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扭矩和电机负载的配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26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扭矩和电机负载的配重结构,涉及一种配重结构,在升降驱动机构顶部区段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负载板,在底板和顶板之间且位于两根支撑立柱的后侧位置对称安装有两根定向滑杆,两根定向滑杆的外部共同滑动套设有一块配重块,在顶板的底端对称式固定安装有两组滑轮组,配重块的顶端与负载板的顶端之间通过两根对称设置的钢丝绳索形成联动结构,使用时,所设置的配重块会沿着定向滑杆上、下移动,并与负载板做相反方向的运动,当整个负载板运动时,配重块会降低直线导轨所受到的扭矩,同时伺服电机所承受的负载也会减少,进而延长了直线导轨和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并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并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扭矩和电机负载的配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配重结构,具体为一种降低扭矩和电机负载的配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丝杠传动因其简单的构造以及迅速的响应速度被广泛运用在各个工业领域,尤其是全自动机械设备中,丝杠传动的原理是通过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丝杠的表面开设有螺纹,配合两侧的导向滑轨,使得被驱动的结构沿着丝杠的方向移动。
[0003]丝杠传动结构在实际使用时,有竖直和水平两种安装形式,然而当丝杠传动结构处于竖直安装的状态时,由于携带有复杂,在带动负载做上下移动时,与负载所连接直线导轨的滑块会承受较大的扭矩,并且对电机的负载要求较高,久而久之导致直线导轨的滑块以及电机频繁故障,大幅度缩短整根直线导轨和电机的使用寿命,为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降低扭矩和电机负载的配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扭矩和电机负载的配重结构,解决了当丝杠传动结构处于竖直安装的状态时,由于携带有复杂,在带动负载做上下移动时,与负载所连接直线导轨的滑块会承受较大的扭矩,并且对电机的负载要求较高,久而久之导致直线导轨的滑块以及电机频繁故障,大幅度缩短整根直线导轨和电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降低扭矩和电机负载的配重结构,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的顶端对称式固定安装有两根支撑立柱,在两根所述支撑立柱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顶板,在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且位于两根支撑立柱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升降驱动机构,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顶部区段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负载板,在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且位于两根支撑立柱的后侧位置对称安装有两根定向滑杆,两根所述定向滑杆的外部共同滑动套设有一块配重块,在所述顶板的底端对称式固定安装有两组滑轮组,所述配重块的顶端与负载板的顶端之间通过两根对称设置的钢丝绳索形成联动结构。
[0006]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顶端的伺服电机以及转动连接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丝杠,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主动同步带轮,所述丝杠的临近底板的底部外侧套接有从动同步带轮,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的外部共同套设有同步带。
[0007]优选的,在两根所述支撑立柱的相邻端面均对应安装有一根直线导轨,两根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动部位的相邻端面共同与负载板的侧向端面连接在一起。
[0008]优选的,每根所述钢丝绳索的中间区段均绕过对应位置的滑轮组。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与丝杠之间以及顶板与丝杠之间均通过轴承座形成转动连接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丝杠与负载板之间通过内丝筒形成螺纹式的转动连接结构,所述内丝筒贯穿式固定连接在负载板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和从动同步带轮的传动比为3:1。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扭矩和电机负载的配重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一种降低扭矩和电机负载的配重结构,通过在底板和顶板之间且位于两根支撑立柱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升降驱动机构,在升降驱动机构顶部区段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负载板,在底板和顶板之间且位于两根支撑立柱的后侧位置对称安装有两根定向滑杆,两根定向滑杆的外部共同滑动套设有一块配重块,在顶板的底端对称式固定安装有两组滑轮组,配重块的顶端与负载板的顶端之间通过两根对称设置的钢丝绳索形成联动结构,上述结构,在实际使用时,所设置的配重块会沿着定向滑杆上、下移动,并与负载板做相反方向的运动,当整个负载板运动时,配重块会降低直线导轨所受到的扭矩,同时伺服电机所承受的负载也会减少,进而延长了直线导轨和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底板;2、支撑立柱;3、顶板;4、直线导轨;5、升降驱动机构;51、伺服电机;52、主动同步带轮;53、丝杠;54、从动同步带轮;55、同步带;6、负载板;7、定向滑杆;8、配重块;9、滑轮组;10、钢丝绳索;11、轴承座;12、内丝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降低扭矩和电机负载的配重结构,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顶端对称式固定安装有两根支撑立柱2,在两根支撑立柱2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顶板3,在底板1和顶板3之间且位于两根支撑立柱2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升降驱动机构5,在升降驱动机构5顶部区段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负载板6,在两根支撑立柱2的相邻端面均对应安装有一根直线导轨4,两根直线导轨4的滑动部位的相邻端面共同与负载板6的侧向端面连接在一起,在底板1和顶板3之间且位于两根支撑立柱2的后侧位置对称安装有两根定向滑杆7,两根定向滑杆7的外部共同滑动套设有一块配重块8,在顶板3的底
端对称式固定安装有两组滑轮组9,配重块8的顶端与负载板6的顶端之间通过两根对称设置的钢丝绳索10形成联动结构,每根钢丝绳索10的中间区段均绕过对应位置的滑轮组9,丝杠53与负载板6之间通过内丝筒12形成螺纹式的转动连接结构,内丝筒12贯穿式固定连接在负载板6的内部。
[0024]请参阅图6,升降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端的伺服电机51以及转动连接在底板1和顶板3之间的丝杠53,底板1与丝杠53之间以及顶板3与丝杠53之间均通过轴承座11形成转动连接结构,伺服电机51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主动同步带轮52,丝杠53的临近底板1的底部外侧套接有从动同步带轮54,主动同步带轮52和从动同步带轮54的外部共同套设有同步带55,主动同步带轮52和从动同步带轮54的传动比为3:1。
[0025]使用时,当负载板6携带负载时,以负载沿着直线导轨4朝着顶板3的方向移动为例,控制伺服电机51正转,带动主动同步带轮52转动,在同步带55的作用下,从动同步带轮54跟随转动,进而带动整根丝杠53旋转,由于丝杠53与负载板6之间通过内丝筒12形成螺纹式的转动连接结构,因此当丝杠53在旋转时,同时借助两根直线导轨4,使得负载板6携带负载朝着顶板3的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由于配重块8与负载板6之间通过两根钢丝绳索10形成联动结构,当负载板6携带负载向上移动时,且在两组滑轮组9的作用下,配重块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扭矩和电机负载的配重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的顶端对称式固定安装有两根支撑立柱(2),在两根所述支撑立柱(2)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顶板(3),在所述底板(1)和顶板(3)之间且位于两根支撑立柱(2)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升降驱动机构(5),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5)顶部区段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负载板(6),在所述底板(1)和顶板(3)之间且位于两根支撑立柱(2)的后侧位置对称安装有两根定向滑杆(7),两根所述定向滑杆(7)的外部共同滑动套设有一块配重块(8),在所述顶板(3)的底端对称式固定安装有两组滑轮组(9),所述配重块(8)的顶端与负载板(6)的顶端之间通过两根对称设置的钢丝绳索(10)形成联动结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端的伺服电机(51)以及转动连接在底板(1)和顶板(3)之间的丝杠(53),所述伺服电机(51)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主动同步带轮(52),所述丝杠(53)的临近底板(1)的底部外侧套接有从动同步带轮(54),所述主动同步带轮(5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亚飞刘子豪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模德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