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000W全桥逆变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52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4000W全桥逆变驱动电路,通过使用场效应管Q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4000W全桥逆变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逆变器
,尤其涉及一种4000W全桥逆变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逆变器是一种把直流变交流的电路结构设备,全桥逆变驱动电路和半桥逆变驱动电路是内部驱动电路的结构形式,全桥逆变驱动电路是由四个驱动管轮流工作于正弦波的各个波段,半桥逆变驱动电路是两个驱动管轮流工作于正弦波的各个波段,相对半桥逆变驱动电路而言,全桥逆变驱动电路的开关电流较低,因而在大功率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当要求全桥逆变驱动电路输出的功率为4000W时,要求输入全桥逆变驱动电路的正弦波脉冲频率高,现有4000W全桥逆变驱动电路采用四个场效应管轮流工作于正弦波的各个波段,由于输入四个场效应管的正弦波频率很高,流过场效应管的电流大,场效应管温度升高,场效应管内阻阻值变高,导致场效应管功率损耗高。
[000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4000W全桥逆变驱动电路,使用八个场效应管并联分流,使流过每个场效应管的电流变小,场效应管温度、内阻阻值和功率损耗降低,解决现有4000W全桥逆变驱动电路中场效应管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4000W全桥逆变驱动电路,其包括CPU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场效应管Q1

Q8;所述CPU芯片的SPWM1输出端口分别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性连接,CPU芯片的SPWM2输出端口分别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和场效应管Q4的栅极电性连接,CPU芯片的SPWM3输出端口分别与场效应管Q5的栅极和场效应管Q6的栅极电性连接,CPU芯片的SPWM4输出端口分别与场效应管Q7的栅极和场效应管Q8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场效应管Q2的漏极均与高压直流电源电性连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2的源极电性连接,场效应管Q2的源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3的漏极、场效应管Q4的漏极、场效应管Q7的漏极和场效应管Q8的漏极电性连接,场效应管Q3的源极、场效应管Q4的源极、场效应管Q7的源极和场效应管Q8的源极均接地;所述场效应管Q5的漏极和场效应管Q6的漏极均与高压直流电源电性连接,场效应管Q5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6的源极电性连接,场效应管Q6的源极与场效应管Q3的漏极电性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和场效应管Q3的漏极的中间连接点输出正向方波信号,场效应管Q6的源极和场效应管Q7的漏极的中间连接点输出反向方波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000W全桥逆变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八组结构相同的均流电路;所述八组结构相同的均流电路分别一一对应地串联在场效应管Q1

Q8与CPU芯片之间的线路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4000W全桥逆变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阻R37和电阻R60;所述CPU芯片的SPWM1

4输出端口中任一个SPWM输出端口分别与电阻R37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林赵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冠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