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及其模板和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603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及其模板和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到挑板顶板的下表面,第二次再浇筑挑板顶板。第一次浇筑的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采用吊模的方式,这样挑板暗槽的下表面是开敞的,浇筑时可以进行手工收面,浇筑效果良好。第二次浇筑时将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拆除,并安装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顶模板,再浇筑挑板顶板,施工质量可以保证,浇筑完成后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顶模板容易拆除。第一水道加厚侧墙浇筑时采用楔形模板,有效保证了第一水道加厚侧墙的浇筑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道结构承载能力好,防水效果好,施工质量好。施工质量好。施工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及其模板和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及其模板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模板技术对于构造规则、造型简单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比较容易处理。但对于截面造型复杂、精度和质量要求较高,同时又需满足混凝土自防水性能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水道结构的施工,存在着技术落后,施工质量差,难以满足设计要求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及其模板和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包括:基础,设置在低标高地基上;第一水道支撑墙,设置在基础的顶部;第一水道底板,设置在高标高地基上,所述第一水道底板的顶部向下开设有水道凹槽,所述第一水道底板的顶部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的一侧设有C形第一水道侧墙,所述C形第一水道侧墙的开口朝向第二水道支撑墙一侧;第二水道支撑墙,设置在第一水道底板顶部靠近第一水道支撑墙的一侧,所述第二水道支撑墙的顶部与第一水道支撑墙的顶部平齐;第二水道底板,设置在第一水道支撑墙的顶部和第二水道支撑墙的顶部之间,所述第二水道底板的顶部向下开设有水道凹槽,所述第二水道底板的顶部两侧均设有二层水道侧墙,二层水道侧墙的顶部与楼板的顶部平齐。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水道底板顶部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的一侧设有第一水道加厚侧墙,所述C形第一水道侧墙设置在第一水道加厚侧墙的顶部,所述第一水道底板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的侧壁和第一水道加厚侧墙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的侧壁开设有楔形缺口。
[0006]优选地,所述第二水道底板的内壁超出第二水道支撑墙的内壁,所述二层水道侧墙包括二层水道内墙和二层水道外墙,所述二层水道内墙的顶部与楼板的顶部平齐,所述二层水道外墙的顶部低于二层水道内墙的顶部,所述二层水道外墙的顶部设有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所述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的开口朝向二层水道内墙一侧,所述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的顶部与二层水道内墙的顶部平齐。
[0007]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模板,包括: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的第一水道底板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上水道凹槽的第一水道凹槽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支撑墙和第二水道支撑墙的水道支撑墙模板、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的第二水道底板模板、以及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上水道凹槽的第二水道凹槽模板。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水道凹槽模板包括凹槽模板底座、透水模板布、凹槽模板和凹槽模板固定支架,所述凹槽模板底座的底部预埋在高标高地基顶部的混凝土垫层中,所述透水模板布粘贴在凹槽模板的底板底部和侧板底部,凹槽模板底座的顶部超出混凝土垫层并穿过透水模板布和凹槽模板的底板,所述凹槽模板固定支架设置在凹槽模板内并与凹槽模板底座的顶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水道支撑墙模板包括支撑墙内模板、支撑墙外模板和止水螺杆,所述止水螺杆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所述止水螺杆穿过支撑墙内模板和支撑墙外模板。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水道凹槽模板包括凹槽模板底座、透水模板布、凹槽模板和凹槽模板固定支架,所述凹槽模板底座的底部与第二水道底板模板的底板连接,所述透水模板布粘贴在凹槽模板的底板底部和侧板底部,凹槽模板底座的顶部穿过透水模板布和凹槽模板的底板,所述凹槽模板固定支架设置在凹槽模板内并与凹槽模板底座的顶部连接。
[0011]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和二层水道外墙的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模板,所述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模板包括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底部模板和悬挑侧墙顶部模板;所述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底部模板包括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支撑、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和止水螺杆,所述止水螺杆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止水螺杆穿过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和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所述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设置在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和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之间并且与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连接;所述悬挑侧墙顶部模板包括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支撑、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第二水道悬挑侧墙顶模板和止水螺杆,所述止水螺杆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止水螺杆穿过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和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所述第二水道悬挑侧墙顶模板设置在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和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之间并且与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连接。
