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498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通信光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及连接器,其中光电混合缆包括铠装光单元、电单元、非金属加强件和外护套;铠装光单元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一根或多根光纤、阻水纱、螺旋铠管、金属编织网和阻水芳纶编织网;电单元由至少两根铜线毛丝绞合而成,且电单元包括两个,并垂直设置于铠装光单元的上下两侧;非金属加强件包括两个,并水平设置在铠装光单元的左右两侧;外护套挤制在铠装光单元、电单元和非金属加强件的外侧。整个结构具有轻型、柔韧度高、阻水、耐热、耐寒、抗拉、抗侧压、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等特点,同时具备光电两用和可被探测作用,地下缆的具体位置可准确判定,便于维护。便于维护。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及连接器


[0001]本技术属于光通信光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业的发展,质量和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实施“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网络基础建设,也是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必要保证。光缆作为设备传输神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通信领域,电缆作为设备运行必不可少的能源基础设施,同样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光传输和电传输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传输方式,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相互干扰,所以光电混合传输方式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0003]常规直埋式光缆仅具备光传输功能,无法同时为设备提供电能,所以必须再单独敷设一根电线电缆,变相的增加了材料和施工成本。当常规直埋式光缆敷设经年之后,对地下光缆的具体位置难以准确判定,给光缆维护带来较大难度。为优化网络建设,有必要设计一款具有轻型、柔韧度高、抗拉、抗侧压、可探测功能的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常规直埋式光缆仅具备光传输功能,且敷设经年之后对地下光缆的具体位置难以准确判定、光缆维护难度大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轻型、柔韧度高、抗拉、抗侧压的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同时具备光电两用和可被探测作用。
[0005]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包括铠装光单元1、电单元2、非金属加强件3和外护套4;
[0007]所述铠装光单元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一根或多根光纤101、阻水纱102、螺旋铠管103、金属编织网104和阻水芳纶编织网105;
[0008]所述电单元2由至少两根铜线毛丝201绞合而成,且所述电单元2包括两个,并垂直设置于所述铠装光单元1的上下两侧;
[0009]所述非金属加强件3包括两个,并水平设置在所述铠装光单元1的左右两侧;
[0010]所述外护套4挤制在所述铠装光单元1、所述电单元2和所述非金属加强件3的外侧。
[0011]优选地,所述阻水纱102的设置数量为一根或多根,且填充在所述光纤101与所述螺旋铠管103之间。
[0012]优选地,所述螺旋铠管103的间隙为0.1~0.3mm,外径为0.6~1.8mm。
[0013]优选地,所述金属编织网104采用不锈钢丝,且编织覆盖率为60%~85%。
[0014]优选地,所述阻水芳纶编织网105的编织覆盖率为60%~85%。
[0015]优选地,所述电单元2由至少两根铜线毛丝201绞合成股,且股线截面积为1.5mm2~2.5mm2。
[0016]优选地,所述非金属加强件3的材质选用GFRP、KFRP或TFRP。
[0017]优选地,所述外护套4呈水滴形;其中,两个电单元2分别临近水滴形外护套4的上顶点和下顶点,两个非金属加强件3分别临近水滴形外护套4的左右两个腰点。
[0018]优选地,所述外护套4的上顶点到腰点之间为一条弧线,且所述弧线与两个非金属加强件3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45~60
°

[0019]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制作而成。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提供的光电混合缆由铠装光单元、电单元、非金属加强件和外护套构成,铠装光单元由光纤、阻水纱、螺旋铠管、金属编织网和阻水芳纶编织网构成,电单元由至少两根铜线毛丝绞合而成,且两个电单元垂直设置于铠装光单元的上下两侧,两个非金属加强件水平设置在铠装光单元的左右两侧,整个结构具有轻型、柔韧度高、阻水、耐热、耐寒、抗拉、抗侧压、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等特点,同时具备光电两用和可被探测作用,地下缆的具体位置可准确判定,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中铠装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中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附图标记如下:铠装光单元1、电单元2、非金属加强件3、外护套4、光纤101、阻水纱102、螺旋铠管103、金属编织网104、阻水芳纶编织网105、铜线毛丝2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技术各实施例中,符号“/”表示同时具有两种功能的含义,而对于符号“A和/或B”则表明由该符号连接的前后对象之间的组合包括“A”、“B”、“A和B”三种情况。
[0030]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
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就参考附图和实施例结合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1]为解决常规直埋式光缆仅具备光传输功能,且敷设经年之后对地下光缆的具体位置难以准确判定、光缆维护难度大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铠装光单元1、电单元2、非金属加强件3和外护套4。
[0032]参考图1

图3,所述铠装光单元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一根或多根光纤101、阻水纱102、螺旋铠管103、金属编织网104和阻水芳纶编织网105。所述电单元2由至少两根铜线毛丝201绞合而成,且所述电单元2包括两个,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铠装光单元1的上下两侧。所述非金属加强件3包括两个,分别水平设置在所述铠装光单元1的左右两侧。在所述铠装光单元1、所述电单元2和所述非金属加强件3的外侧,共同挤制一层水滴形的外护套4。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各部分结构进行具体介绍:
[0034]结合图1和图2,在所述铠装光单元1中,所述光纤101可采用着色光纤,数量设置1~12根为宜,优选数量为1~6根;附图中以设置3根为例,但并不唯一限定。
[0035]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铠装光单元(1)、电单元(2)、非金属加强件(3)和外护套(4);所述铠装光单元(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一根或多根光纤(101)、阻水纱(102)、螺旋铠管(103)、金属编织网(104)和阻水芳纶编织网(105);所述电单元(2)由至少两根铜线毛丝(201)绞合而成,且所述电单元(2)包括两个,并垂直设置于所述铠装光单元(1)的上下两侧;所述非金属加强件(3)包括两个,并水平设置在所述铠装光单元(1)的左右两侧;所述外护套(4)挤制在所述铠装光单元(1)、所述电单元(2)和所述非金属加强件(3)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纱(102)的设置数量为一根或多根,且填充在所述光纤(101)与所述螺旋铠管(10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铠管(103)的间隙为0.1~0.3mm,外径为0.6~1.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埋式新型光电混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编织网(104)采用不锈钢丝,且编织覆盖率为60%~8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埋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长伟王克陈春丽卢红何轩
申请(专利权)人:长飞光纤光缆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