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地图、VCU指令及空调的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6165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地图、VCU指令及空调的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其中,车载冷却系统通过具备热传递功能的第一蒸发器,将车辆驱动冷却系统的冷却液同车载空调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利用车载空调的制冷散热能力,统一进行热管理实现车辆驱动系统冷却液的温度控制。此外,其减少了车辆驱动冷却系统的冷却系统控制器和散热风扇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减重及增加车辆安装空间的目的,还可以减少新能源汽车能耗。同时车载冷却系统根据智能网联技术的地图,GPS定位等数据判断前方路况,结合整车控制器直接进行控制,对电机系统提前进行高效降温,使电机系统处于较优的工作温度,提高整车的动力性。车的动力性。车的动力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合地图、VCU指令及空调的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是指一种结合地图、VCU指令及空调的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驱动电机系统冷却方案为匹配设计电动循环水泵、散热风扇转速连续可调的冷却系统;其一般控制方式是:在电机温度T<阈值T1且电机控制器温度M<阈值M1时,冷却系统的散热风扇不进行工作。在电机温度T>阈值T2或者电机控制器温度M>阈值M2时,冷却系统的散热风扇全转速运转;在阈值T2>电机温度T≥阈值T1或阈值M2>电机控制器温度M≥阈值M1,冷却系统根据电机或者电机控制器的温度变化进行线性控制,电机温度从T1逐步上升至T2或电机控制器温度从M1逐步上升至M2时,散热电子风扇根据冷却系统控制器发出的占空比进行线性调节开启到全转速运行。上述现有技术需安装独立的冷却系统控制器和散热风扇,占据车辆空间,同时因为无法得知行驶需求,仅针对温度变化进行控制,有一定的滞后性,没法提前对驱动电机系统进行温度管理,降低冷却液的温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合地图、VCU指令及空调的车辆冷却系统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地图、VCU指令及空调的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冷却系统包括车载空调、电机冷却液循环回路、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一膨胀阀,所述车载空调的第二制冷剂循环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干燥瓶;电机冷却液循环回路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水箱、水泵、电机控制器、电机以及第一发蒸器;所述第一发蒸器、压缩机、冷凝器、干燥瓶、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一膨胀阀依次首尾连接形成第一制冷剂循环回路;该车辆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判断整车控制器是否发送大扭矩指令,如有大扭矩指令需求则进入步骤(四),否则进入步骤(二);步骤(二):结合智能网联技术,根据车载GPS数据判断前方是否进入长爬坡路段,若前方有长爬坡路况则进入步骤(四),否则进入步骤(三);步骤(三):车辆冷却系统根据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温度进入制冷散热能力线性控制模式;步骤(四):车辆冷却系统进入最大制冷散热能力运转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地图、VCU指令及空调的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由整车控制器发送制冷量需求,车辆冷却系统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工作功率、冷凝器的工作功率和/或第一膨胀阀的开度实现对制冷散热能力的线性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地图、VCU指令及空调的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定电机的两个温度阈值,分别为T1和T2,且T1< T2;若电机的当前温度在温度区间[T1,T2)之内则进入步骤(2),否则进入所述步骤(一);步骤(2):设定电机控制器的两个温度阈值,分别为M1和M2,且M1<M2;若电机控制器的当前温度在温度区间[M1,M2)之内则进入所述步骤(一),否则进入步骤(3);步骤(3):若电机的当前温度>T2或电机控制器的当前温度>M2,则进入所述步骤(四),否则进入步骤(4);步骤(4):关闭第一电磁阀,电机冷却液进入自循环模式,车辆冷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镇涛李志强方媛陈俊松吴焜昌詹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