[0012]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加厚侧墙的加厚侧墙模板,所述加厚侧墙模板包括第一水道侧墙内模板、第一水道侧墙外模板、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和止水螺杆,所述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设置在第一水道侧墙内模板的外侧和第一水道底板之间,所述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的顶部超出第一水道底板的顶部,所述止水螺杆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止水螺杆穿过第一水道侧墙内模板、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和第一水道侧墙外模板,所述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包括竖向弧形模板、楔形模板次肋和楔形模板面板,所述楔形模板次肋间隔连接在竖向弧形模板的底部,所述楔形模板面板连接在楔形模板次肋上和竖向弧形模板之间。
[0013]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自下而上分为五个施工区段,各个施工区段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水道支撑墙的水道支撑墙模板分两段施工,先支设用于浇筑第一水道支撑墙下段的水道支撑墙模板并浇筑混凝土,然后支设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的第一水道底板模板并浇筑混凝土,第一水道支撑墙下段浇筑完成后将周边的土方回填并浇筑垫层,以满足第一水道底板、以及第一水道支撑墙上段、水道结构的浇筑需要;
步骤二、支设用于浇筑第一水道支撑墙上段的水道支撑墙模板、用于浇筑第二水道支撑墙的水道支撑墙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加厚侧墙的加厚侧墙模板,并浇筑混凝土;步骤三、支设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的第二水道底板模板、用于支设C形第一水道侧墙的模板,并浇筑混凝土;步骤四、支设用于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下段和二层水道外墙的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底部模板、用于浇筑二层水道内墙的模板,并浇筑混凝土;步骤五、支设用于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上段的悬挑侧墙顶部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1)现有水道结构一般为玻璃钢材质,承载能力相对较低,乘客人数较少,使用寿命较短,设施也相对简单。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水道结构可以同时承载更多游客,骑乘设施更加先进,使用寿命长,游客体验更丰富。
[0015](2)本专利技术在凹槽模板的底板底部和侧板底部粘贴透水模板布,排出了混凝土表面的多余水分并将气泡带走,从而使凹槽混凝土完成面光滑、密实,质量优良。凹槽模板底座的底部预埋在混凝土垫层中,凹槽模板底座采用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通过凹槽模板固定支架将凹槽模板固定就位,对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1),设置在低标高地基(6)上;第一水道支撑墙(2),设置在基础(1)的顶部;第一水道底板(3),设置在高标高地基(7)上,所述第一水道底板(3)的顶部向下开设有水道凹槽(8),所述第一水道底板(3)的顶部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一侧设有C形第一水道侧墙(12),所述C形第一水道侧墙(12)的开口朝向第二水道支撑墙(4)一侧;第二水道支撑墙(4),设置在第一水道底板(3)顶部靠近第一水道支撑墙(2)的一侧,所述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顶部与第一水道支撑墙(2)的顶部平齐;第二水道底板(5),设置在第一水道支撑墙(2)的顶部和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顶部之间,所述第二水道底板(5)的顶部向下开设有水道凹槽(8),所述第二水道底板(5)的顶部两侧均设有二层水道侧墙,二层水道侧墙的顶部与楼板(10)的顶部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底板(3)顶部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一侧设有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所述C形第一水道侧墙(12)设置在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的顶部,所述第一水道底板(3)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侧壁和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侧壁开设有楔形缺口(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道底板(5)的内壁超出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内壁,所述二层水道侧墙包括二层水道内墙(91)和二层水道外墙(92),所述二层水道内墙(91)的顶部与楼板(10)的顶部平齐,所述二层水道外墙(92)的顶部低于二层水道内墙(91)的顶部,所述二层水道外墙(92)的顶部设有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所述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的开口朝向二层水道内墙(91)一侧,所述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的顶部与二层水道内墙(91)的顶部平齐。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3)的第一水道底板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3)上水道凹槽(8)的第一水道凹槽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支撑墙(2)和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水道支撑墙模板、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5)的第二水道底板模板、以及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5)上水道凹槽(8)的第二水道凹槽模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凹槽模板包括凹槽模板底座(15)、透水模板布(16)、凹槽模板(17)和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8),所述凹槽模板底座(15)的底部预埋在高标高地基(7)顶部的混凝土垫层(19)中,所述透水模板布(16)粘贴在凹槽模板(17)的底板底部和侧板底部,凹槽模板底座(15)的顶部超出混凝土垫层(19)并穿过透水模板布(16)和凹槽模板(17)的底板,所述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8)设置在凹槽模板(17)内并与凹槽模板底座(15)的顶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支撑墙模板包括支撑墙内模板(20)、支撑墙外模板(21)和止水螺杆(23),所述止水螺杆(23)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所述止水螺杆(23)穿过支撑墙内模板(20)和支撑墙外模板(2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道凹槽模板包括凹槽模板底座(15)、透水模板布(16)、凹槽模板(17)和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8),所述凹槽模板底座(15)的底部与第二水道底板模板的底板连接,所述透水模板布
(16)粘贴在凹槽模板(17)的底板底部和侧板底部,凹槽模板底座(15)的顶部穿过透水模板布(16)和凹槽模板(17)的底板,所述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8)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周予启张萍梅太昌盛黄勇李晓明齐晓光赵汉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