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闽江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电机驱动的救生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24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驱动的救生圈,包括U型或V型的救生圈本体和驱动机构,所述救生圈本体上远离救生圈本体开口端的头部设置有电路板安装腔,所述电路板安装腔内安装有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板安装腔上盖有密封壳;所述救生圈本体的尾部位于救生圈本体开口端的两侧均向前开设有蓄电池安装孔,所述救生圈本体的后端面位于救生圈本体开口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连接板;所述蓄电池安装孔内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孔的腔口处安装有密封盖;所述救生圈本体的尾部安装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在救生圈本体上设置机械动力推动装置,可帮助救生员在湍急的水流中快速移动,节省了救援的宝贵时间;用于辅助救援,降低施救者体力有限而发生的危险。生的危险。生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驱动的救生圈


[0001]本技术涉及救援设备
,特别是一种电机驱动的救生圈。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航海业的发展,大型船只可以穿梭在各种大型水面中,在广域水面中,大型船只往往需要配备大量的救生设备,救生圈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救生设备,它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传统的救生圈只能单纯得提供漂浮的作用,在一些特殊情况时,如有人不慎落水或突遭洪水且不习水性的人时,而未携带救生圈游泳突遇潮水或突发身体异常不能正常游泳时,面临危险的游泳者、误判形势突陷深水的涉水渡河者等,如发生危险,就急迫需要及时采取救援。若救人者从岸上向落水者投掷传统的救生绳、救生圈等器具进行施救,多数情况下可能因为投掷距离不够或器具落点偏离等原因,导致落水者无法有效获得帮助,往往需要施救者下水实行施救。而施救者由于其游水的速度有限,容易错过施救的宝贵时间。更重要的是人的体力有限,当落水者救到了但施救者却因体力不支遇难的报道也时常见诸报端,很是让我们心痛和遗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驱动的救生圈,使救生圈带有动力,带着施救者快速接近落水者。
[0004]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案实现:提供一种电机驱动的救生圈,包括U型或V型的救生圈本体和驱动机构,所述救生圈本体上远离救生圈本体开口端的头部设置有电路板安装腔,所述电路板安装腔内安装有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板安装腔上盖有密封壳;所述救生圈本体的尾部位于救生圈本体开口端的两侧均向前开设有蓄电池安装孔,所述救生圈本体的后端面位于救生圈本体开口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连接板;所述蓄电池安装孔内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孔的腔口处安装有密封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保护筒、驱动电机、螺旋桨,所述保护筒的外壁面与弧形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保护筒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所述螺旋桨,所述救生圈本体的外表面位于电路板安装腔和救生圈本体的末端之间设有走线管,所述走线管内安装有导线用于连接蓄电池、电路模块和驱动电机;所述蓄电池为所述驱动电机和电路模块供电。
[000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筒的前部外壁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弧形连接板的周面上穿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穿入所述螺孔中。
[0006]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为凸台型,所述密封盖的凸起部穿入所述蓄电池安装孔中,所述密封盖的非凸起部分环形阵列开设有通孔,所述救生圈本体的后端面环绕所述蓄电池安装孔开设有螺栓孔,螺栓通过所述通孔穿入所述螺栓孔中。
[0007]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壳与所述电路板安装腔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
[0008]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筒的侧壁镂空,所述保护筒内设置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包括电机固定环,所述电机固定环的外壁面环形阵列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穿套在所述电机固定环内。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驱动的救生圈,通过在救生圈本体上设置机械动力推动装置,可帮助救生员在湍急的水流中快速移动,节省了救援的宝贵时间;用于辅助救援,降低施救者体力有限而发生的危险。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一种电机驱动的救生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一种电机驱动的救生圈的后视图。
[0012]图3是图2的A

A向剖视图。
[0013]图4是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驱动机构侧视图。
[0015]图6是图5的B

B向剖视图。
[0016]图7是驱动机构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8]请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驱动的救生圈,包括U型或V型的救生圈本体1和驱动机构2,所述救生圈本体1上远离救生圈本体1开口端的头部设置有电路板安装腔4,所述电路板安装腔4内安装有电路模块(未图示),所述电路板安装腔4上盖有密封壳3;所述救生圈本体1的尾部位于救生圈本体1开口端的两侧均向前开设有蓄电池安装孔8,所述救生圈本体1的后端面位于救生圈本体1开口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连接板13;所述蓄电池安装孔8内装有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安装孔8的腔口处安装有密封盖6;驱动机构2包括保护筒21、驱动电机22、,所述保护筒21的外壁面与弧形连接板1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2安装在所述保护筒21内,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安装所述螺旋桨23,所述救生圈本体1的外表面位于电路板安装腔4和救生圈本体1的末端之间设有走线管11,所述走线管11内安装有导线用于连接蓄电池5、电路模块和驱动电机22,设置走线管11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导线,防止导线损坏漏电;所述蓄电池5为所述驱动电机22和电路模块供电;将蓄电池以及驱动机构2均安装在救生圈本体1的尾部,是为了增加救生圈本体1尾部的总量,使救生圈本体1的尾部在未有使用者趴在救生圈本体1上时能够尽可能多的没入水中,使驱动机构2的螺旋桨23能够完全没入水中,以达到最好的驱动效果。
[0019]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筒21的前部外壁上开设有螺孔211,所述弧形连接板的周面上穿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穿入所述螺孔中,用于将保护筒固定在救生圈本体1的尾部。
[0020]请参阅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6为凸台型,所述密封盖6的凸起部穿入所述蓄电池安装孔8中,所述密封盖6的非凸起部分环形阵列开设有通孔,所述救生圈本体1的后端面环绕所述蓄电池安装孔8开设有螺栓孔,螺栓通过所述通孔穿入所述螺栓孔中,用于将密封盖固定在救生圈本体上,使蓄电池安装孔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避免蓄电
池触碰到水。
[0021]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壳3与所述电路板安装腔4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未图示),防止水汽进入腐蚀电路。
[0022]请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筒21的侧壁镂空,有助于推力产生,所述保护筒21内设置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包括电机固定环25,所述电机固定环的外壁面环形阵列设置有支撑腿24,所述支撑腿24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筒2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2穿套在所述电机固定环25内,用于将电机固定住;保护筒21起到防止桨叶伤到使用者。
[002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在密封壳3上设置有驱动电机22控制按钮,所述电路模块可采用带有无线通信和定位功能的电路模块(较佳的可采用基于zigbee无线通信定位模块),可以起到通过无线遥控的模式来驱动救生圈接近落水者,将落水者带回岸边;本技术对电路部分不作保护要求,驱动电机采用现有的防水的水下电机)。
[0024]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连接板13与所述救生圈本体一体成型。
[0025]本技术具有以下工作原理: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驱动的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或V型的救生圈本体和驱动机构,所述救生圈本体上远离救生圈本体开口端的头部设置有电路板安装腔,所述电路板安装腔内安装有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板安装腔上盖有密封壳;所述救生圈本体的尾部位于救生圈本体开口端的两侧均向前开设有蓄电池安装孔,所述救生圈本体的后端面位于救生圈本体开口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连接板;所述蓄电池安装孔内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孔的腔口处安装有密封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保护筒、驱动电机、螺旋桨,所述保护筒的外壁面与弧形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保护筒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所述螺旋桨,所述救生圈本体的外表面位于电路板安装腔和救生圈本体的末端之间设有走线管,所述走线管内安装有导线用于连接蓄电池、电路模块和驱动电机;所述蓄电池为所述驱动电机和电路模块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腾吴金总涂家福吴雨泽朱益斌
申请(专利权)人:闽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