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化还原增强型药物敏感释放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5967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氧化还原增强型药物敏感释放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粒子由表面聚乙二醇化的姜黄素衍生物、表面氨基羧基化内部桥联双碲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和抗癌药物自组装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粒子制备条件温和,不引入有毒有害物质,工艺简单重复性好;制备的抗肿瘤纳米粒子具有强的氧化还原敏感释放性,易于基质生物降解和控制药物释放,有效避免了在正常生理环境中的暴释和药物泄露等不良效应,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引入使载体具有超大孔隙,能负载抗肿瘤药物;PE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还原增强型药物敏感释放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及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氧化还原增强型药物敏感释放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粒子是指尺寸为纳米级(10

1000nm)的、由高分子经化学或物理交联后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将治疗药物以吸附或包埋的方式进行负载,通过靶向配体与受体间的结合或正常组织及细胞与肿瘤内外的差异性,设计出具有主动或被动靶向性能的药物载体。结合肿瘤部位的EPR效应,利用其较大的细胞间隙和较松散的结构,促进纳米级载体的通过,从而使其可更好地富集于病灶部位,可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在体内的输送与释放性能,是一类安全的、具有潜在生物医学应用价值的体系。
[0003]在过去的十年中,刺激响应性的药物传输系统已经在癌症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中获得快速发展。众所周知,肿瘤细胞一般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对ROS的敏感度较正常细胞高,同时通过上调谷胱甘肽GSH水平激活抗氧化系统适应氧化应激,导致肿瘤细胞外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还原增强型药物敏感释放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由质量比为(0.5

1):1:(1

2)的原料表面聚乙二醇化的姜黄素衍生物PEG

CCM、表面氨基羧基化内部桥联双碲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和抗癌药物制备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还原增强型药物敏感释放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比为1: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化还原增强型药物敏感释放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增强型药物敏感释放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如下:称取表面氨基羧基化内部桥联双碲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至装有超纯水的反应容器中;称取抗癌药物于超纯水中,然后滴加到上述反应容器里;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7.4,室温下搅拌3小时以上,全程采取避光措施,反应结束后离心,重新溶解在超纯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值在7.2

7.4;称取PEG

CCM溶于超纯水中,之后滴加至上述重新溶解得到的溶液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值为7.4,搅拌10小时以上,反应结束后离心,重新溶解在超纯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值在7.4,得氧化还原增强型药物敏感释放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化还原增强型药物敏感释放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PEG

CCM由如下方法步骤制备而得:1)将姜黄素、4

二甲氨基吡啶和三乙胺溶解于四氢呋喃中,室温搅拌活化;所述姜黄素、4

二甲氨基吡啶和三乙胺的用量比例为1g:(50

60)mg:(0.6

0.7)mL;2)将柠檬酸酐溶解于四氢呋喃中,之后滴加到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然后全程氮气保护下回流搅拌10小时以上,将1
ꢀ‑
乙基

(3
ꢀ‑
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4

二甲氨基吡啶溶解于四氢呋喃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优选等体积混合)中,得EDC/DMAP混合溶液,然后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EDC/DMAP混合溶液滴加到上述柠檬酸化的姜黄素溶液中,室温搅拌活化;所述柠檬酸酐、步骤1)的姜黄素、1
ꢀ‑
乙基

(3
ꢀ‑
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

二甲氨基吡啶的用量比例为0.6g:2g:(350

400)mg:(18

20)mg;3)将聚乙二醇2000溶于四氢呋喃和二氯甲烷的等体积混合液中,之后滴加到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搅拌3小时以上,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减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霞夏晓洋黄凤洪邓乾春郑明明纪琦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