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2427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组分:北柴胡18~25份、黄芩18~25份、法半夏8~12份、桂枝10~18份、白芍10~18份、干姜10~18份、炙甘草8~12份、大黄6~14份、枳壳10~18份、败酱草10~18份、党参18~25份和芒硝3~7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应用于各类术后患者出现胃肠功能麻痹,基于经典伤寒论三阳合病证原理指导,纯中药配方制备,结合现代药物工程技术制备,可外用于术后出现腹胀腹痛等通气排便功能迟缓的患者,可使患者快速的恢复胃肠功能,起到术后早期康复治疗作用的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外用中药配方。药配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配方
,具体是指一种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胃肠功能紊乱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具体表现为腹胀或腹痛,神疲 乏力,食欲不振,口苦口腻,嗳气泛恶,甚则呕吐,大便艰涩难解或次数增多 等,临床常予以对症治疗为主,如胃肠减压,禁食,静脉输液等,虽有一定疗 效,但效果不甚理想,现有中药外用方法,多根据胃肠脏腑功能辨证基础,结 合行气通便中药研制,运用于临床病例有限,仍未广泛运用于临床术后康复患 者群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各类术后患者出现胃肠功能 麻痹,给予外用纯中药制剂的使用,基于经典伤寒论三阳合病证原理指导,纯 中药配方制备,结合现代药物工程技术制备,可外用于术后出现腹胀腹痛等通 气排便功能迟缓的患者,可使患者快速的恢复胃肠功能,起到术后早期康复治 疗作用的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外用中药配方。
[000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北柴胡18~25份、黄芩18~25份、法半夏8~12份、桂枝10~18份、白芍10~18份、干姜10~18份、炙甘草8~12份、大黄6~14份、枳壳10~18份、败酱草10~18份、党参18~25份和芒硝3~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柴胡2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容荣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