括有镀锡套(503)、铜芯(504)和光纤(505),所述镀锡套(503)插接在螺旋回弹套(502)的内侧位置,所述光纤(505)的外周面包裹有铜芯(504),安装状态下铜芯(504)与光纤(505)均与接槽(402)内部的电极片相电性连接;所述消毒机构(2)套接在窥镜电缆(5)的外周面上,且消毒机构(2)的右端轴接有清洁机构(3)。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式探头(1)包括有探头主体(101)、阻力环(102)和摄像头(103),所述阻力环(102)固定连接在探头主体(101)的外周面左侧位置,且探头主体(101)的左端内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03)。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式探头(1)还包括有接头(104)和内螺槽(105),所述内螺槽(105)开设在探头主体(101)的右端内部位置,且内螺槽(105)的内部右端面安装有接头(104)。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干扰带光纤内窥镜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机构(2)包括有消毒箱(201)、注液塞柱(202)和渗液孔(203),所述消毒箱(20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设计,且消毒箱(201)的外周面顶端开设有一圆孔,并且圆孔的内部拧接有注液塞柱(202),所述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祥宏夏明成
申请(专利权)人:丁思高普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