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床垫,包括有枕箱、支撑体、功能垫和控制系统,枕箱设于支撑体的一侧,枕箱包括有枕垫、气囊和气泵,枕垫设于枕箱的上侧,气泵与气囊连通,功能垫设于枕垫与气囊之间以及支撑体的上端,控制系统包括有主控制模块、加热模块、睡眠监测模块和升降模块,加热模块、睡眠监测模块和升降模块分别与主控制模块连接,升降模块与气泵连接,睡眠监测模块和升降模块分别与功能垫连接。上述智能床垫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躺在智能床垫上用户的睡姿,控制根据用户的睡姿生成最佳的枕垫高度,并控制气泵对气囊充气,使用户在不同睡姿时枕垫都能自动调节到最合适的高度,提高用户睡眠的舒适度。睡眠的舒适度。睡眠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床垫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床垫。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睡眠质量越来越重视。现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健康问题频发,对休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床垫功能单一、舒适度不佳,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舒适度高的多功能的床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床垫,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能够自动调整枕垫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睡姿需要。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智能床垫,包括有枕箱、支撑体、功能垫和控制系统,所述枕箱设于所述支撑体的一侧,所述枕箱包括有枕垫、气囊和气泵,所述枕垫设于所述枕箱的上侧,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功能垫设于所述枕垫与所述气囊之间以及所述支撑体的上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有主控制模块、加热模块、睡眠监测模块和升降模块,所述加热模块、所述睡眠监测模块和所述升降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升降模块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睡眠监测模块和所述升降模块分别与所述功能垫连接。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枕箱进一步设有红外测距仪,所述红外测距仪设于所述枕箱内,所述红外测距仪与所述升降模块连接。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枕箱还设有感应片,所述感应片设于所述枕垫的下端,所述红外测距仪测量所述感应片与其的距离。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功能垫包括有压力传感器和石墨烯加热片,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睡眠监测模块连接,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石墨烯加热片连接。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石墨烯加热片均匀设置于所述功能垫上。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其进一步包括有有线控制器,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有线控制器模块,所述有线控制器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模块和有线控制器连接。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储存模块,所述储存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床垫,其中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躺在智能床垫上用户的睡姿,控制根据用户的睡姿生成最佳的枕垫高度,并控制气泵对气囊充气,当红外测距仪检测到气囊的高度达到最佳的枕垫高度时,控制系统控制气泵停止对气囊充气,使用户在不同睡姿时枕垫都能自动调节到最合适的高度,提高用户睡
眠的舒适度,并且该智能床垫还有石墨烯加热片,当天气寒冷时用于对智能床垫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智能床垫的俯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智能床垫的侧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控制系统的线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智能床垫,包括枕箱1、支撑体2、功能垫3和控制系统4,枕箱1包括有枕垫11、红外测距仪12、气泵13和气囊14,功能垫3设置于枕垫11和气囊14之间以及支撑体2的上端,气泵13与气囊14连通,用于将气囊14充气,红外测距仪12设置在枕箱1内,用于测量枕垫11的高度,功能垫3包括有压力传感器31和石墨烯加热片32,压力传感器31和石墨烯加热片32均匀分布设置于功能垫3上,给智能床垫加热时能够更加均匀,加热效果更好,控制系统4包括有主控制模块41、加热模块42、睡眠监测模块43和升降模块44,主控制模块41分别与加热模块42、睡眠监测模块43和升降模块44连接,加热模块42与石墨烯加热片32连接,加热模块42能够控制石墨烯加热片32加热,使人在睡眠时保持暖和,睡眠监测模块43与压力传感器31连接,根据人体触碰压力传感器31的位置以及面积,压力传感器31反馈信号至睡眠监测模块43,能够感应和判断人体睡觉时的睡姿,升降模块44与气泵13连接,能够控制枕垫11的高度,使人改变睡姿时,枕垫11能够改变高度以适应不同的睡姿,使人睡觉时更舒适。
[0019]智能床垫还包括有有线遥控器5,控制系统4还包括WiFi控制模块46、有线遥控器模块45、储存模块47和电源模块48,WiFi控制模块46、有线遥控器模块45、储存模块47和电源模块48分别与主控制模块41连接,智能床垫远程控制APP与WiFi控制模块46连接,有线遥控器5与有线遥控器5模块45连接,使用者能够通过手机端的智能床垫远程控制APP或者有限遥控器5对智能床垫进行控制,电源模块48能够对智能床垫提供电力,储存模块47能够储存人体数据,比如人体身高、体重,睡眠时的温度、枕垫11的高度等数据。
[0020]其中,枕垫11的下端设有一个感应片,红外测距仪12能够测量感应片至红外测距仪12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枕垫11的高度。红外测距仪12的型号为GP2Y0D21YK0F。
[0021]上述智能床垫使用前,通过有线遥控器5或者智能床垫远程控制APP输入人体的数据,主控制模块41计算人体在平躺或者侧躺时所需要的枕垫11高度,计算完成后,使用者可以躺在床垫上看平躺或者侧躺时枕垫11的高度是否适应,若自觉枕垫11的高度偏高或者偏低时,可通过有线遥控器5进行调整枕垫11的高度,红外测距仪12测量并传输目前枕垫11的高度至主控制模块41,主控制模块41将数据储存至储存模块47中。使用时,使用者进入睡眠后,压力传感器31感应当前人体睡眠姿势,并发送信号至睡眠监测模块43,睡眠监测模块43当前人的睡姿是处于平躺还是侧躺状态,并反馈至主控制模块41,主控制模块41根据睡姿从储存模块47调取使用者的不同姿势所需的枕垫11高度,并控制升降模块44启动气泵13,
气泵13将气囊14中的空气充气或者放气,当红外测距仪12测量目前枕垫11的高度达到预设值时,反馈至升降模块44,升降模块44控制气泵13停止。
[0022]另外,石墨烯加热片32的运行以及运行时间由有线遥控器5设定,由主控制模块41控制实施;在有线遥控器5上,加热功能分为恒温、高温两个档位,每按一次“加热”按键,温度切换一个档位,长按三秒则关闭加热功能。恒温时遥控器液晶屏上的人形线条显示为绿色,高温为红色,关闭时则为黑色,设置相应的温度时线条会变成相对应的颜色,重新打开床垫时会默认上次关机前设置的动磁和加热模式开启加热功能后,默认加热时间为2小时,每按一次“时间”按键加热时间增加2小时,最长加热时间为8小时,达到设定的加热时间后,加热功能自动关闭。
[0023]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枕箱、支撑体、功能垫和控制系统,所述枕箱设于所述支撑体的一侧,所述枕箱包括有枕垫、气囊和气泵,所述枕垫设于所述枕箱的上侧,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功能垫设于所述枕垫与所述气囊之间以及所述支撑体的上端,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有主控制模块、加热模块、睡眠监测模块和升降模块,所述加热模块、所述睡眠监测模块和所述升降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升降模块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睡眠监测模块和所述升降模块分别与所述功能垫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枕箱进一步设有红外测距仪,所述红外测距仪设于所述枕箱内,所述红外测距仪与所述升降模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枕箱还设有感应片,所述感应片设于所述枕垫的下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嘉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致林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