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艾叶黄酮类提取物的农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173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艾叶黄酮类提取物的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农药组合物包括A和B两种活性成分,其中活性成分A为艾叶黄酮类提取物,活性成分B选自宁南霉素、辛菌胺醋酸盐、春雷霉素、吡唑醚菌酯、波尔多液、苯醚甲环唑等现有杀菌杀病毒农药。农药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质量份数比为80∶1~1∶80,应用于多种作物由细菌、病毒、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的防治。组合物中活性成分表现为增效或者延长持效期,具有减量增效、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性高等特点。对作物安全性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艾叶黄酮类提取物的农药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增效农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艾叶黄酮类提取物和杀菌杀病毒农药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该农药组合物及其农药制剂在防治植物细菌、病毒、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病虫草害开始出现抗性,对环境造成污染,需低毒高效、绿色环保的新农药。植物提取物源于植物,绿色环保可降解,对环境友好;所含物质特殊,有害生物不易产生抗性,具有成为新型农药的潜力。植物源农药单独使用,效果缓慢、速效性差,和化学农药复配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
[0003]具有抑菌杀菌活性的植物众多,其中包含许多已经开发的中草药。其中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对病毒和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艾叶及其提取物广泛用于医药及保健行业,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几乎没有。科学研究表明,艾叶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因此提取艾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植物源农药主要活性成分。将艾叶黄酮类提取物与现有杀菌杀病毒农药复配,得到新型农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含艾叶黄酮类提取物和杀菌杀病毒农药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由细菌、病毒、真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含有的艾叶黄酮类提取物是通过艾叶提取制得,制备包含如下步骤:
[0006]1)艾叶粉碎成艾绒;
[0007]2)加15~30倍量的70%乙醇加热回流2~4次,每次1.5~3小时,得滤液;
[0008]3)滤液稀释后,加入金属盐,调pH为碱性进行络合,络合结束后收集沉淀;
[0009]4)沉淀溶解于30%乙醇中,调pH为酸性,解络合。去除溶剂后,再用甲醇溶解过滤,滤液干燥后得到艾叶黄酮类提取物。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农药组合物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含有艾叶黄酮类提取物和杀菌杀病毒农药的农药组合物,其活性成分为A和B两种活性成分,活性成分A为艾叶黄酮类提取物,活性成分B选自宁南霉素、辛菌胺醋酸盐、春雷霉素、吡唑醚菌酯、波尔多液、苯醚甲环唑等现有杀菌杀病毒农药。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的质量份数比例为80∶1~1∶80,优选比例为50∶1~1∶50,进一步的优选比例为30∶1~1∶30,进一步的优选比例为20∶1~1∶15。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含有艾叶黄酮类提取物和杀菌杀病毒农药的农药组合物,除含有活性成分艾叶黄酮类提取物和杀菌杀病毒农药外,还含有农药助剂;活性成分的重量为组合物
总重量的0.1%~90%,其余为农业上可接受的农药助剂。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农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农药上可接受的各种剂型,本专利技术的剂型采用悬浮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水剂、可湿性粉剂、乳油。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农药助剂具体可包含湿润剂、分散剂、防冻剂、乳化剂、渗透剂、增稠剂、防腐剂、稳定剂、消泡剂、崩解剂、填料、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成分和用量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0015]上述的润湿剂可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烷基磺酸钠、三异丙基萘磺酸钠、二异丁基萘磺酸钠、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上述的分散剂可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苯磺酸盐、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上述的防冻剂可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异丙醇、甘油、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8]上述的乳化剂可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及其类似产品、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环氧乙烷加成物、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及其衍生物、多元醇脂肪酸酯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亚磷酸盐、羧酸盐(脂肪羧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上述的渗透剂可选自硅氧烷聚氧乙烯醚、脂肪醇、醇醚琥珀酸盐、酚醚琥珀酸盐、醇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上述的增稠剂可选自黄原胶、阿拉伯胶、硅酸镁铝、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丙烯酸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气相二氧化硅、气相白炭黑、有机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上述的防腐剂可选自苯甲酸钠、山梨酸、甲醛、水杨酸苯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山梨酸钾、水杨酸钠、卡松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上述的稳定剂可选自2,6

二叔丁基
‑4‑
甲基苯酚(BHT)、柠檬酸或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上述的消泡剂可选自C8~10的脂肪醇、C19~20饱和脂肪族羧酸、环氧大豆油、甲醇、硅油、聚醚消泡剂、有机硅酮类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上述的崩解剂可选自尿素、葡萄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5]上述的填料可选自硅藻土、凹凸棒土、膨润土、轻质碳酸钙、海泡石、陶土、高岭土、白炭黑、石英沙、滑石粉、粘土、木质素、蒙脱石、玉米淀粉、硫酸铵、木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6]上述的有机溶剂可选自醇、芳烃、酮、醚、脂肪酸酯、脂肪烃、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农药组合物可用于防治植物细菌、病毒、真菌病害,这里所指的植物病害特别是柑橘炭疽病、桃树流胶病、柑橘疮痂病、猕猴桃溃疡病、黄瓜白粉病、香蕉叶斑病,
但是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除了能防治前述病害外,还能防治的具体病症包括但不限于黄瓜(如:细菌性角斑病、缘枯病、叶枯病),西瓜(如:细菌性角斑病),番茄(如:青枯病、溃疡病、疮痂病、细菌性斑疹病),辣椒(如:青枯病、疮痂病、软腐病、细菌性叶斑病),白菜(如:白菜类软腐病、黑腐病、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叶斑病),甘蓝(如:甘蓝类软腐病、黑腐病、细菌性黑斑病),马铃薯(如:青枯病、环腐病、软腐病),菜豆(如:细菌性疫病、晕疫病),茄子(如:青枯病),桃(如:细菌性穿孔病)。
[0028]本专利技术将艾叶黄酮类提取物与杀菌杀病毒农药复配,得到新型农药组合物,复配后应用于防治由细菌、病毒、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显著扩大药剂对植物病害的防治范围,减少农药使用剂量和次数,延长农药持效期,降低使用成本。农药组合物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组分,病原菌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以延缓病原菌对单一制剂产生抗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对其所做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植物细菌、病毒、真菌病害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活性成分包括A和B两种活性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为艾叶黄酮类提取物,活性成分B选自宁南霉素、辛菌胺醋酸盐、春雷霉素、吡唑醚菌酯、波尔多液、苯醚甲环唑等现有杀菌杀病毒农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艾叶黄酮类提取物是通过艾叶提取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农药组合物中的艾叶黄酮类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制备包含如下步骤:1)艾叶粉碎成艾绒;2)加15~30倍量的70%乙醇加热回流2~4次,每次1.5~3小时,得滤液;3)滤液稀释后,加入金属盐,调pH为碱性进行络合,络合结束后收集沉淀;4)沉淀溶解于30%乙醇中,调pH为酸性,解络合。去除溶剂后,再用甲醇溶解过滤,滤液干燥后得到艾叶黄酮类提取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凤波李娇李庆山张智蕊张博云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