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42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床,包括:床体、压力传感器、计时器以及振动器,压力传感器、计时器以及振动器均安装在床体的顶板上,压力传感器获取作用于顶板表面的压力值,计时器在压力值大于目标压力值时开始计时,振动器在计时器计时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开始振动,并带动顶板振动,通过振动的方式唤醒在智能床上休息的用户,解决了深度睡眠的用户不易被闹钟叫醒的问题,同时本方案通过计算时长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设置时间点的叫醒方式,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户在保证充足睡眠的情况下又不会由于睡眠时间过长而影响正常生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床
本技术属于智能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床。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夜生活越来越丰富,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从而早上时常不能够按时起床,由此有时不能够按时到达工作单位,影响上班工作。为了能够在早上按时起床,通常设定闹钟,但是由于闹钟通过声音刺激睡眠者使其起床,有时深度睡眠的人不能够听见闹钟铃声,这样依然存在睡眠者不能够按时起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床,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深度睡眠的用户不易被闹钟叫醒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床,包括:床体、压力传感器、计时器以及振动器,所述床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侧板围设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侧面,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计时器以及所述振动器均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作用于所述顶板表面的压力值,所述计时器在所述压力值大于目标压力值时开始计时,所述振动器在所述计时器计时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开始振动,并带动所述顶板振动。进一步地,所述床体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升降组件在所述计时器计时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控制所述顶板上下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动力输出源、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四转动轴以及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组成“十”字形支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可绕“十”字中心的第一转动轴旋转,所述第一滑轨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底面,所述第二滑轨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第一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内,并可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内,并可沿所述第二滑轨滑动,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在所述顶板的底面,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所述第四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所述第五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输出源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输出源控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旋转,以控制所述顶板上下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输出源具体为气缸。进一步地,所述床体还包括倾斜组件,所述倾斜组件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倾斜组件在所述计时器计时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控制所述顶板旋转倾斜。进一步地,所述倾斜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倾斜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杆、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以及第六转动轴,所述第三固定块安装在所述顶板尾端的底面,所述第四固定块安装在所述底板尾端的顶面,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三固定块通过所述第六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底端与所述第四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倾斜支架带动所述顶板的头端沿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位置旋转倾斜。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支架包括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固定块、第六固定块、第三滑轨、第三滑块、第七转动轴、第八转动轴、第九转动轴以及第十转动轴,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组成“丁”字形支架,所述第五固定块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面,第六固定块安装在顶板的底面,所述第三连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五固定块通过所述第七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三滑块通过所述第八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滑轨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第三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三滑轨内,并可沿所述第三滑轨滑动,所述第三连杆的顶端与所述第六固定块通过所述第九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顶端通过所述第十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间位置;所述倾斜组件还包括第二动力输出源,所述第二动力输出源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杆及所述第四连杆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输出源控制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的转动并带动所述顶板旋转倾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动力输出源具体为气缸。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一种智能床,包括:床体、压力传感器、计时器以及振动器,压力传感器、计时器以及振动器均安装在床体的顶板上,压力传感器获取作用于顶板表面的压力值,计时器在压力值大于目标压力值时开始计时,振动器在计时器计时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开始振动,并带动顶板振动,通过振动的方式唤醒在智能床上休息的用户,解决了深度睡眠的用户不易被闹钟叫醒的问题,同时本方案通过计算时长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设置时间点的叫醒方式,这种方法可以使用户在保证充足睡眠的情况下又不会由于睡眠时间过长而影响正常生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智能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智能床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智能床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智能床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11、顶板;12、底板;13、侧板;2、压力传感器;3、计时器;4、振动器;51、第一连杆;52、第二连杆;53、第一动力输出源;54、第一滑块;55、第二固定块;56、第一固定块;57、第二滑块;58、第一转动轴;59、第二转动轴;510、第三转动轴;511、第四转动轴;512、第五转动轴;61、固定杆;62、第三固定块;63、第四固定块;64、第六转动轴;71、第三连杆;72、第四连杆;73、第五固定块;74、第四滑块;75、第三滑块;76、第七转动轴;77、第八转动轴;78、第九转动轴;79、第十转动轴;8、第二动力输出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床,包括:床体、压力传感器2、计时器3以及振动器4。床体包括顶板11、底板12以及侧板13,顶板11与底板12相对设置,侧板13围设于顶板11与底板12的侧面,压力传感器2、计时器3以及振动器4均安装在顶板11上,压力传感器2获取作用于顶板11表面的压力值,计时器3在压力值大于目标压力值时开始计时,振动器4在计时器3计时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开始振动,并带动顶板11振动。在实际操作中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增加床表面温度的检测和压力值分布的检测。通过对床表面温度的检测,可以判断产生压力值的物体是否为活物;通过对床表面压力值分布的检测,可以判断产生压力值物体的大小,从而将处于床面上的人与小猫、小狗的家养宠物区分开。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大概的判断出是人躺在床上休息,还是宠物处于床上,还是在床上放置了东西,只有当判断人躺在床上休息时,才开始运行该智能床的叫醒功能,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体验。本技术的智能床,通过振动的方式唤醒在智能床上休息的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压力传感器、计时器以及振动器,所述床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侧板围设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侧面,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计时器以及所述振动器均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作用于所述顶板表面的压力值,所述计时器在所述压力值大于目标压力值时开始计时,所述振动器在所述计时器计时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开始振动,并带动所述顶板振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压力传感器、计时器以及振动器,所述床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侧板围设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侧面,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计时器以及所述振动器均安装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作用于所述顶板表面的压力值,所述计时器在所述压力值大于目标压力值时开始计时,所述振动器在所述计时器计时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开始振动,并带动所述顶板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所述升降组件在所述计时器计时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控制所述顶板上下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动力输出源、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四转动轴以及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组成“十”字形支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可绕“十”字中心的第一转动轴旋转,所述第一滑轨安装在所述顶板的底面,所述第二滑轨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第一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内,并可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内,并可沿所述第二滑轨滑动,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在所述顶板的底面,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所述第三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所述第四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所述第五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输出源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输出源控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旋转,以控制所述顶板上下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嘉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致林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