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616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海底光缆,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光单元及位于外周的外护层,所述光单元与所述外护层之间设置有铠装层、若干导体层及若干绝缘层,所述铠装层设置在所述光单元的外层,所述导体层与所述绝缘层数量一致,所述导体层与所述绝缘层间隔设置且与所述铠装层相互抵接的为导体层,最外层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外护层之间还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外层分布有传感光纤。通过在现有海底光缆结构基础上增加传感光纤单元,可通过相应的探测仪器及探测系统,监测海底光缆附近的水声、震动、冲击、温度变化等信号,增加了海底观测网系统数据采集范围及数据采集量,可以实现电能和信息的回路传输、信息采集、路由监控、防窃听等功能。防窃听等功能。防窃听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底光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缆设计
,特别是指一种海底光缆。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0003]海底观测网是长期布放在海底的一整套观测设备,被科学家们认为是继地面、太空之后观测地球的第三个平台。海底观测网络由岸基站、海底光电缆网络(含海缆、中继器、分支器等)、接驳盒、观测仪器设备平台和各种海洋观测设备等构成,岸基站通过海底光电网络将电能以高压直流的形式输送到海底接驳盒系统,并由后者将高压电转换为中低压供给观测设备平台及仪器设备,观测数据通过观测仪器设备平台、接驳盒系统再经由海底光电缆网络的光纤通道传送到岸基站,实现长期、实时、大功率、大容量与多数据的观测。
[0004]在远距离、多节点海底观测网系统中,通常使用双极性海底光缆可实现分支单元与主节点之间的电能和信息回路传输。而现有的双极性海底光缆使用过程中仅能实现电能及信息回路的传输,使用过程中,不能起到对周围环境的监测,从而使得观测网路检测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海底光缆,以扩大海底观测网系统的监测范围及内容。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海底光缆,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光单元及位于外周的外护层,所述光单元与所述外护层之间设置有铠装层、若干导体层及若干绝缘层,所述铠装层设置在所述光单元的外层,所述导体层与所述绝缘层数量一致,所述导体层与所述绝缘层间隔设置且与所述铠装层相互抵接的为导体层,最外层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外护层之间还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外层分布有传感光纤。
[0008]优选的,所述加强层纵包或绕包设置在最外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周,所述传感光纤包括若干传感光纤单元。
[0009]优选的,所述传感光纤单元为紧包光纤单元或松套光纤单元。
[0010]优选的,所述光单元包括不锈钢管及位于不锈钢管内的光纤单元,所述不锈钢管内填充有阻水油膏。
[0011]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管采用不锈钢管无缝焊接形成,所述光纤的芯数为1-192芯。
[0012]优选的,所述铠装层绞合设置在所述光单元的外层,所述铠装层绞合间隙填充有阻水材料。
[0013]优选的,所述铠装层层数为1-4层。
[0014]优选的,所述导体层至少设置有两个,相邻所述导体层与所述绝缘层之间设置有
半导电层。
[0015]优选的,所述半导电层为采用半导电塑料基础包覆或半导电包带绕包或纵包成型。
[0016]优选的,所述导体层为采用导体纵包或导体无缝焊接成型。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海底光缆,由于光在光纤中传播时,在反方向产生散射光,其中包括瑞利散射、布里渊散射及拉曼散射。利用瑞利散射的原理,采用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分步式光纤传感技术可检测海缆的震动;而拉曼散射及布里散射用来测量温度,其中布里渊散射采用传感光纤作为传感器,可进行大力度检测,同时,布里渊散射对应变同样敏感,采用的受激布里渊散射技术,可以监测海缆的温度变化及应力变化。可通过相应的探测仪器及探测系统,监测双极性海底光缆路由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水声、震动、冲击、温度变化等信号,增加了海底观测网系统数据采集范围及数据采集量,同时由于传感光纤单元置于缆芯外层,能监测双极性海底光缆被人为剥开的行为,能有效地防止通信光纤被窃听。通过双极性海底光缆可实现电能和信息的回路传输、信息采集、路由监控、防窃听等功能。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海底光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海底光缆100光单元10不锈钢管11光纤单元12铠装层20导体层30内导体31外导体32绝缘层40内绝缘层41外绝缘层43半导电层45加强层60传感光纤61传感光纤单元611外护层8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
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一种海底光缆100,其用于水下设备间连接并监测海缆路由情况,所述海底光缆100包括光单元10、铠装层20、若干导体层30、若干绝缘层40、加强层60及外护层80。其中,所述光单元10位于海底光缆100的中心位置,所述铠装层20绞合设置在所述光单元10的外周,所述导体层30及所述绝缘层40数量一致并间隔设置,其中位于内侧与所述铠装层20相互抵接的为导体层30。所述加强层60纵包设置在最外侧所述绝缘层40的外周,所述外护层80位于所述海底光缆100的最外周。
[002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单元10位于所述海底光缆100的中心位置,所述光单元10包括不锈钢管11及位于不锈钢管11内的光纤单元12,在所述不锈钢管11内填充有高性能的阻水油膏,用于提升所述海底光缆100的阻水性能。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不锈钢管11采用不锈钢管11无缝焊接而成,所述光纤单元12内的光纤芯数为1-192芯,可以理解的,所述光纤单元12置于所述不锈钢管11中的具体芯数可根据具体信息传输要求设定。
[0027]所述铠装层20绞合设置在所述光单元10的外周,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铠装层20为钢丝绞合形成,在铠装层20绞合的间隙中还填充有阻水材料,所述铠装层20设置为2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铠装层20还可以为非金属增强材料或其他等效增强材料绞合形成,所述铠装层20的层数可以设置为1-4层。
[0028]所述导体层30与所述绝缘层40间隔设置,所述导体层30至少设置有两层。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导体层30与所述绝缘层40分别设置有两层,所述导体层30分别为内导体31与外导体32,所述绝缘层40分为内绝缘层41与外绝缘层43。在一实施方式中,导体层30与绝缘层40从内到外分别为内导体31、内绝缘层41、外导体32及外绝缘层43。所述内导体31采用导体带材预变形焊接成管;所述外导体32采用导体纵包或导体无缝焊接成型,所述导体层30采用铜、铝或其他等效材料;所述内绝缘层41与所述外绝缘层43均采用挤塑成型,所述内绝缘层41与所述外绝缘层43采用聚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底光缆,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光单元及位于外周的外护层,所述光单元与所述外护层之间设置有铠装层、若干导体层及若干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层设置在所述光单元的外层,所述导体层与所述绝缘层数量一致,所述导体层与所述绝缘层间隔设置且与所述铠装层相互抵接的为导体层,最外层所述绝缘层与所述外护层之间还设置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外层分布有传感光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纵包或绕包设置在最外层所述绝缘层的外周,所述传感光纤包括若干传感光纤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光纤单元为紧包光纤单元或松套光纤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包括不锈钢管及位于不锈钢管内的光纤单元,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春飞邱兴宇蔡炳余谢书鸿孙杰顾浩然刘邓蒋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