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729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涉及一种锅炉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气管,所述罐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表面设置有螺栓,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临近螺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装置设置了固定架,提高了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提高了安全性,设置保温层,有效的将废气的热量保护,避免了热量流失,通过导热层将废气最后的余热导入内部,充分的将废气中的热量进行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设置了消石灰层、滤网和活性炭层,通过三层过滤方式,大大减少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了污染,提高了环保性。提高了环保性。提高了环保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领域,具体是一种锅炉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目前锅炉排出的废气蕴含热能,直接排放会造成能源浪费,且废气中具有一定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为此,经常使用到热回收装置。
[0003]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对废气中的热能利用不充分,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没有废气处理装置,将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在废气中存在一定的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大部分余热回收装置没有固定方式,由于是高温装置,会造成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锅炉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罐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气管,所述罐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表面设置有螺栓,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临近螺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罐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表面设置有单向阀门,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罐体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罐体的一端设置有蓄水罐,所述蓄水罐的内壁设置有储气层,所述储气层的一侧设置有导热层,所述蓄水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蓄水罐的一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消石灰层和活性炭层,所述箱体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管,所述蓄水罐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水泵。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罐体的一侧和固定板的一侧均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螺栓相适配,所述罐体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2个固定板,任意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槽,任意所述螺纹槽的表面均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与螺纹槽通过螺纹连接,任意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架。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管的一端贯穿于罐体和保温层的顶部一侧,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贯穿于罐体和保温层的底部一侧,且所述导热管的而另一端与第三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于蓄水罐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处于导热层的内部,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贯穿于罐体的一侧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于蓄水罐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处于储气层的内部。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储气层的内部相连
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箱体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箱体的另一侧与出气管相连通。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贯穿于蓄水罐的底部一侧,且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处于导热层的内部。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泵外接有电源。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传统的在装置两侧设置有固定架,提高了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提高了安全性,将两边的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好后,将进水管通水,打开单向阀门,使水进入导热管内,接着将锅炉的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罐体内,通过设置保温层,有效的将废气的热量保护,避免了热量流失,锅炉废气进入罐体后与导热管的表面接触,通过废气中的热量使导热管加热,导热管将热量传递到内部,使管内的水升温,接着升温的水通过第三连接管进入到蓄水罐内部,在罐体加热后的废气还存有一点热量,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到储气层中,通过导热层将废气最后的余热导入内部,使升温后的水经过二次加热,充分的将废气中的热量进行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上设置的水泵将水送往需要的地方,热量流失的废气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到箱体内,废气先经过滤网将废气中的颗粒杂物进行滤除,接着经过消石灰层和活性炭层的过滤,将废气中的有害气体中和去除,最后过滤完成后的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出到大气层,通过三层过滤方式,大大减少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了污染,提高了环保性,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锅炉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锅炉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一种锅炉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A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记:1、罐体;2、保温层;3、固定架;4、固定板;5、进水管;6、单向阀门;7、进气管;8、第一连接管;9、滤网;10、消石灰层;11、活性炭层;12、出气管;13、储气层;14、导热层;15、出水管;16、水泵;17、蓄水罐;18、第二连接管;19、螺栓;20、螺纹槽;21、导热管;22、第三连接管;23、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锅炉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2,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气管7,罐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20,螺纹槽20的表面设置有螺栓19,固定板4的一侧临近螺栓1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3,罐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水管5,进水管5的表面设置有单向阀门6,进水管5的一端设置有导热管21,导热管21远离进水管5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管22,罐体1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8,第二连接管18远离罐体1的一端设置有蓄水罐17,蓄水罐17的内壁设置有储气层13,储气层13的一侧设置有导热层14,蓄水罐1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8,第一连接管8远离蓄水罐17的一端设置有箱体23,箱体23的内部设置有
滤网9、消石灰层10和活性炭层11,箱体23远离第一连接管8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管12,蓄水罐17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水管15,出水管15的一端设置有水泵16。
[0019]请参阅图1~3,罐体1的一侧和固定板4的一侧均设置有螺纹槽20,螺纹槽20与螺栓19相适配,罐体1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2个固定板4,任意固定板4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槽20,任意螺纹槽20的表面均设置有螺栓19,螺栓19与螺纹槽20通过螺纹连接,任意固定板4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架3。
[0020]请参阅图1~3,导热管21的一端贯穿于罐体1和保温层2的顶部一侧,导热管21的另一端贯穿于罐体1和保温层2的底部一侧,且导热管21的而另一端与第三连接管22相连通,第三连接管22的另一端贯穿于蓄水罐17的一侧,且第三连接管22的另一端处于导热层14的内部,第二连接管18的一端贯穿于罐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2),所述罐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气管(7),所述罐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20),所述螺纹槽(20)的表面设置有螺栓(19),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邻近螺栓(19)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3),所述罐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的表面设置有单向阀门(6),所述进水管(5)的一端设置有导热管(21),所述导热管(21)远离进水管(5)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管(22),所述罐体(1)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8),所述第二连接管(18)远离罐体(1)的一端设置有蓄水罐(17),所述蓄水罐(17)的内壁设置有储气层(13),所述储气层(13)的一侧设置有导热层(14),所述蓄水罐(17)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管(8),所述第一连接管(8)远离蓄水罐(17)的一端设置有箱体(23),所述箱体(23)的内部设置有滤网(9)、消石灰层(10)和活性炭层(11),所述箱体(23)远离第一连接管(8)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管(12),所述蓄水罐(17)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水管(15),所述出水管(15)的一端设置有水泵(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用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一侧和固定板(4)的一侧均设置有螺纹槽(20),所述螺纹槽(20)与螺栓(19)相适配,所述罐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冶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扬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