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递送病毒的高分子纳米粒子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211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病毒,作为有效成分的含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递送病毒的高分子纳米粒子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病毒作为有效成分的含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将用于治疗的基因有效地递送至人体细胞中的手段,通常使用载体。载体被区分为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
[0003]病毒载体因其在人细胞中表达较好且渗透力和粘附力良好的优点而被生物药品生产商广泛使用,但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病毒载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逆转录病毒和腺病毒,为了有效地将其应用于治疗癌症或各种难治性疾病,人们正在对载体进行变形或主要以腺病毒为基础来开发嵌合病毒。载体的变形可以包括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变形或将免疫调节物质引入载体中。然而,就病毒载体而言,不仅在静脉内给药时由于肝脏蓄积而引起肝毒性,而且从血液中被迅速去除而导致肿瘤递送率低,因而主要仅利用于局部给药。
[0004]相反,非病毒载体虽然在效率方面不如病毒性载体,但其具有在体内安全性的方面副作用较少,在经济性方面生产价格低廉的优点。非病毒载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利用阳离子脂质的阳离子脂质和核酸的复合体(lipoplex)以及聚阳离子高分子和核酸的复合体(polyplex)。人们在这种阳离子脂质或聚阳离子高分子通过与核酸的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复合体而使核酸稳定并增加细胞内递送的方面进行了多样的研究。然而,结果表明,当为了得到充分的效果而使用必要的量时,虽然与病毒载体相比较轻,但还是引起严重的毒性,因而不适合用作医药品。
[0005]目前,已开发有结合病毒和非病毒成分的优点的混合载体。为了克服腺病毒对CAR依赖性和免疫原性的限制而提出的一策略是利用无需CAR介导的内吞作用即可通过腺病毒的表面的聚合物进行改性。利用阳离子聚合物或脂质的腺病毒的改性强化病毒介导的基因递送。但是,就这些策略而言,由于所注入的聚合物/脂质改性的病毒会快速传播到周边非目标组织内,因而不会导出针对性的肿瘤特异性病毒介导的基因递送。此外,在病毒药物的情况下,具有在利用阳离子非病毒载体引入体内时向肿瘤的递送效率显著下降的特征。其原因是,由于与阳离子高分子的非特异性结合,病毒无法达到期望的组织。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用于强化病毒的递送能力和稳定性的制剂及其制造方法。
[0006]另一方面,为了提供可溶解大量的难溶性药物且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优秀的混合高分子纳米粒子组合物,韩国专利公开第2003

0032897号公开了:混合高分子纳米粒子组合物,其包含由亲水性嵌段和疏水性嵌段构成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以及含有羧酸端基的聚乳酸衍生物且能够在体液或水溶液中形成高分子纳米粒子;以及在由所述混合高分子纳米粒子组合物而成的高分子纳米粒子内部包含难溶性药物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技术问题
[0008]为提高例如作为溶瘤病毒的腺病毒的递送效率,经不懈努力,本专利技术者们确认到当通过将野生型腺病毒与溶解于有机溶剂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以及聚乳酸盐混合并在单相系统(monophase system)下乳化以形成复合体来将腺病毒封入高分子纳米粒子内时,可以增加腺病毒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在目标生物组织内的表达效率,由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将病毒递送至到体内的药物组合物。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将病毒递送至体内的药物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0011]解决课题方法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组合物是一种包含纳米粒子结构体的用于递送病毒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作为有效成分的病毒、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以及聚乳酸盐,所述病毒被封入在由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聚乳酸盐形成的纳米粒子结构体的内部。
[0013]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14]将病毒溶解于水性溶剂中的步骤(a);
[0015]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聚乳酸盐分别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步骤(b);以及
[0016]将步骤(a)和步骤(b)的溶液混合而形成乳液的步骤(c)。
[0017]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在使用聚乳酸盐和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将病毒注入体内时使其与外部隔离,由此可以提高病毒在血液中或体液内的稳定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能够有效地将病毒递送至目标生物组织内。此外,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具有优秀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示出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高分子纳米粒子递送体的大致的结构的图。
[0020]图2是利用发光测量成像系统测量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以确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高分子纳米粒子递送体在肝组织内的基因吸收比率的照片。
[0021]图3是利用发光测量成像系统以体外(Ex vivo)形态测量通过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产生的发光,以确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高分子纳米粒子递送体在目标生物组织内的表达效率的照片。
[0022]图4是比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高分子纳米粒子递送体在肝组织内的毒性程度的图表。
[0023]图5是比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高分子纳米粒子递送体的抗癌功效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025]病毒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递送病毒的组合物中使用的所述病毒是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的
病毒,是最终制造的组合物的有效成分。
[0027]在一具体例中,所述用于治疗疾病的病毒可以是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溶瘤病毒的例子是选自由腺病毒、牛痘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及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在一具体例中,溶瘤病毒是腺病毒。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例中使用的腺病毒包含荧光素酶,这可以通过成像来确认。
[0028]所述用于治疗的病毒可以在个体的体内表达多种治疗基因,不限于特定分子量、蛋白质、生物活性或治疗领域。所述用于预防的病毒可以针对靶标疾病在个体的体内诱发免疫。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的包含用于预防疾病的病毒的组合物减少病毒自身引起的免疫诱发,能够指定或扩增靶细胞,并且再给药时减少对病毒的超免疫反应,从而具有可以通过多次接种来获得有效的效果的优点。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示例中,优选病毒以最终制造的组合物的总重量为基准包含0.001至10重量%,具体地0.01至5重量%。若所述病毒的含量小于0.001重量%,则由于相对于药物使用的递送体的量过多,因而可能会有递送体所导致的副作用;若超过10重量%,则由于纳米粒子的大小变得太大,因而可能会存在纳米粒子的稳定性降低且过滤器灭菌时的损失率增大的忧虑。
[0030]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用于递送病毒的组合物中使用的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可以是包含亲水性A嵌段和疏水性B嵌段的A

