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宇专利>正文

一种滇南血栓丸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6062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滇南血栓丸的制备方法,包括水蛭的炮制加工、水蛭和地鳖虫的粉碎、制黑顺片的炮制加工、制黑顺片的浸渍和煎煮、其余组分的浸渍和煎煮、灭菌、浓缩、混合、嫩蜜的炼制、合药、制条和成丸、包装步骤。该制备方法制成的水蜜丸剂治疗深静脉血栓为无创治疗方式,不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和生理负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服用过程中无出血以及过敏反应等问题;该水蜜丸剂的制备方法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药物中有效成分,保证静脉、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静脉血栓丸的制备方法,为进一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极高价值的参照信息,便于工业化推广,进而造福广大静脉血栓患者。者。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滇南血栓丸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静脉血栓治疗的中药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滇南血栓丸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深静脉血栓(DVT,deep venous thrombosis)是血栓相关性疾病的一种,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其产生原因较为复杂,与多种诱发因素有关,导致静脉腔血液凝结异常,静脉腔阻塞及静脉回流阻碍。深静脉血栓好发于下肢,形成后易造成肢体残疾,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目前DVT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溶栓、介入血管成形治疗及手术取栓治疗。手术取栓对患者而言手术创伤大,可导致凝血酶原的释放而影响血液凝集;链激酶因其出血发生率高及过敏反应等缺点,目前较少应用;尿激酶与重组型t

PA虽疗效良好,但费用昂贵;华法林等抗凝血药物由于出血风险高,需频繁监测凝血功能,使药物使用受限。
[0003]为此,基于中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医的阴阳辩证观点认为血栓性疾病为因寒致瘀,瘀血阻于血脉,痹而不通,水津外溢导致。在血瘀病因上,《内经》最强调因寒致瘀,《素问
·
经论》指出:“寒独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滇南血栓丸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滇南血栓丸为水蛭、地鳖虫、干姜、制黑顺片、炙甘草、肉桂、白芍、木姜子、三七、砂仁、黄芪、红花、丹参和桃仁制成的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丸剂为水蜜丸剂,水蜜丸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水蛭的炮制加工:取符合药典要求的生水蛭药材洗净、切段、干燥,制备全程加温不能超过30~55℃以保证水蛭的生物活性有效成分不被破坏,干燥采用低温真空干燥;S2、水蛭和地鳖虫的粉碎:分别取清洁加工与预处理的药材级水蛭和药材级地鳖虫,经过干燥、粉碎的步骤得到两者的混合型药物粉末,然后将药物粉末过60~120目筛,筛粉,未过筛的药材混合物反复粉碎,直至全部过筛,所得药物粉末经称重后备用;S3、制黑顺片的炮制加工:将浸泡过胆巴的黑附子煮至黑附子透心,捞出后用水漂洗,漂洗后切片,切片后再用水漂,水漂后使用染色剂染色,然后开始蒸,直至黑附子片出现油面光泽之后,对黑附子进行自然干燥,制成制黑顺片;S4、制黑顺片的浸泡和煎煮:取制黑顺片并装入布袋中,布袋口扎紧后放入贮药罐中并加入10倍量药物重量的无菌水,室温15~25℃下浸渍30分钟;浸渍后的制黑顺片及其浸渍液,常压下,置于夹层锅中,流通蒸汽进行煎煮,煎煮温度为100~105℃,煎煮前加入无菌水,加水量为制黑顺片及其浸渍液的10倍量,滤过后得到制黑顺片第一次煎煮液,制黑顺片第一次煎煮液进入贮液缸中贮存;取制黑顺片滤渣加2倍量无菌水进行第二次煎煮,煎煮3个小时后,得到制黑顺片滤渣及其煎煮液,备用;S5、剩余药材的浸渍和煎煮:取干姜、炙甘草、肉桂、白芍、木姜子、三七、砂仁、黄芪、红花、丹参和桃仁11味剩余药材装入布袋中,布袋口扎紧后在放入贮药罐中,加无菌水,加水量为10倍药物重量,室温15~25℃下浸渍30分钟;浸渍后的剩余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赵帅均梅宜琴杨仕华建梅周新东熊学敏杨景然裴强姚翔眉胡冬雄刘家佳安宁张加稳刘涛郭巍怡
申请(专利权)人:刘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