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00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包括第一橡胶板、第二橡胶板和橡胶气囊;所述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为规格相同的环状结构并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橡胶板与所述第二橡胶板之间通过柔性材质的橡胶连接片相连接,并且所述橡胶连接片沿径向外侧的弧形面和所述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形成容置所述橡胶气囊的气囊槽,所述橡胶气囊内部充满气体并容置于该气囊槽内,所述第一橡胶板、第二橡胶板之间位于所述橡胶气囊的外围环形分布有PU发泡气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由橡胶材质的第一橡胶板、第二橡胶板以及橡胶气囊构成,保证整体质量较轻的同时也能满足救生圈的强度需求,第一橡胶板内部设置的储水腔可以为落水人员提供饮用水。落水人员提供饮用水。落水人员提供饮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

技术介绍

[0002]船舶是一种主要在地理水中运行的人造交通工具。船舶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涉及到现有的民用船,为了船员的安全考虑,往往还会在船舶上配备有救生圈,但是救生圈的功能比较单一,其仅仅是在发生人员落水情况时供人员使用并起到救生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航行过程中,救生圈的使用频率并不是特别高,如果只是将救生圈放置在船舶上而并不利用它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用途的救生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既可以满足救援落水人员的需求,又能对船体起到缓冲保护作用,从而实现其多功能。
[0004]本技术提出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包括第一橡胶板、第二橡胶板和橡胶气囊;
[0005]所述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为规格相同的环状结构并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橡胶板与所述第二橡胶板之间通过柔性材质的橡胶连接片相连接,并且所述橡胶连接片沿径向外侧的弧形面和所述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形成容置所述橡胶气囊的气囊槽,所述橡胶气囊内部充满气体并容置于该气囊槽内,所述第一橡胶板、第二橡胶板之间位于所述橡胶气囊的外围环形分布有PU发泡气柱。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板的内部为中空状并形成有用于存储引用水的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底部放置有一中空状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贯通孔;
[0007]所述第一橡胶板的上表面具有一与储水腔连通的开口,该开口处螺纹连接有螺纹盖,所述环形管上还连接有一吸管,所述吸管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一橡胶板的开口处并与其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板、第二橡胶板的表面均粘覆有荧光条。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橡胶板的边缘上环形分布有数个用于悬挂固定的挂环。
[0010]优选的,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第二橡胶板内的气泵,所述气泵通过输气管与所述橡胶气囊的充气口相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救生圈由第一橡胶板、第二橡胶板以及橡胶气囊构成,两个橡胶板之间通过连接片相连接,组成该救生圈的构件均采用橡胶材质,整体质量较轻,同时也能满足救生圈的强度需求,其中橡胶气囊可以实现救生圈的功能,而且第一橡胶板内部设置有储水腔,可以为落水人员提供饮用水,提高救援生还率,另外本技术的救生圈还可以悬挂在船体的四周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尤其是连接两个橡胶板之间的PU发泡气柱,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又能提高救生圈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中第一橡胶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中环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橡胶板;2、第二橡胶板;3、PU发泡气柱;4、橡胶气囊;5、挂环;6、荧光条;7、螺纹盖;8、橡胶连接片;9、储水腔;10、环形管;11、吸管;12、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
[0024]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包括第一橡胶板1、第二橡胶板2和橡胶气囊4;第二橡胶板2内设置有气泵,气泵通过输气管与橡胶气囊4的充气口相连接,气泵和橡胶气囊4的安装以及连接采用现有技术,图中未示意,第一橡胶板1和第二橡胶板2为规格相同的环状结构并且同心设置,第一橡胶板1和第二橡胶板2先用耐磨材质的橡胶材料,并且厚度适中,最佳的选择为15毫米,既能满足救生圈的强度要求,又能保证救生圈的整体质量较轻,便于人员投扔,第一橡胶板1与第二橡胶板2之间通过柔性材质的
橡胶连接片8相连接,柔性材质的橡胶连接片8可以在救生圈发生碰撞时产生形变,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橡胶连接片8沿径向外侧的弧形面和第一橡胶板1和第二橡胶板2形成容置橡胶气囊4的气囊槽,橡胶气囊4内部充满气体并容置于该气囊槽内,第一橡胶板1、第二橡胶板2之间位于橡胶气囊4的外围环形分布有PU发泡气柱3,PU发泡气柱3采用高分子聚氨酯材料发泡形成柱体并在该柱体内注入气体,可吸收受到的冲击并迅速回弹,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第一橡胶板1与第二橡胶板2将橡胶气囊4包裹住既能对其起到保护作用,又能和橡胶气囊4以及PU发泡气柱3组成弹性体实现其减震缓冲作用。
[0025]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第一橡胶板1的内部为中空状并形成有用于存储引用水的储水腔9,储水腔9内底部放置有一中空状的环形管10,环形管10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贯通孔12,上述结构可以供人员第一时间能够饮用到水并能保证储水腔9内部的饮用水全部能被饮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橡胶板、第二橡胶板和橡胶气囊;所述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为规格相同的环状结构并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橡胶板与所述第二橡胶板之间通过柔性材质的橡胶连接片相连接,并且所述橡胶连接片沿径向外侧的弧形面和所述第一橡胶板和第二橡胶板形成容置所述橡胶气囊的气囊槽,所述橡胶气囊内部充满气体并容置于该气囊槽内,所述第一橡胶板、第二橡胶板之间位于所述橡胶气囊的外围环形分布有PU发泡气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用多用途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板的内部为中空状并形成有用于存储引用水的储水腔,所述储水腔内底部放置有一中空状的环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双朱显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