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盘给料机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677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盘给料机润滑系统,油站通过三通以及两个截流阀分别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和减速机润滑进油管;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连接回转支承内部以及小齿轮,进而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所述减速机润滑进油管连接减速机内部进而连接减速机润滑出油管;所述减速机润滑出油管、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分别连接放油的油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人工加油的繁琐,可有效避免减速机因加不进油而出现故障。占地空间小,整体布局合理,各部件连接规范,更加环保、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企业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企业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盘给料机润滑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分选
,尤其涉及一种圆盘给料机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筛分机械就是利用旋转,振动,往复,摇动等动作将各种原料和各种初级产品经过筛网选别按物料粒度大小分成若干个等级,或是将其中的水分、杂质等去除,再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和提高产品品质时所用的机械设备。
[0003]圆盘给料机是用于冶金行业烧结配料、定量给料的理想设备,多用于大型料仓下。物料通过圆盘给料机进入下道设备皮带秤,按照物料的配比,所需不同物料的重量经过称量皮带秤后,进入主皮带,送往烧结设备。
[0004]现有的圆盘给料机下方一般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一般由电动机和减速机组成,减速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保养维护,一般使用润滑油进行保养维护。润滑通过油泵实现将润滑油导入油箱。但是,由于油泵位于低位,一旦油泵故障不能使用,由于油位差的作用,减速机内的油全部通过回油管回到油箱,减速机内没有油,长时间会损坏减速机。同时,润滑油仅仅对减速机输出轴的传动齿轮进行润滑,并未对减速机内部进行整体的润滑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盘给料机润滑系统。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圆盘给料机润滑系统,包括油站1、三通2、截流阀3、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回转支承7、小齿轮8、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减速机10、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油桶13,其中,
[0008]所述油站1通过三通2以及两个截流阀3分别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和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所述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连接回转支承7内部以及小齿轮8,进而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所述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连接减速机10内部进而连接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
[0009]所述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分别连接放油的油桶13。
[0010]所述截流阀3分别设置于所述三通2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和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的管道中部。
[0011]所述截流阀3还设置于所述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和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的出油口。
[0012]所述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上还设置有监控润滑油流量的流量监控传感器6。
[0013]所述流量监控传感器6还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的管道中部。
[0014]所述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监控润滑
油液面高度的油标12。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实施例中,油站通过三通以及两个截流阀分别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和减速机润滑进油管;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连接回转支承内部以及小齿轮,进而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所述减速机润滑进油管连接减速机内部进而连接减速机润滑出油管;所述减速机润滑出油管、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分别连接放油的油桶。本技术避免了人工加油的繁琐,可有效避免减速机因加不进油而出现故障。占地空间小,整体布局合理,各部件连接规范,更加环保、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盘给料机润滑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圆盘给料机润滑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圆盘给料机润滑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油站1、三通2、截流阀3、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回转支承7、小齿轮8、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减速机10、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油桶13,其中,
[0021]所述油站1通过三通2以及两个截流阀3分别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和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所述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连接回转支承7内部以及小齿轮8,进而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所述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连接减速机10内部进而连接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
[0022]所述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分别连接放油的油桶13。
[0023]所述截流阀3分别设置于所述三通2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和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的管道中部。
[0024]所述截流阀3还设置于所述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和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的出油口。
[0025]所述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上还设置有监控润滑油流量的流量监控传感器6。
[0026]所述流量监控传感器6还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的管道中部。
[0027]所述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的管道上还设置有监控润滑油液面高度的油标12。
[0028]具体的,圆盘给料机润滑点主要有两处,一是减速机10处润滑,二是圆盘回转支承7处润滑。
[0029]这种立式减速机需要循环润滑,设备运行时,需要不停的给减速机10润滑。
[0030]圆盘回转支承7处润滑需要在设备运行前加大量的润滑油,使小齿轮8与回转支承7处在油浴中,设备运行3

6个月时更换一次。
[0031]第一步,给圆盘回转支承7处加油。将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处截流阀关闭,回转支承
内润滑进油管4截流阀打开,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处截流阀关闭,开启油站1,润滑油通过三通2、截流阀3、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进入回转支承7内,观察油标12达到规定示数后关闭油站1;可通过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放油。
[0032]第二步,减速机10处润滑。将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处截流阀开启,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截流阀关闭,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处截流阀关闭,开启油站1,润滑油通过三通2、截流阀3、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流量监控传感器6进入减速机10,通过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流回油站1,这样循环润滑。
[0033]当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或者油站1出现问题时,流量监控传感器6感应到流量变小或者没有,发出报警信号。
[0034]本申请实施例中,油站通过三通以及两个截流阀分别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和减速机润滑进油管;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连接回转支承内部以及小齿轮,进而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所述减速机润滑进油管连接减速机内部进而连接减速机润滑出油管;所述减速机润滑出油管、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分别连接放油的油桶。本技术避免了人工加油的繁琐,可有效避免减速机因加不进油而出现故障。占地空间小,整体布局合理,各部件连接规范,更加环保、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盘给料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站(1)、三通(2)、截流阀(3)、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回转支承(7)、小齿轮(8)、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减速机(10)、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油桶(13),其中,所述油站(1)通过三通(2)以及两个截流阀(3)分别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和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所述回转支承内润滑进油管(4)连接回转支承(7)内部以及小齿轮(8),进而连接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所述减速机润滑进油管(5)连接减速机(10)内部进而连接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所述减速机润滑出油管(9)、回转支承内润滑放油管(11)分别连接放油的油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盘给料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威猛振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