B型嵌段共聚物。所述A

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递送病毒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作为有效成分的病毒、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以及聚乳酸盐,所述病毒被封入在由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和聚乳酸盐形成的纳米粒子结构体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递送病毒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是溶瘤病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递送病毒的组合物,所述溶瘤病毒是选自由腺病毒、牛痘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以及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递送病毒的组合物,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是包含亲水性A嵌段和疏水性B嵌段的A

B型嵌段共聚物,所述亲水性A嵌段是选自由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单乙酰氧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烯与丙二醇的共聚物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疏水性B嵌段是选自由聚酯、聚酐、聚氨基酸、聚原酸酯以及聚膦嗪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递送病毒的组合物,所述疏水性B嵌段的末端羟基被选自由生育酚、胆固醇以及碳原子数10至24个的脂肪酸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修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递送病毒的组合物,所述聚乳酸盐是选自由以下化学式1至6的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化学式1]RO

CHZ

[A]
n

[B]
m

COOM在所述式1中,A为

COO

CHZ

;B为

COO

CHY



COOCH2CH2CH2CH2CH2‑


COO

CH2CH2OCH2‑
;R为氢原子、或者乙酰基、苯甲酰基、癸酰基、棕榈酰基、甲基或乙基;Z和Y各自为氢原子、或者甲基或苯基;M为Na、K或Li;n为1至30的整数;m为0至20的整数;[化学式2]RO

CHZ

[COO

CHX]
p

[COO

CHY']
q

COO

CHZ

COOM在所述式2中,X为甲基;Y'为氢原子或苯基;p为0至25的整数,q为0至25的整数,其中,p+q为5至25的整数;R为氢原子、或者乙酰基、苯甲酰基、癸酰基、棕榈酰基、甲基或乙基;M为Na、K或Li;Z为氢原子、甲基或苯基;[化学式3]RO

PAD

COO

W

M'在所述式3中,W

M'为PAD选自由D,L

聚乳酸、D

聚乳酸、聚扁桃酸、D,L

乳酸与乙醇酸的共聚物、D,L

乳酸与扁桃酸的共聚物、D,L

乳酸与己内酯的共聚物以及D,L

乳酸与1,4

二烷
‑2‑
酮的共聚物组成的组;R为氢原子、或者乙酰基、苯甲酰基、癸酰基、棕榈酰基、甲基或乙基;M独立地为Na、K或Li;[化学式4]S

O

PAD

COO

Q
在所述式4中,S为L为

NR1‑


O

,其中,R1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0的烷基;Q为

CH3、

CH2CH3、

CH2CH2CH3、

CH2CH2CH2CH3或

CH2C6H5;a为0至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晸宇金相勋南惠英赵惠莲尹民赫金九泳李素珍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养生物制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